网友提问:
假如你是宋高宗,你是否也会处死岳飞?为什么?
优质回答:
我才不会,那将冒天下之大不违,就算是皇帝,也难逃世人悠悠之口
其他网友回答
必杀!没有其它可能性!只要你是一个皇帝,尤其是宋朝皇帝,换了谁也会杀了岳飞的,不会有任何选择。
道理很简单,都不用说什么更复杂的原因,只要一条“十二道金牌”调岳飞回师,岳飞还在犹豫。你犹豫什么呢?难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可不受命也要分情况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个将军在战场上必须服从上级命令,哪怕这个命令有错误,也必须先服从命令,否则必杀无疑!
可现在不是一个将军,而是一个元帅,而且是带领着重兵征战在外的大元帅。当他面对皇帝的命令之时,就算是他认为错误的命令,也应当先执行。可是,十二次下达同样的命令得不到回应,宋高宗当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从着急,到担心,到忧虑,到心惊肉跳,到恐惧异常……不要说皇帝指挥不了自己的大元帅,就算是今天,国家元首命令出征的军官停止战斗之时得不到回应,这名军官也绝不可能有好下场的,不论他认为战机有利没有。
打不打必须是文人决定的,怎么打才是将军决定的,这一点来说,不论古今都一定要如此,除非皇帝亲征。
岳飞是一名军人,但他首先就违背了军人的天职。他在战场的犹豫,任何人都不会认为只是对战机的可惜的,我就不相信他没有功成名就名垂千古的渴望!就算他真没有,他手下的军官也都没有吗?他手下的士兵也都没有吗?在这巨大的利益面前,谁都会犹豫不决的。
然而,岳飞竟然采取了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犹豫,或者说,岳飞就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皇帝的命令与对胜利的渴望相比,他选择了后者。今天他能够因为渴望胜利而不顾皇帝的命令,明天他会不会因为对更大的利益渴望而换一个皇帝呢?谁知道呢?历史终归是不能假设的。
岳飞被杀,的确是一场悲剧,但今天的人们一定要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体会历史故事,不能只是一味的突出某种“情怀”,否则将歪曲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我如果有命作了宋高宗!我会把岳飞给提拔成大将军!用全国之力支持他!让他收复失地!直到把蒙古灭了!然后大肆宣传他的精忠报国!不行把帝位让给他!把卖国求荣的大奸大恶们全部凌迟!包括秦桧秦贼!王氏王贼等!你满意了吗???[发怒]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我是宋高宗,我不会处死岳飞,必定让其继续北伐,同时重用韩世忠等人,与其争雄。
在北伐期间。可派监军或调去重要兵力等手段弱化岳飞权力,并重用岳飞手下大将以减轻岳飞对王朝威胁。
其他网友回答
假如我是赵构,我也会选择杀害岳飞,就算我是一个穿越者,深知事情始末,也依旧不会改变主意,因为我只是一位普通的皇帝,不是圣人。
岳飞的死不是偶然,赵构早就对岳飞心生不满,又忌惮他在军中的威望,最终将岳飞当做议和的筹码,换来了半隅的太平。
皇位的由来
赵构的前半生也颇具传奇色彩,经历了从无人问津到众人推捧的过程,最终在惴惴不安中被拥立为皇帝。
宋徽宗时期,赵构在徽宗的几个儿子中就是最不受重视的,待到钦宗继位,虽然也封他做康王,但是地位依旧是最低的。不过不受重视有不受重视的好处,时值金军进犯,兵临城下,钦宗求和,派赵构去做人质。然而竟然连金军将领都知道赵构是不受重视的,认为留着他毫无用处,于是将赵构退回,改换他五哥赵枢做人质。赵构回去之后,钦宗看他更不顺眼了,于是就将他派出京城,到外地募兵去了。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这句话用在赵构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赵构离开京城没多久,金军就攻破了城池,徽钦二帝,连同皇亲国戚被来了个一锅烩,全都抓走做俘虏了,只有赵构一人逃出生天。
