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何苏德战争到了后期,苏军伤亡依然居高不下?
优质回答:
(二战前齐柏林高速列车,德国)
说到底还是人口素质的问题,德军从将军到士兵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要远远高于同一战场的苏军将军和士兵。
我先说德军受教育程度高到什么地步。
最迟在1872年,德国已经全面普及了义务教育,德国规定每一个德国公民必须从6岁到14岁强制接受8年义务教育,教学内容涵盖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德文名著、民族诗人主要诗篇,外语选修课(一般都是法文)、绘画、歌咏、体操、缝纫、家庭工艺等,数学课不仅讲授小学、分数,对数、二次方程,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也包含在内。
德国义务教育使得德军文盲率从1875年2.37%降低到1910年的0.02%。
而苏联在这方面比德国落后太多。
十月革命以前,俄国文盲率高达70%,也就是说有70%的俄国人不识字。
即使十月革命后,苏联也是一直到“一五计划”时期(1928年-1932年)才开始推广全民四年制义务教育,此时德国已经实行8年制义务教育足足有半个世纪了。
不要觉得人口素质和打战没关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和精细,战争不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没有文化就会吃亏。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能够熟练使用并且懂得保养重机枪的士兵不但会优先提拔,而且还会多领一份技术津贴,并且被直接纳入后备军官储备。
之所以待遇这么好,就是因为以一战时期士兵普遍受教育程度而言,重机枪的保养和维护显得非常复杂,而重机枪又是一种一旦保养和维护不当,性能和威力都会大大降低的武器。
当然,不是说文盲士兵就完全学不会保养和维护复杂武器,只不过文化程度越低的士兵培训时间成本就会越高。
举一个最简单例子,一款新式机枪,如果士兵有文化,那么完全可以先下发操作维护手册,然士兵自学,然后再结合实物讲解;但要是士兵都是文盲,那么就只能结合实物讲解,士兵自学也就无从谈起。这个学习过程就拉长了,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也变长了。
(SVT-40半自动步枪)
事实上二战时苏联自己制造的SVT-40半自动步枪10发的火力要胜过美制8发子弹的M1半自动步枪,但是由于此枪结构复杂,保养难度大,擦拭也很麻烦,结果二战时前线苏联士兵并不愿意使用,他们宁愿用结构简单的莫辛·纳甘步枪也不愿意使用SVT-40半自动步枪。
仅这一点,就让二战时苏军士兵在与德军士兵交火中吃亏极大,德军G43半自动步枪在火力、精度和威力上都要远胜莫辛·纳甘步枪,而G43半自动步枪保养复杂的缺点对于普遍完成中学教育的德军士兵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与此同时,受教育程度接近德国陆军的苏联海军士兵就很喜欢使用SVT-40半自动步枪。
这一点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有体现,陈毅元帅就曾经说过因为美式装备操作复杂,华野军官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很难掌握,更做不到“灵活机动”,所以尽管美式装备可以使部队“火力增强”,但是由于掌握不好,反而削弱野战能力,对于当时普遍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华野来说,“美械化害多利少”。
(德国G43半自动步枪)
另外,士兵受教育程度低的缺点还不仅仅在装备层面,更多也反映在技战术等各个方面。
苏联军队在苏德战争后期依然酷爱使用“密集冲锋”,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这种战术简单直接,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士兵来说更易于接受。而使用这种战术自然会造成伤亡率奇高。
1943年的库图佐夫行动,苏军为攻克奥廖尔,伤亡43万人。
1943年9—10月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苏军仅为收复斯摩棱斯克就伤亡45万人。
柏林战役,苏军面对只有56装甲军以及其他乱七八糟武装4万正规军+4万各色武装杂烩,也出现了36万伤亡。
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军每季度伤亡150万人。(包含伤、亡、失踪)
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苏联人口素质远远逊色于德国的缘故。
其他网友回答
二战后期,苏军打已强弩之末的德军,却为何依旧伤亡惨重?
