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曹操的评价 你是怎样评价曹操的

网友提问:

对于曹操大家都怎么评价?

优质回答:

曹操,沛国譙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毛主席层公开说过,曹操是了不起得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受到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的诗句千古流传!

其他网友回答

元杂剧铜雀台中有两句台词:假使无有孤,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青年任洛阳北部尉时何尝不想做忠臣,可他惩奸除恶的行为遭到来自奸佞势力的打击!在乱世之中,他只能用手中剑开辟出一条道路!曹操后来反对董卓专权,与袁绍袁术等逃出洛阳,谋讨董卓,他聚集人马陈留起兵,汴水之战一败涂地,但这是顺应人心的正义之举!对于洗刷赘阉遗丑的污点有重大意义!他是尸山血海里崛起的枭雄,是人中蛟龙!他之所以能在三国乱世中做出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乃是巧借天时,抢占地利,拉拢人和!三国时期是英雄豪强的天堂,却是普通人的血肉地狱!在这里你有多大光发多热,身份背景毫无用处!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者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也:

曹操在军事上精通兵法:青兖破黄巾、白门擒吕布、淮南逐袁术、官渡破袁绍、运筹平公孙、西北战马韩、绝域征乌桓,于乱世之中兼并群雄,一统北方大地。

政治上奉天子以讨不臣,打破门户阶级观念,提倡唯才是举,大力提拔有才之士,初步安定了江山社稷,用他自己的话说:设使天下无孤,真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经济上修耕植以蓄军资,大力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使经历汉末黄巾起义的人民得以安身立命。

文学上曹操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此同时曹操还擅长书法。

可以说曹操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学各领域的通才,至于诟病他的人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曹操篡汉;二是曹操阴险腹黑。

严格意义上篡汉的是曹操之子曹丕,当然如果没有曹操实际上已经将汉室架空打下的基础曹丕是无法篡汉的。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反感曹操父子乃是理所当然之事,但今时今日的我们既非汉室近亲,亦非汉室臣子,何必为汉室鸣不平呢?曹家父子虽行篡夺之事,然保留了汉室血脉——曹魏代汉并非以暴力手段推翻汉室,而是篡夺。中国历史的传统是比较鄙视篡夺江山的行为的,但我要说难道非得要以血流成河尸山血海的战争手段推翻前朝才能获得后世的尊重吗?对百姓而言暴力手段和篡位手段究竟孰优孰劣呢?

说曹操阴险腹黑乃是不争的事实,然历朝历代开创之君有谁是正人君子呢?刘邦混混出身,一身痞气;隋文帝杨坚其实走的是和曹氏父子一样的权臣篡位路线;唐太宗李世民虽开启贞观之治,但在个人人品上却又杀兄囚父的恶名;明太祖朱元璋得天下后大杀功臣……曹操的确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而是一介枭雄——所谓枭雄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狡诈不可信任的人物,而是指有独立意志,不易受蛊惑与教化的人格,难以被制服的人。在他的无限风光背后隐藏的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中国历史上是争议最多的一位人物。

曹操歹毒、蛮横,是个阴险小人?

在大多数人眼里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阴险、歹毒、蛮横之人。特别是曹操那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指的是《三国演义》里曹操杀吕伯奢家人后的说辞。如果真是这样,给人的感觉确实很不地道,有点儿阴险小人的味道。

然而《三国志》并没有关于曹操杀吕伯奢家人的记载;在裴松之引用《魏书》的资料里记载的吕伯奢的儿子见财起意,想打劫曹操。曹操杀吕伯奢家人,顶多算个防卫过当,何至于要背个阴险小人的千古骂名?

曹操是“坏人”?所谓时势造英雄,曹操给我们的“奸雄”印象是逼出来的,而曹操也命中注定要成为这样的一个“坏人”。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其实是在误导我们,因为我们从中所看到的现象是,只要跟着刘备打天下的就是忠臣,反之则“坏人”,因为刘备是“刘皇叔”,汉室宗亲。如果仅凭这一点而评论忠奸,那汉家爷爷刘邦发家之前只是沛县泗水亭长,那是秦臣,刘邦并没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他却推翻秦朝建立汉朝,他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

由此可见,人类历史的进步,需要后人客观公正的评价古人。

曹操是“奸雄”?最受后人诟病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或许就是后世评论他是奸雄的标准吧,这完全就是厚此薄彼的想法!

我们可以这样来想,当时的汉室病入膏肓,群雄割据,诸侯称霸,汉室统治阶级已经无力驾驭这些大佬,再加上朝堂内的权臣们心怀鬼胎,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为自己的权位着想,为自己的后世谋私。

这样的汉室,即使诸侯不来争皇位,自己也会灭亡吧。再往后想想,汉室灭亡,也总会有人来开辟新的朝代,这就是自古以来的朝代更替。

我们再来例举一下曹操起家时的各地方诸侯对待汉室都打过什么主意。

董卓:图一时之快,挟持天子得逞了,但不知道去令诸侯。

袁绍:谋臣沮授给袁绍提出的策略“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 。

曹操:毛玠提出的,原话是 “奉天子以令不臣……”

刘备:当时他还没这个实力,况且自家侄儿用不着挟持。

刘表:雄居巴蜀,天高皇帝远,一心只想当他的土皇帝。

改朝换代本来就是历史规律,应该说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只是曹操做了大家都做过或想做的事,并且是用了最成功的方法,成了这个改朝换代的先驱,从而背上了“反叛”、“篡夺”之名。假如这个先驱不是曹操,那还有董卓、吕布、袁绍、孙权包括刘备,他们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改朝换代之人,哪一个不是虎视耽耽?

只是他们当中除了孙权和刘备外都被曹操消灭了,这就证明了曹操的实力确实强大,不愧“治世之能臣”这句称号,这也证明了当时的朝臣对曹操评价是非常中肯的。至于“乱世之奸雄”,只是曹操伤害到了和他对立的利益集团而也,难道当时的汉室还不够乱吗?

我们现在的社会都提倡让能者居其位尽其才,曹操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可以称雄,为什么不可以掌权?

曹操的大半生都是在军旅生活中度过的,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更显出曹操的个人综合素质的超强,有这样能干的人,在那样的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不成功都不可能。

曹操是一个志向远大、气度恢弘、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之人。从讨伐董卓到官渡之战,曹操的志向从保家卫国到为国为民。在南往北战中知人善任,将每一位谋士和武将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有如:荀彧、郭嘉、夏侯兄弟、曹仁、满宠等无不人尽其才,为曹操征战和治理立下汗马功劳。

正是因为曹操的精明能干,才得以逐步消灭北方军阀和盗匪,统一北方的广大地区;曹操指挥军队开垦荒田,抑制豪强,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为以后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如果客观评价曹操的话,曹操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是三国时期综合素质最全面的大英雄。曹操的文治武功,为后人留下了《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和《蒿里行》等不朽的名篇佳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