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水浒传》鲁智深爱骂人“撮鸟”是不是痞话?作者为何这样写他?
优质回答:
水浒中的人物多是九流三教。所以粗话,脏话处处可见,另外水浒人物来自全国名地,著者要了解各种方言粗话,也要通过一定考察,鲁智深的粗话‘’撮鸟‘’在我们江苏的方言。这里‘’鸟‘’字是男士的小便器官,‘’撮‘’字是不言而瑜。是体现了骂人。骂得雅观点,混蛋,意思想近。
其他网友回答
《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的口头禅就是“撮鸟”,动不动就骂别人“撮鸟”。这确实是一句脏话痞话,是什么意思呢?
含义解析:
撮鸟:古代口语中骂人的话(好像宋元时期流行),“撮”是傻,脑子反应慢的意思;鸟,借作“屌”。所以“撮鸟”就是傻子,脑子反应慢的笨蛋。翻译成现代口语相当于“哈卵”、“傻逼”之意。
鲁智深为什么爱骂人“撮鸟”?
原因有二:第一是他出生和成长环境,鲁智深是个中下级军官(提辖),生活在社会底层,不是酸溜溜的文人,与他打交道的也多是底层百姓,所以说话会比较粗俗;
第二,性格使然,鲁智深为人豪爽,疾恶如仇,看不惯那些伤天害理的事,爱打抱不平,当遇到深恶痛绝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就破口大骂!这是性格耿直率真的表现。
举个栗子。在《水浒传》“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一段,两个公差把豹子头林冲绑在树上,正要谋害林冲性命,幸亏鲁智深及时赶到。鲁智深要杀公差,被林冲止住,此时鲁智深就呵斥——
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们这两个撮鸟,快扶起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
作者为何要这样写鲁智深?
很多人不解,作者施耐庵为什么要这样写鲁智深,为什么要把他写成满口脏话痞话,这样是不是有损梁山好汉的形象呢?非也!
《水浒传》中,鲁智深只把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呵斥为“撮鸟”,但对同志、对上司、对朋友,甚至对金老汉、金翠莲这样的弱势群体都是非常客气和善的。
其实语言正是表现人物形象的最好手段之一,作者通过鲁智深对作恶之人的这种带有脏话的呵斥,正是体现了他为人豪爽,性格耿直,不拘小节,疾恶如仇的好汉形象!
其他网友回答
俗话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排行十三,法名智深,渭州(甘肃平凉)人,当过提辖,又称鲁提辖。
1、鲁智深生性为人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在故事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鲁智深教训屠夫,而且还守着他,等翠莲走远了才肯罢休,可以心中有数啊。
2、鲁智深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惩治恶霸,其率性的性格淋漓尽致,不拘小节。
3、鲁智深出家当和尚,大闹寺庙,倒拔垂杨柳,在梁山上司职步军总大将。死后追封义烈照暨禅师。
鲁智深也是迫不得已上了二龙山,后来归顺梁山,成就自己的地位。但说白了,在大宋朝那个年代,毕竟是属于“土匪”性质,再加上其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带点痞性不足为奇。
再说,当时作者施耐庵被因为写水浒传具有造反之意被官府捉拿以后,为了能早日免除牢狱之灾,被人唆使必须修改水浒传,才后来走了诏安之说,当然也少不了108位好汉带走匪气的描写,也许这就是施耐庵真正无奈的原因吧!
其他网友回答
作者为何写鲁智深满口污话,这里面大有深意;这和后面写他一生杀戮,酒肉满腹,却能立地成佛是相互对应的。
看似粗犷邋遢小毛病不少的鲁智深,为人最是干净!
看似把佛门清规戒律坏个一干二净的花和尚,其实最有佛心。
在我看来,遍数梁山真正配称侠字的,唯有这个一生为人抱不平,却行事洒脱无羁的鲁达。
看看梁山好汉们上梁山的原因:劫生辰纲的几位是事发逃难;
林冲是被人欺负的要死,窝窝囊囊进了山;武松虽然在水浒中出尽风头,究其根本他也是为报私仇,被迫上了山,比起林冲的窝囊,武二郎显得豪气多了。
其他的,卢俊义也是很颓废的进了山,要说洒脱的也有:比如心思单纯的李逵,义气的拼命三郎石秀,救亲戚的顾大嫂…
他们比起鲁智深来都差了许多,鲁智深接济金家父女,纯粹是因为同情。
杀镇关西更是简单,就是因为他疾恶如仇;之后见小霸王强娶刘太公之女,痛打小霸王,听说高衙内欺负林娘子,他也叫嚣:怕甚!且叫他吃洒家三百禅杖!
看他无论是面对恶霸,土匪和高官都是一个态度,不屈服,不妥协。
至于权势,提辖官说丢就丢,二龙山的大龙头位置在他心里还不如一顿狗肉,至于名利钱财更是不放在眼里。
最后虽然碍于兄弟情分,征伐多年,功成后,就立地舍了一身皮囊。作者这个设定寓意极深,似鲁智深这样性格,深得大自在精意,朝廷官身拘不得他,佛门清规缚不得他,这滚滚浊世更是容不下他,至此,不如归去!