经过1940年1月-1942年12月你死我活的空中角逐,美国牵头的盟军空军,逐渐掌握了西欧的制空权,德国空军从主动攻击对手,沦为只能被动挨打。
1943年1月为了能够加大打击德国势力圈的力度,英国、美国在讨论二战后期对德国战斗该如何打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确定了盟军对德战略轰炸的总方针。
该方针简而言之为“削弱德国的军事、经济和工业实力,摧毁德国人的斗志,使其丧失军事抵抗能力”。
然而在该如何进行轰炸的实操中,英国、美国出现了较大的分歧,英国考虑到避开德国主要防空力量的需要,主张在夜间进行地毯式的轰炸。
美国则想着每一次轰炸一定要解决一个增加德国战斗力的核心物件,所以强调日间进行精准轰炸,因而英美在轰炸的实操中几乎很难有大规模的合作。
但也“因不和而得福”,美国、英国的差异化轰炸方式,无意间做到了“面面俱到”,迫使德国防空力量无时无刻都得绷紧一根弦,摧残德国上下继续战斗下去的斗志。
战后统计截止1945年欧洲战场基本结束,英美在自1940年开始的对德国势力轰炸中,共出动轰炸机144万余架次,战斗机268万余架次,投弹270万吨。
正是因为英美的这一轰炸,直接促使德国人无法开足马力造飞机大炮,军需陷入匮乏状态。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德国一下子损失80余万。
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一时间让德国军需生产部门难以补上损失的军备,部分新招募的士兵,甚至不能第一时间拿到自己标配主战武器,德国军队开始向强弩之末状态滑行。
按理说打已经快“强弩之末”的德军,此时在美国、英国协助下正风头正劲的苏联,完全可以打出“秋风扫落叶”的状态。
但是苏联人的反攻并不轻松,尤其是在伤亡上居高不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44年的巴格拉季昂行动,苏联人为了收复白俄罗斯“故土”而发动的攻击。
6月22日约240万苏军向白俄罗斯方向的约100万德国驻军发起猛攻,战后统计虽然苏联人打赢了,但是付出的代价是约80万人的伤亡。
至于为什么德国在自己快要完了的时刻,依旧能让苏联付出如此巨大的伤亡。小袁总结起来就2个点,第一点是德国人有抵抗意志。
此时的德国人跟1941年的苏联人一样,当对手坦克开进自己家园之时,在保家卫国的民族情绪渲染之下,打到底的决心越发坚定,每个士兵在战场上都玩命拼。
第二点则为苏联人太着急,由于为了抢夺灭掉德国的政治地位,苏联人在战场上放弃了最小伤亡的“围而不打”,逼迫对手投降的上上策。
选择用成千上万的士兵、铺天盖地的炮弹“横冲直撞”,在硬碰硬的状态下,伤亡不得不直线上升。
袁载誉,知名文史撰稿人,专注世界历史。瞭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今日头条付费内容评测专家团成员、澎湃新闻湃客栏目特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被评为百度动态2018年年度红人、百度动态历史领域最具人气作者、腾讯自媒体年度新锐作者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让斯大林相当尴尬。
作为迄今为止影响最深远,伤亡最惨重的战争,人类在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长达6年的时间里,共付出了超过7000万人死伤的巨大代价。而作为二战中人员伤亡最惨重的国家,苏联的军队和平民伤亡达到空前的4200多万人,其中苏联红军阵亡和失踪人口超过916多万人,负伤人数达到1520多万人。
从1941年6月22日轴心国闪击苏联开始,苏军就在苏德战争中承受着巨大的伤亡,战争开始后的前四个月,苏军损失军队超过300万人,其中基辅会战被俘人数超过66万,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被俘人数的最高纪录。
在苏德战争前期,苏德双方士兵的战损交换比达到了空前的5:1以上,也就是说德军每阵亡一人,苏军至少要付出五个士兵的生命。
幸亏战前的苏联人口已经达到1.9亿的庞大规模,这使得苏联在战争前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后,最终顶住了德军的进攻锋芒,并展开了艰苦的反攻。
不过苏军的反攻并不顺利,从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胜利,到1945年杀进柏林,苏军在反攻的道路上,虽然军队素质不断成长,将战损比下降到1:1甚至更低,但相比于美英等国盟军,苏军的伤亡仍然惨重。
反攻的两年时间里,苏军平均每天阵亡2500多人,其中解放波兰阵亡60万人,解放匈牙利阵亡14万人,最后的柏林战役则阵亡8.1万人、负伤28万多人。
那么,为何苏军在战争后期的伤亡仍然居高不下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苏军的指挥艺术
一直以来,苏军不重视生命的指挥艺术一直广受诟病。
虽然是传统的欧洲国家,但苏联作为共产主义国家,有着东方文明“战死光荣,投降可耻”的传统思维,这似乎从本质上就决定了苏军军队比美英等国军队更不注重伤亡。
在苏德战争期间,无论是前期的防御还是后期的反击,集体主义永远高于个人主义,战略目标和整体的战役部署永远超出士兵的伤亡数量,因此,苏军很多时候的进攻几乎是不计伤亡的。
