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里面的数量关系 行测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都不会咋办

网友提问:

如何吃透行测中的数量关系?

优质回答:

1. 认识国考数量关系

首先需要我们对于国考数量关系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以副省级的考试为例,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形来看数量关系为15道题目,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做题的难度上,都给历年的考生留下深刻印象,要么就是这个题目有思路,但是做起来做不出来,要么就是直接放弃,然而从历年的统计来看高分的考生数量关系都没有放弃,而且做的也很好,下面我们通过一道题目,为大家进行揭秘,其实数量关系真的不难,只要掌握相对应技巧,完全可以快速解题。

例:一辆汽车第一天行驶了5小时,第二天行驶了600公里,第三天比第一天少行驶200公里,三天一共行驶了18小时,已知第一天的平均速度与三天全程的平均速度相同,则三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公里()。

A 800 B 900 C 1000 D1100

【中公解析】:B。本题典型的形成问题,从问题入手,求三天全程是多少,而和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已知条件为三天一共行驶了18小时,题干中又涉及到了三天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可得:全程的平均速度*18=选项,进而得到选项当中的数能够被18整除,所以本题选B。

相信通过这样一道题目解析,大家已经对于国考的数量关系也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这种题目不是很难,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如何高校快速的备考,让自己快速掌握题目类型,以及应对技巧。

2. 如何快速高效备考

相信广大考生对于“熟能生巧”这个词不陌生,而且人尽皆知其中的含义,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少之又少,为了能够快速突出重围,为了能够让别人都丢分的地方自己不丢分,为了能够得到自己理想的岗位,建议考生要把近三年真题做熟悉,做透,通过历年的真题建立起自己的小题库,大家在初期做的时候很可能遇到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的感觉,这个时候坚持住,反复做几遍以后,吃透题目的知识点,了解题目类型并进行归类,靠近出题人的出题意图,这样我们进行接下来的“夯实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相关资料进行基础性学习,专项突破,比如用3天的时间学习行程问题,并且对于题目进行归类和整理。

最后就是“整合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将所有题目类型打乱练习,比如,有的考生要考副省的考试,这个时候找15到题目,给定20分钟进行模拟练习考试,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广大考生要模拟考试的紧张氛围,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循序渐进”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注意错题的收集以及整理,最后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尽量把时间压缩到16分钟以内。时刻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努力了总会有收获!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所有的考生来说,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板块,如何快速求解这方面的题目,提高学生们的做题正确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其中的日期问题,明白这部分题目的出题规律,以及如何巧妙去快速求解。面对日期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掌握基础的日期常识,明确常见考法再运用相关方法进行求解。

一、日期常识

1. 年份:平年365天(不能够被4整除,整百年份不能够被400整除);

闰年366天(能够被4整除,整百年份能够被400整除)

2. 月份:大月(一个月有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一个月有30天):4月、6月、9月、11月;

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3. 星期:每个星期7天

二、求解方法

1. 本质:日期问题本质上是余数问题,日期问题中,星期几就是除以7余几?

2. 平年是52周余1天,闰年是52周余2天。

3. 大月是4周余3天,小月是4周余2天。

三、经典例题

【例1】2011年6月6日是星期一,求2011年6月30日是星期几?

A. 星期一 B. 星期二 C. 星期三 D. 星期四

【中公解析】6月30日与6月6日之间日期之差为30-6=24天,24除以7余数为3,星期数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加3即可,星期一加三即为星期四。故选择D选项。

【例2】2019年6月24日是星期一,求2019年10月27日是星期几?

A. 星期五 B. 星期日 C. 星期六 D. 星期四

【中公解析】由题可知,先看2019年6月24日到10月24日星期数的变化,2019年6月、7月、8月、9月分别有30天、31天、31天、30天,故星期数应该增加2+3+3+2=10,即10月24日星期数应该加3,10月24日到27日,星期数又加3,所以星期数共加6,星期一加六为星期日。故选择B选项。

【例3】已知2008年8月8日是星期五,求2010年10月10日是星期几?

A. 星期五 B. 星期六 C. 星期日 D. 星期四

【中公解析】由题可知,2008年8月8日到2010年8月8日,经过两个平年,根据每过一个平年星期数加一,故星期数增加二,2010年8月8日为星期日;2010年8月8日到2010年10月8日,经过两个月,8月和9月分别有31天和30天,故星期数应该增加3+2=5,2010年10月8日为星期五;10月8日与10月10日相差两天,星期数再增加2,所以2010年10月10日为星期日。故选择C选项。

因此,以后同学们再遇到星期问题的时候就直接看经过的时间数除以每个星期的七天再看余数就可以了,不用再去畏惧这一类的题目,可以快速进行求解。最后祝愿同学们在考试过程中都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

文/盐城中公教育

(关注小师妹,获得每日考公、招聘资讯。有任何疑问都欢迎咨询小师妹哦~)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微博:【盐城中公教育】

其他网友回答

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数量关系怎么能快速选正确答案。在此介绍一个技巧性比较强的数学方法——整除。在某些题目中能帮助快速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的范围。

一、整除的概念

带余除式:被除数÷除数(≠0)=商……余数,其中,当被除数、除数、商都为整数且余数=0时,符合整除的定义。

二、整除的核心

通过判断答案的整除特性排除错误选项。

三、常见应用

例1:单位安排职工到会议室听报告,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如果每5人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听报告的职工有多少人?

