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果扶苏没死,胡亥还能当皇帝吗?
优质回答: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我对扶苏其人基本的看法。面对蒙恬的劝告,扶苏选择了自裁,他放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也放弃了自己本应肩负的责任。自己身边武有蒙恬、文有蒙毅,有蒙氏兄弟的支持,有天下的民心所向,但他选择了遵从“遗诏”,说他是儒者都有点抬高他了。善良和慈悲需要的是能力而不是态度,仁者爱人但对于败类也绝不会心慈手软。我们都看到了扶苏的仁爱。但是忽视了他的懦弱,始皇帝让他到边陲之地去历练,就是要磨砺他的心性,让他能成长为大秦帝国真正的接班人。边境艰苦的条件,并没有磨砺出扶苏坚韧能忍的性格,反而让他和始皇帝的期望渐行渐远,甚至可以说背道而驰。尽管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记述是赵高和李斯篡改了始皇帝的遗诏,令扶苏自尽胡亥继位,但是就算扶苏不死,他也没有和胡亥斗的可能。因为扶苏从心底里接受不了父亲始皇帝的死,对于他来讲,父亲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和活下去的理由。尽管两个人的政见不同,但是扶苏对于这个严苛的父亲是十分尊重的。他不是不怀疑遗诏的真实性,而是不敢怀疑遗诏的真实性。退一万步讲,扶苏如果听从蒙恬的建议拒不受命,会对胡亥继位有什么影响吗?在我看来,扶苏的结局只能更惨,第一拒不执行始皇帝的遗诏,胡亥和赵高就可以用这一点治扶苏的大不敬之罪;第二被暗杀,扶苏和蒙恬都不擅长阴谋之术,蒙恬虽强却不是个人的勇武,因此才被胡亥的人囚禁,扶苏不自尽,同样也会被囚禁或者直接“被自裁”;第三被流放,成为反秦义军的傀儡皇帝,生不如死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曾经以扶苏的冤死为借口。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如果当时扶苏听了蒙恬的劝阻,没有喝下那杯毒酒,胡亥也是可以当上皇帝的。虽然扶苏是秦始皇的嫡长子,在名义上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但是在秦始皇死的时候身边只有赵高一人,赵高完全可以伪造秦始皇的遗嘱,让胡亥继承大统。这样,胡亥就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如果扶苏没有死,一场皇位的争夺战就会打响。扶苏靠的是蒙恬的万蒙家军,胡亥靠的是章邯带领的20万秦军。章邯的部队当然不能和精锐的蒙家军相比,最后扶苏一定会赢得胜利。但是,秦帝国内乱一旦开始,各地就会烽烟四起,北方匈奴趁机作乱,六国遗民奋起反叛。到时无论是胡亥还是扶苏赢得了皇位,大秦帝国也会在顷刻间付诸一帜。所以即使扶苏没有死,胡亥也是可以当上皇帝的,只不过这个皇帝当的时间会更短。
认为我分析的对就关注我吧,我会分享更多的历史见解。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也是充满变数的
其他网友回答
扶苏必死。这是由其性格中的缺陷导致的。
在皇位继承人上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不是胡亥自己,而是权臣赵高。
哪怕秦始皇扶持扶苏登上皇位,也有很大的几率被赵高弄死。
扶苏在历史的记载中,是一个仁慈之人。俗话说慈不掌兵。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而赵高是一个权臣,最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赵高擅长的就是权力阴谋。而扶苏作为一个太子,面对阴谋“赐死”的行为,是“慷慨赴死”,其权力上的弱智可见一斑。
做皇帝,继承皇位。并不是以德服人,当然以德服人也很重要。最重要却是权谋。不以阴谋害人,也要防止别人以阴谋害自己。所以,不懂权谋的扶苏是没有办法活着继承皇位的。
后面我会对扶苏的为人进行详细的剖析。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关于嬴政之后将由扶苏来继位,这多半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猜想罢了。为何?因为扶苏是个仁慈的好人,人们盼着由他来带领大秦走向美好生活。再者,扶苏正好又是嫡长子。
然而,这终究是人们的一厢情愿。
所史载,秦始皇突然暴病,死于沙丘。而他身边的胡亥以及李斯赵高等人便假传圣旨,逼扶苏蒙恬等人自杀。甚至还有猜想,嬴政本就是他们几个合谋害死的。
当然,这只是历史上的模糊记载。究竟那圣旨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还真不好说。
我们不妨再假设一下,如果没有胡亥,扶苏就能继承皇位吗?一样子能。为什么?明明扶苏是个仁慈的好人呀!
没错,正因为他是个好人,所以跟皇位无缘。这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吧。
扶苏很推崇儒家的仁政思想。如果换作后世的诸多皇帝的话,一定会非常欣赏。偏偏他老爹是秦始皇,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家别忘了,这个人还做过焚书坑儒的事情。
秦之所以能够强大,乃是实行了法家思想。这种思想在战乱年代往往很进步,便是在和平年代却是未必。只可惜秦始皇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实行的一直是铁幕统治。
而胡亥却投其所好,专攻法家。也正因为此,他才会得到秦始皇的宠爱。
而扶苏,对于一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人,秦始皇怎么可能把皇位传给他呢?而他被贬往边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说,自始至终,嬴政都没有把扶苏当作接班人来培养。甚至于,命扶苏自杀并非是假传圣旨,而是皇帝临死之前的最后安排。因为他担心自己死后,兄弟两个发生内斗。为了皇权的稳定,于是他就狠心逼死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