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李清照的词太过凄婉,多愁善感是她不幸的根源,是吗?
优质回答: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认为李清照的词是可以分为两类的,一类就是温婉,另外一类就大气磅礴了许多。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和她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她以词最为著名。在我国文学史上那可是女中豪杰,有着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首先我们来说说题主说的“凄婉”中的“婉”李清照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爱好文学。因为她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算得上是大家闺秀。所以在前期她的词大多以闺中生活有关,比如: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展现给我们就是一幅少女怀春,随着秋千荡漾的欢快节奏,见到有人来时满脸娇羞的模样。同时她在用词上面也是相当的大胆,要知道古代女子那一般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少会有她这样大胆形容少女心事的。
与赵明诚结婚后,词意渐渐发生了变化。大多以相思为主题,有一次赵明诚出差,李清照百般聊奈。写下了一首: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写尽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前期李清照是多情善感的,在词中将她的情感提现的淋漓尽致。也将“凄婉”中的“婉”运用得恰到好处。
那我们再来谈谈“凄婉”的“凄”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跟随丈夫开始了南逃,在后来赵明诚因病去世,国难,家难,使这位温婉女诗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显“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情调。词也开始有了坚强,与对旧事的怀念,多了一些豪迈之气。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梦见回到天庭与玉帝说话,这是何等的气势。都说诗人是多愁善感的,李清照也不例外。在经历了家国的变故,使得李清照也开始变得成熟与坚韧,内心充满了理想与抱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提现出她深刻的家国情怀。
可以说李清照的人生分为了三段,每一段的经历都给她带来无数的创作灵感,以南渡为节点,展现了她那不像命运低头的骨气。不管是婉约,还是豪迈,李清照都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不认为是。李清照早期的词,还是比较清新欢快些的,比如《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完全描述出了一位少女在外游玩时的那种无忧无虑的画面。后期的词因为她丈夫的离世,以及颠簸流离的生活,才变得多愁善感,凄婉忧伤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不是的。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南渡前多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生活。南渡后多描写国破后长期的流亡生活。
李清照父亲李格非以文章知名,夫赵明诚以金石出名,夫妻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鉴赏书画,早期生活相当美满。
点绛唇
蹴罢秋干,起来慵整纤纤手。露农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明快轻松,把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刻画出来。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一一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描写了早期悠然闲适的生活,把读者带进一个纯美的艺术境界。
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悲苦的流亡生活,写出的词作悲切哀婉,与前期大为不同。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此词怀念丈夫,描写国破家亡后的凄惨生活。而这种国破家亡的凄惨流亡生活才是李清照不幸的根源。
其他网友回答
李清照虽然一生坎坷,但不完全是个人因素,而是时局造成的。也正是那样的时代,成就了她这样一位优秀的词人。在词坛独树一帜。年少时,她生活优裕,以闲情和逸致,抒发儿女情长。晚年沦陷落魄,以愁绪难解的词风,表达自己的情家思国之忧。
词中既有女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温婉柔丽,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男儿的豪迈大气。这些都是她留给世人、却是后人所不能企及的神来之笔。由此可见,李清照无愧于“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其他网友回答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女词人。不是多愁善感造成了她的不幸,而是不幸的命运造成了她的多愁善感。她丈夫活着时便隨丈夫东奔西走,多次搬家;她丈夫病逝后,她倍感寂寞如凄冷,那时的女人,尽管你有才华,但也只能在家中守空房,加之当时的宋朝已民不聊生,许多的艰难困苦更使她感到凄凉和无奈,诗词中也多有此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