再加上由于30年代的大清洗,使得苏军整体素质断崖式下降,在面对装备精良的德军时,苏军一溃千里,损失惨重,苏联不得不征兆大量少受或者根本未受训练的新兵上阵。而这些新兵最大的作用就是以伤亡迟滞敌人的进攻锋芒,其伤亡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独特的体制决定了苏军无论是防御还是反击,伤亡都非常惨重。
2、德国的至死不渝
作为德国的头号敌人,东线自二战开始以来就是德国的主攻方向,这一点直到柏林战役都从未改变,整个二战期间,德军的80%以上军队都被布置在东线战场,苏军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虽然美英盟军不断支援苏联,并轰炸德国的工业基地进行牵制,甚至在1944年在诺曼底开辟了第二战场,但德军始终没有改变东线优先的既定战略,双方在东欧是真正的杀红了眼。
因为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加上对苏联人的蔑视,德国对苏军的残酷程度远超对美英等国,这使得苏德双方即便战争形势逆转,也依然进行着异常惨烈的厮杀。
到了战争后期,德军明知战败,但惧怕苏军报复的他们为了生存,也不得不选择拼死抗争,这也对苏军造成了异常惨重的伤亡。
3、苏联的臭名昭著
作为法西斯国家,德国毫无疑问是无耻的侵略者,但作为“解放者”的苏联,对东欧人民而言也好不到哪里去。
1929年8月23日,苏德秘密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确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随后两国于1939年9月瓜分了波兰,随后德国横扫西欧,苏联则趁机在东欧疯狂扩张,缔造所谓的“东方战线”。
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虽然惨胜,但仍夺取了贝柴摩、萨拉以及卡累利阿地峡地区;1940年3月,苏军开进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迫加入苏联;1940年6月,苏军夺取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苏联此举直接导致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加入轴心国,成为消灭苏联的急先锋。不仅如此,波罗的海三国以及乌克兰境内反抗苏联的斗争从未停止,这些游击队有力配合德军,也是导致苏军在战争中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
因此,苏军在苏德战争后期的巨大伤亡并不奇怪,不过相比于苏德战争前期的窘况,苏军在战争后期的伤亡已经少了太多。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苏军伤亡居高不下,四个问题。
第一,苏联高级军官例如朱可夫不擅长练兵,这方面远不如中国解放军指挥员例如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苏联红军的胜利是巨大伤亡换来的,不懂得如何通过大练兵来减少损失。他们理解不了练兵也是战斗力,后来也不可能提出“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更不可能像徐向前那样边打仗边练兵把地方部队打造成主力部队。
第二,苏联严重缺乏经验丰富的老兵。这方面的理由与第一条很相似,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而不是保存革命的火种,导致许多老兵在苏德战争初期消耗殆尽,莫斯科保卫战后好不容易淬炼的老兵又在热勒夫战役、列宁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消耗的差不多了。急于求成,让老兵很难存活下来,只能新兵数量填补。
第三,苏联红军缺乏空地配合、炮坦配合、步炮配合战术安排,严重依赖军官的英勇与士兵的顽强。缺乏随营军校的技术培训,不擅长总结经验,许多军官都是蛮干,甚至柏林会战都存在严重蛮干,这如何减少部队伤亡?苏联红军看起来有海量的飞机、坦克、火炮、机枪、冲锋枪,但他们只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集团冲锋,很少懂得如何梯次配备火力,如何迂回包围,如何交替掩护。
第四,苏联的大纵深战术的弱点。苏联的大纵深战术需要保持一线突击部队及时补充与技术兵器及时补充,但苏联红军缺乏精密的组织安排,经常几个方面军需要最高统帅部去协同。例如柏林战役竟然没有前敌总指挥,而是千里之外的斯大林去遥控指挥,这如何保证兵力、火力的集中偷统一调配?看看陈士榘指挥陈赓兵团打洛阳,林彪指挥陈赓兵团南线大追击,再看看贺龙指挥周士第兵团横扫大西南,苏联红军缺少这种默契。
如果说莫斯科保卫战之前苏联红军损失巨大是无可奈何,那么莫斯科保卫战后苏联红军依旧损失巨大,只能说苏联红军的作战指挥存在系统性不足。不注重新兵训练,不注重老兵作用,喜欢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存在遥控指挥甚至没有统一的前线总指挥,这种毛病从苏芬战争一直延续到俄乌战争。
其他网友回答
双方都是大规模的交火战。苏联反攻并不具备像开战当初德国那种闪电战大包抄的威力,并不具备战略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所以两军高强度的交火,势必也会造成一定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