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何总有无理取闹的家长?
优质回答: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芸芸众生,人间百态,谁跟谁都不一样。还有一句话就是,爱哭的孩子有糖吃。
因为无理取闹而获得权益的事件,比比皆是,有的是应得权益不给,闹一闹就给了,有的已经获得了应得权益,还想要更多的,闹一闹也有了。所以闹事儿就成了获得权益的常用手段,有理的闹,没理的也闹。而且现在社会上不仅有无理取闹的家长,还有无理取闹的病人,也有无理取闹的居民。
中国人的人情味特别浓,哭一哭闹一闹,博得了同情,有时候就获得了额外的权益。有时候心一软,眼一热,也就给了更多的权益。所以无理取闹的家长越来越多,当然再怎么说无理取闹的家长还是少数的。
所以如何面对无理取闹的家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还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无理取闹就没有原则。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待遇,不靠关系走后门,这样他们也就不闹了!
老师跟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本来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革命好战友,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家长却开始把矛头指向了老师,甚至看作了敌人,枉费老师的一腔热血,还一心一意地以为对孩子好了能够获得家长的支持。面对着这样的问题,理智地对待问题,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气,慢半拍儿说话,留给彼此足够的余地,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成为真正的赢家。
新时代下做老师真的很不容易!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社会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而且以前的80年代的那一代人的独生子女,他们已经大了,他们成了现在的一些家长,而这批人有些是比较自私的,所以就会有一些无理取闹的家长的。
其他网友回答
教育从业者,感受颇深。
家长无理取闹,小闹事关孩子批评教育,大闹则关乎孩子性命,不一而足。当下的社会,阶层繁杂,观念更新迭代又快,家长和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家校有矛盾,实属必然。问题是,总有一些家长无理取闹,这里面有家长的性格原因,也有观念冲突,当然也有社会机制的原因。
先说性格,有的家长性格偏激多疑,喜欢护犊子,按心理学讲,是神经官能症,即从来不认为自己和自家孩子有错,有错的都是其他人和老师。同事班有个孩子经常睡觉,在班级里又经常欺负同学,被请家长。结果家长到办公室后对同事一顿乱骂,指责同事专门针对孩子,班级里的孩子不知道团结同学,导致自己孩子被孤立。这种性格的人很难与人相处,因为他们处世总喜欢推责任,指责他人,而不反省自己。做了家长后,自然喜欢无理取闹。
再说观念冲突,当下的社会教育的目的已经多元化了,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并不一定为了学校。像我接触的一些家长,他们认为孩子上高中已经算是上学的极限了,根本不指望学习考上大学。而且,这么十六七的年龄,放到社会上指不定会沾染社会的坏习气。因此,哪怕就是成天睡觉,也要在高中睡。但老师不这样认为啊,要管理,要督促,学生家长配合,那还行;学生家长不配合,那就是冲突和矛盾。去年我班有个学生因为经常睡觉被请家长,家长非常生气,“老师,孩子上课睡觉正常,以后这样的小事就不要再打电话了,再说,我们孩子不抽烟不打架,够给你面子了,你还想怎么样?”
最后说说社会机制。学校、医院是不能出事的。因为一旦有人受伤、死亡,就会面临社会舆论的压力,面临教育部门的问责,此外,主管领导仕途有可能从此断送。家长吃准了这一点,一旦发生各种安全事故,无论占不占理,都要闹。而且,闹一下,有可能会获得金钱赔偿。不闹,什么都没有。
好几年前,我隔壁班有个学生患有严重皮肤疾病,四处求医无果,悲观厌世,最后从陌生小区的楼顶上跳了下去。死的时候没人知道,家长找了一天就不想找了。他对班主任说自己对这个儿子心该尽的都尽了,家也被儿子拖累了,拖垮了,丢了就丢了吧,就当没这个儿子。等人找到后,亲戚朋友一撺掇,立马翻脸,骂学生骂老师骂领导,威胁要上访。学校竭力弹压,与家长的亲友团展开了拉锯式的谈判,最后赔钱了事。
去年,因为全国多发的杀“医”事件,政府开始立法要禁止“医闹”。希望国家开始禁止“校闹”呢?让类似的事情发生后,在法律中讨论,而不是“官场”“舆情”,让大家回归到理性中去。在沟通,交流中明确责任,了解彼此,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促进教育大环境的转变。
其他网友回答
人嘛,观点不同,思想就不同。什么人都有。你可能还年轻吧,社会就是这样,就像利弊一样。有好自然要有不好。放平心态,正常面对。因为有不好才能促使我们去完善,这就是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