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党派之争 明朝的朋党之争

网友提问:

怎么看待明末时期的党争?

优质回答:

党争,祸国殃民!比如唐朝的牛李党争、宋朝的新旧党争、明朝的东林党和阉党之争、清康熙年间的太子党争、清乾隆时期的汉满党争等等,对封建王朝的兴衰冲击很大。

参与党争的人,就和今天的某些历史吹一样,为了黑而黑,为了粉而粉,根本看不到被自己黑的对象的优点,也看不到被自己粉的对象的缺点,说白了都是一群不理智、好冲动、也学不会独自思考的人。

明末为什么会有党争?权势会蒙蔽睿者、智者的双眼,参与党争的人完全是一群为了私利而向对手展开疯狂进攻具有文化的政治流氓,无论是东林党、还是由浙党、齐党、鄂党等联合起来的阉党,都是如此。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子弟从启蒙开始就一直有着这样的雄心壮志,这也是古代文人的崇高理想。然而,一旦他们陷入了党争,就会看不到国家、民族所处的危机,不管对方是对是错,只要不和自己的观点一致,或者就算是一致也要扯旗子反对,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这叫什么?这叫政治绝对正确!

魏忠贤能有什么能耐?如果不是一群和东林党走向对立面的读书人的支持,他就算有天启帝支持,能坐大吗?

后金是怎么坐大的?如果熊廷弼不死于党争,或者说孙承宗不是败在党争之下,如果他们有一个轻松、愉快、团结的政治环境,后金是要吃苦头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可能很多人觉得汪郎夸大了,汪郎很肯定的说,就算萨尔浒之战后金大败明军,但明朝真的伤筋动骨了?非也。当时的后金之主是努尔哈赤,按照他的那种极端的民族仇恨思想和当时的天气环境,加上辽东民众的仇恨情绪,明朝还是有能力灭它的。

可惜,党争杀了熊廷弼,逼走了孙承宗,毁了大明朝,成就了后金。

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南明的弘光政权并没有吸取天启朝、崇祯朝的教训,依然延续党争。更让人愤慨的是,弘光帝在登基之前,留守南京的文臣武将们,居然还在为谁具有皇位继承的合法性而争斗不休,这些人依然抱着党争的态度在选择,或者说决定着大明的未来。

尤其是以“水太凉”先生钱谦益等为首的东林党人,完全违背了《皇明祖训》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更违背了万历年间“国本之争”的立场,竟然以立贤为名坚持立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而无视万历帝的亲孙子福王朱由崧,再一次揭起了南明的党争。

然而可笑的是,清军南下,钱谦益居然投降了,丝毫没有文人该有的气节,如此作为,和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东林六君子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所以,所谓东林误国,汪郎更愿意相信,前东林党只是一群固执的老先生,他们也许只是在坚持他们心中认为的正义,如杨涟;而后东林党绝对误国误民,是一群毫无远见的无耻文人,如钱谦益。

当然,只要是党争,于国、于民都不利。说到底,明末党争完全是权力催生的政治怪物,对大明朝伤害极大,这也是明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就是权利的争夺,一切都是以权利为中心,争权夺利,为了个人和一己之力,不择手段,互相倾轧,至国家民族与不顾,最后祸国殃民,成为千古罪人!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古代的党争没有原则,没有底限。只是因为是同乡,同年,同榜,同师就无原则的支持,朝堂之上只会互相攻伐,这一切尤以明末为甚!可以说明朝亡于东林!万历天启东林与阉党斗的你死我活,崇祯上台后借助东林之力铲除阉党。可东林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治国之策,只是热衷党同伐异。同时期的浙党也是一丘之貉。为争夺朝政互相傾轧。在辽东局势糜烂,内地饥民纷起的时候,为了自己阶层的利益而反对向东南商贾征税。城破后大批东林士子向李闯输诚。甚至于南明小朝廷在生死存续的关健时刻还是党争不断,各个地方实力派各拥宗亲,妄图取得拥戴之功,互相保存实力,从而为满清逐一击破。

其他网友回答

明万历年间,政治日趋腐败!党争迭起!明末时期的党争主要讲的就是东林党人和宦官阉党以及浙党之间的争斗!

在党争的过程中,东林党人反对以皇帝为首的当权派的胡作非为,反对王公、勋戚对土地的掠夺,反对矿监、税使的横征暴敛,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得到了市民的支持拥护。

但是东林党人也是宁折不弯极端化的代表,以至于后来只争一己之对错,而忽略了所诉求的问题的实质目的!以至于后来有翻盘的机会但是却拿不出好的治国良策来而只会意气之争,落得个悲惨下场!

虽然东林党人的主管愿望是好的,但是只有想法没有办法注定很难成功!

由于忙于激烈的党争,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严重影响了国家各项政令的推行和实施!极大的削弱了明朝的力量!

一点愚见,如有偏颇,欢迎各位指正!谢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