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是谁 中国最早的诗人是哪一位

网友提问:

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是谁?

优质回答:

感谢题主,我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是陈三立。

引言:陈三立,何许人也,他是国学大师陈寅恪之父。爱国诗人,真真铁骨,为了抗日,选择绝食,五日之后,悲愤而亡。

人物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

代表作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世后有《散原精舍文集》17卷出版。

诗集有:

【渡湖至吴城】

【城北道上】

【漫题豫章四贤像拓本(其三)】

【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四首选一)】

【园居看微雪】

【夜舟泊吴城】

【园居看微雪】

【遣兴】

【书感】

【人日】

【晓抵九江作】

【九日从抱冰宫保至洪山宝通寺饯送梁节庵兵备】

【黄公度京卿由海南人境庐寄书并附近诗感赋】

经典赏析(代表作之一)

原诗

《高观亭春望》

脚底花明江汉春,楼船去尽水鳞鳞。

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

本诗于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晚清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所作。

赏析

汗水流入浩浩荡荡的长江,散原老人(陈三立)登上江边的高楼,极目楚天,看到江面波光粼粼,百舸远去。一想到国家,天高地远,遭遇风云之变幻、国事孔殷,自己却无能为力做点什么,悲叹只能袖手旁观。可想而知当时的陈三立内心,是多么的无奈。

心系国家,绝食抗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有苟且贪生之人妄议国家必败,被85岁高龄的陈三立老人怒骂:“呸!中国人岂狗彘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

最后,他选择与国家共存亡,拒绝逃难机会,坚守北平。

北平失陷后,日伪政府上门万般劝说,让其为日伪效力,被他痛骂,让佣人拿扫把将日伪赶出门。

为了坚定自己立场,绝食抗折,五日不食,终悲愤而亡。

其他网友回答

传统诗词的生命力真的丧失了吗?

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是谁?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谬题!我十分明白题主的意思,但是问题不能这样提!尽管现代人写的旧体诗无法达到传统时期的辉煌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诗歌已经丧失了生命力,更不代表中国已经没有传统诗人。

前言:

也许是因为中国古代和中国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区别太过鲜明的问题。自从公元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文化就出现了两个鲜明的对比坐标【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其实在文化研究中这两个坐标本身就是不科学,将传统与现代截然分开,难道现代中就没有传统?将中国与世界相区别,难道中国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一直高扬着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可是仔细想来,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毛泽东:中国最后一位卓有成就的旧体诗大师。

对于毛泽东的简介,就是这种: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从这个最普遍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简介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诗歌成就足以和他的政治成就,军事成就相提并论。而他的诗词,绝大多数都是旧体诗。笔者个人认为毛泽东是是中国最后一位在旧体诗方面卓有成就的大家,他写的旧体诗词,及时放入中国古代作家作品选,亦毫不逊色。关于毛泽东的诗词成就我就仅录两首: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另外,除了毛泽东之外,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在旧体诗创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据笔者所知,他是中国现代作家里,专力写旧体诗词的唯一一人,笔者在这里简单录下一首词作《满江红》和诗作《秋兴》供大家欣赏: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 楚三户,教秦灭。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 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桐飞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

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

其他网友回答

目前是我,不知以后是谁。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若在,传统就在,就有人坚守。

其他网友回答

搞不懂。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