A.128 B.135 C.146 D.3780

【解析】

所求为职工总人数。根据题意,总人数=3×长椅数+48=5×长椅数。由于长椅数以及总人数都是整数,因此可得到总人数-48之后是3的整数倍,且总人数是5的整数倍。根据总人数与5的倍数关系,观察四个选项,只有135符合该条件,故答案选B。

例2:甲乙丙三人每月的收入分别为6800、6200、5600元,丙将所有收入分给甲和乙后,甲是乙的1.5倍,问:丙分给甲()元?

?A.2810 B.3600 C.4360 D.4680

【解析】 题干中存在倍数关系,甲是乙的1.5倍,即甲:乙=3:2,因此甲现有的钱为3的倍数,甲现有的钱=6800+选项,因此6800+选项应该能被3整除,结合选项,选择C。

例3:某粮库里有三堆袋装大米。已知第一堆有303袋大米,第二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五分之一,第三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七分之若干。问粮库里共有多少袋大米?

A.2585 B.3535 C.3825 D.4115

【解析】

所求为全部大米袋数,由题干条件可知,第二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五分之一,说明大米总袋数能被平均分成5份,即大米袋数是5的整数倍;第三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七分之若干,因此大米袋数同时也是7的整数倍。综上,大米袋数是35的整数倍,观察选项,答案为B。

由以上几个题我们不难看出,部分考生对于某些题目的思维定势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虽然方程思想应用较为普遍,对于很多考生来说也是比较直观的一个方法,但是耗时较多。上面几个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当我们能快速定位这些特点,就能联想到整除特性解题,从而提高做题速度。1、文字体现整除:题干中出现平均、每、整除之类的字眼;2、数据体现整除:题干中出现分数、比例、倍数、百分数一类的数据,可以考虑整除特性解题。

其他网友回答

数量关系在每年的联考中题量一般为15道,在大部分考生心中,数量关系是行测中最难的一个模块,但是数量关系一般考察的都是小学和初中的知识点,实际上对于数量关系大部分考生考试中碰到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时间不够,很多的考生最后都没有时间来做数量关系或者只留了很短的时间来做,这样就导致正确率非常低,今天笔者跟大家分享一种猜题法,对于短时间快速解一些数量关系题有很好的效果,有些题虽然不会做,看不懂题目,但是用可以选出选项,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既然是猜题,那到底要如何猜呢?这里的猜题是根据出卷人的选项设置来猜题的,猜题的时候站在出卷人的角度思考,如果你是出卷人你会怎样设置选项,接下来用几道真题来给大家举例:

1、A工程队的效率是B工程队的2倍,某工程交给两队共同完成需要6天。如果两队的工作效率均提高一倍,且B队中途休息了1天,问要保证工程按原来的时间完成,A队中途最多可以休息几天?(2016联考)

A4 B3 C2 D1

这道题虽然不是很难,但是在很多考生第一反应是这道题会花费很长时间所以选择放弃,接下来我用猜题法给大家演示一下,这道题要求A队休息时间,但是休息时间是直接解不出来的,我们必须要用总时间减去工作时间才能得出休息时间,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关系式

休息时间+工作时间=6,选项中一定有一个选项是休息时间,这道题出卷人很可能将工作时间设置成陷阱选项,我们发现A+C=6,由此可以大致判断答案在AC当中,那到底是4还是2呢,根据题干条件我们可以得出AB两队效率提高一倍,现在合作只需3天,B队做了5天,由此可以确定A队做的天数小于3天,根据AC两个选项大致可以确定A队工作2天,由此得出休息4天,答案选A。

2、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2011国)

A.329B.350 C.371D.504

这道题最后要求今年男员工人数,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系式今男+今女=833,

如果出卷人将今年女员工人数设置成陷阱选项,那一定有两个选项的和为833,选项中A+D刚好为833,由此可以大致判断答案在A、D当中,那到底男员工多还是女员工多呢?分析题意得出女员工的5%比男员工的6%多,由此确定男员工少,答案选A。

这种方法虽然不能百试百灵,但是在短时间内如果解不出来一道数量关系题不妨试一下这种方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师图公考,祝您成功上岸!

其他网友回答

数量关系的学习还是以掌握解题模型为主,主要有以下几个:

模型一:直线多次相遇问题

从两地同时出发的直线相遇问题中,第n次相遇时,路程和等于第一次相遇时路程和的2n-1倍,每个人走的路程等于他第一次相遇时所走路程的2n-1倍。

例题 甲乙两汽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 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原速沿原路返回,在离A城44千米处相遇。两城市相距多少千米。

A、100 B、112 C、156 D、165

答案:B 第一次相遇时乙汽车走了52千米,根据直线多次相遇的规律,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时乙汽车走了52*3=156千米,根据题意,两城市相距156-44=112千米。

模型二:错位重排问题

每一对元素都有一个一一对应关系,问打破每一对一一对应关系的方法数,此种方法叫做错位重排。

例题:实验室有三种不同的溶液,且都有对应的标签,问着三个瓶子标签贴错的情况有( )

A、1 B、2 C、9 D、6

答案:B,这个是三对元素的错位重排,故方法数有2种。

模型三:环形排列

N个人围成一圈,不同的排列方式有:种。

例题 5个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A、120 B、24 C、60 D、30

答案:B。 =24种。

模型四:多次独立重复试验

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连续进行n次,恰有k次发生的概率为

例题: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一共打了6枪,已知他每枪中10环的概率是0.7,求该运动员打中4次10环的概率为( )

A、22% B、32% C、40% D、45%

答案: B 所求概率为

在数量关系中以上几种模型是常考模型,并且在考试中考试频率较高,希望大家认真准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