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读懂《道德经》的人是谁?如何评价?
优质回答:
尹喜,别无他人。尹喜德老子口传心受第一人。官也不当啦,挂印隐居,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知。假若考古能发现老子,尹喜尸骨,道德经就没哪么吸引人了。老子热,就凉了。谁不想解脱呢,谁还愿意守那些条条框框呢?
其他网友回答
古往今來,谈懂了《道德经》的人,只有一人一一庄子。就连孔子,也未能懂老子啊!孔子讲忠孝仁义,说到底,还是为了能得道与闻道。可惜啊,路走错了。读《道德经》是为了修道得道。但必须先做到无为,不思,无意识。修忠孝仁义,路就差远了。所以,72岁那年,孔子依门而立,长气短叹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能得道,晚上就是死了也可以瞑目了!这是《论语》中有的话,不信,就查查看。
庄子就大不同了。轻生死,懒做官,不求发财,他要一天做什么?天天带学生修身不停止,”吸之于踵,沿督以为径。“此述见《庄子》。他有大志,只为得道。效鲲鹏,不慕燕雀。孔子跑遍列国求做官。庄子有王请他做官却拒之门外。
其他网友回答
每个读道德经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很难说谁读懂了,还需要知行合一,我自己认为道德经里的主旨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人要敬畏天,从而在认识自然中找到天道、人道。
如果你不能接受坏事,看看自然界里有白天黑夜,阴晴圆缺,春夏秋冬,每一种状态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它们之间还会互相转换,所以要在学习自然中学习人生。
老子提出“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说不要用自己的欲望盖过天道,每个东西都有它的内因,所谓物有本末,不要乱作为,认识事物时,人作为外因,外因只有改变内因时,才能影响事物,比如你想成功,但是如果你不勤劳,没有恒心,那就是没有认识成功的内因,即道。
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道是一种无,看不见的,但是这种无是最重要的,它最终会产生万物,比如使命感就是一种无、一种道,它会产生有,刚开始会让你有一些简单的精神和物质,但是它的动力是源源不断的,最终会产生更多的有。
道德经短短五千言,每一章都很经典,很难想象几千年前,我们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建议大家看看,用生活的感悟去看,不断看,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坚持下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其他网友回答
读道德经一般比较有成就的人大多为隐士和著名道士,毕竟道德经是道教的第一大经。
古代比较有名的学习道德经,并且注解道德经的有:河上公,他是汉代著名的隐士,是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方仙道的开山祖师。他注解的道德经版本可谓是总结了一生对道德经的感悟,此篇注解比较容易理解,而又升华了道德经的隐意。
还有道教祖师张道陵的著作《老子想尔注》,也是注解道德经的书籍,又从修炼的角度更加诠释了道德经中蕴含的大智慧。
其次还有很多历代道教祖师也都有注解道德经,比如:葛玄葛天师,王弼,李荣,赵志坚,杜光庭。这些都是老子道德经的注解集大成者,也都是道教比较厉害的祖师。
楼主可以多了解了解这些的,给您推荐一部到藏经书全集,《中华道藏》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创立道家思想学说的老子所著,《道德经》原名是《老子》,后来因为道家思想对宇宙本源的客观认识,以及对顺应天道规律的人生准则认识得到普遍性认可,这部道家学说的奠基著作才升格为“经”。
道是天道,德是地德。道德经就是天地奥义,宇宙规律。所以这部经典就是阐述宇宙的奥义,天人相应的规律的。是后世人们认识宇宙人生的指南。
由于“道”的玄妙幽微,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只能意会言传,所以要读懂《道德经》这样的经典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历代以来有不少传承道家学说的名家能够领会《道德经》的精义,可以说是基本读懂《道德经》的,但也不能说是完全读懂。
比如紧接着老子而发展道家学说的庄子,他的道家思想认识到万物生化有常,物也是我,我也是物,都是一气的变化。主张人生应该是恬淡无为,逍遥自然。那就是他读懂《道德经》的左证。
又如尹喜,是老子道家学说的主要传承人,《道德经》就是在尹喜请求下才写出来的。尹喜也深得老子所传下的清净无为、守持精神的道家修仙之法。成为道家修仙的文始派的祖师。可以说也是一个读懂《道德经》的人。
又如道教的创始人张陵,他就是以道家思想作为基石,进而结合神灵之说,创立出了道教这个宗教组织的。他写的《老子想尔注》就是把道家思想转化成为道教指导思想的著作。倡导行善积德,扶正祛邪,利益众生。也可以算作是能够读懂《道德经》的人。
综上所述,《道德经》里面阐述的是宇宙人生的深奥玄妙的规律,但由于那是不能完全用语言文字阐明的大道理,只是尽量的解释,所以不可能有真正完全读懂的人。这里举例的只是最主要的几个道家学说传承人,可以说是对《道德经》基本读懂的人。而历代以来还有无数的后学之人从《道德经》所阐述的道理中收获了太多太多的启迪。也可以说是能够从某一个方面或多或少读懂《道德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