随后金朝为了控制汉人,建立了傀儡政权,立大汉奸张邦昌为傀儡皇帝,改国号为大楚。
由于赵构是北宋幸存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在一些忠心大臣和前皇太后的筹划下,赵构终于成了香饽饽,被拥立为皇帝。但是赵构为人胆小怕事,几经推诿,最后在张邦昌都写信臣服的情况下,才勉强接受了这一安排,建立南宋政权。
政见不合
由于从小就被父亲和兄长们轻视,因此赵构内心十分自卑,为人也胆小怕事。于是在面临金军再次进攻时,赵构本能的选择了逃跑和求和。
但是赵构毕竟是被主战派拥立为帝的,迫于形式他只能支持主战派对今朝的抗争,但是背地里却十分器重汪伯彦等求和派的奸佞小人,从南京逃往扬州。为此招致苗傅等人不满,发动兵变将赵构赶下台。后来虽然韩世忠等人帮主赵构复辟,但是赵构依旧派使者向金朝求和,并写了很多言辞卑切的祈求信。
而在此期间,韩世忠和岳飞一直是坚定的主战派,频频与金军产生摩擦,完全与赵构的政治思想相违背。当然主战也好,主和也罢,都是为了国家,赵构自然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怨恨岳飞。
杀心
真正让赵构起杀心的,有三件事:岳飞干涉立储、主张迎回二帝、在军中威望过高。
先说第一件,其实就谏言内容而言,没有大错。赵构早年在外逃亡过程中受过惊吓,从此患有隐疾,无法生育,于是寻得太祖后裔的两个孩子领养。不过关于这两个孩子中谁为太子的问题,群臣多有谏言,绝对不止岳飞一人。然而高宗却对岳飞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意思是你本来在外就已经掌握重权,就不要再干预内政了。
第二件,关于迎接二圣这件事,坊间一直是存在争议的。但是无论动机和原因如何,这件事都会触及赵构的底线,与岳飞之间产生嫌隙也是必然。
第三件,才是要根除岳飞的根本动机所在–岳飞在军队中威望过高。想一想北宋王朝如何得来?就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在军中威望过高,才被部下“黄袍加身”。岳飞本身就在政见上与宋高宗不符,又偶尔插手内政,如今又有功高盖主之势,试问有哪位皇帝能不对他产生忌惮?
即使我是宋高宗,我也是无法安枕的。与此同时,还有战与和的对比。北宋檀渊之盟就是用极少的代价换取了百年的安宁,因此高宗才要效法,事实证明,虽然割地纳贡,但是至少南宋王朝得以保存;反观战场局势,虽然岳飞在对抗中暂时占据上风,但是并不具备彻底击败金军的实力,劳民伤财不说,还是可又被全面反扑的风险,到那时恐怕就回天乏术了。
忍辱求和,一直以来都会被刻下民族败类的耻辱烙印,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讲,如何减少损失,如何延续自己的统治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人性最自私的一面,即使我知道岳飞精忠报国,但是当我坐在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我就会想方设法剪除一切的威胁,况且剪除威胁后,还能换来半隅江山的安宁。
有人骂我懦弱,有人骂我昏庸,那是因为人们都只爱看飞蛾扑火,谁又能真正一往无前?手中有诺大的家业,谁又舍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就比如现在给你一笔钱,让你去创业,赢面很小,输了就血本无归。给我两万,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去创业;给我二十万,我就心存顾及;给我二百万,我就会想要不要自己留着花;给我两千万、两亿,还有几个人继续选择创业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即使让我坐在赵构的位置,我也确实没有魄力和能力做得比他更好,只能继续怨杀忠良了。
没有心灵鸡汤,也没有豪气云天。只是忽然检讨起籍籍无为的自己,欢迎大家批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