其他网友回答
鲁智深的形象分析在对鲁智深这个人物的看法上,研究者的观点大致相同:行侠仗义,粗中有细,豪放不羁,重情重义等。金圣叹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1]纪德君对鲁智深的评价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才大心细,雄猛沉稳;率性而行,粗豪不羁。”他把“禅仗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作为鲁智深一生的写照。
[2]张县伦认为鲁智深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最能代表梁山精神,真正体现好汉本色的人物。他认为鲁智深的行为很符合大禹,儒家,墨家,基督教,佛教等的价值观。
[3]人们对鲁智深的评价大多数是好的,把他评价成人们心中的英雄。鲁智深独特的性格和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饱满而神采飞扬的古代侠义英雄人物形象,其中鲁智深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一位。聂绀弩先生曾经认为,鲁智深的形象是“人性的极峰,也是对于人性的最高理想”
一.粗卤急躁 蛮横无礼 鲁智深粗卤急躁,蛮横无礼的形象,不仅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也表现在其语言上。他和史进去喝酒,遇到史进以前的师父李忠,鲁智深便要拉着李忠一起去喝酒,李忠叫他们等一会儿,鲁智深便道:“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第三回P37)然后却将看李忠卖膏药的人,一推一交,把众人赶散,使李忠被迫与他们喝酒。这里从语言和行为上都显出了他的卤莽性急的性格。强请别人喝酒,却不觉得自己蛮横无礼。又如“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第三回P40)等也从行动上和语言上表现了他的急躁的性格。他时常骂人为“腌脏泼才”“直娘贼”“鸟人”“鸟寺”等粗俗不堪的语言,更显其粗卤。还有更厉害的,他本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可是却抢人酒喝,并在神佛像后屙屎屙尿,不但不守寺院的清规戒律,而且更显得自己没有修养,狂放不羁,粗俗不堪,再显其粗卤的性格。
二.粗中有细 有勇有谋鲁智深虽然粗豪,但是也具有精细的特点。金圣叹说他是:“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1)这一段话,是很切合《水浒传》中对鲁智深的描写的。他在救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第三回P40)鲁智深如此性急粗犷之人,在旅店门口无所事事地坐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这真是太难为他了,此处的鲁智深可谓心细如发。鲁智深之所以能够耐心坐四个小时,完全是因为他内心的责任感,他一定要让金家父女安全离开渭州,而且他也知道一个是老人,一个是女子,他们可没有自己的好脚力,所以一坐就是四个小时。可是就在前一天,他一听说了金家的事就迫不及待地要揍郑屠户,被劝住回家后“晚饭也不吃,就气愤愤的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他就早早地来替金家张罗。前面的急躁与此时的耐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此更显示其粗中有细的特点。鲁智深的细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他在桃花村救了刘太公的女儿,用武力逼迫周通不得娶她为妻。打周通之前,他心里便有个计较,怕把刘太公吓住,就不告诉他自己要打周通,架打完了,人也救了,他又考虑到周通、李忠与刘家近在咫尺,自己走了,一旦周通反悔,刘家可真得又倒霉了。所以,周通尽管答应了不再对刘家进行骚扰,但他还是不放心,硬给周通戴顶高帽子让他为难:“大丈夫作事,却休要翻悔。”(第五回P71)周通无奈,只好折箭为誓,本不想做大丈夫,这时也只好稀里糊涂赶鸭子上架地去做了大丈夫,一旦做了大丈夫,就没法做“丈夫”了。这里就体现了鲁智深有勇有谋的形象,“勇”在于他明知道周通是山贼也不惧怕,只身一人前往救人;“谋”在于他救了人后,怕周通反悔,给周通带了个高帽,让周通无法做“丈夫”的计策。鲁智深在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著,见到有人找董超和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怕途中有变。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离开。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以此来震慑董超和薛霸,免他们又生歹心。鲁智深在这里可谓用心良苦了: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震慑董超和薛霸,自己也不会放心的。这又表现了鲁智深重情重义的性格。
三.正直勇敢 幽默智慧《水浒传》是一本写英雄好汉的书,而鲁智深算是108好汉中的佼佼者。《水浒传》开篇的重头戏大部分在他身上。鲁智深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见义勇为。从“拳打镇关西”到“大闹野猪林”,“哪有不平哪有我”,“该出手时就出手”,惩恶扬善、义薄云天。让人不由得为他的行为大声叫好!鲁智深善于审时度势,豁达明快。出了命案后,被官府通缉,他就听从赵员外的安排,出家做了和尚。鲁智深虽然狂放不羁,但知轻重缓急,紧要处能自制。在五台山,他两次闯祸。但长老一到,“那酒就醒了七八分”。还装疯卖傻,让长老“与洒家做主”。长老训话说:“……如何这般所为?” 鲁智深跪下道:“今番不敢了。”(第四回P54)这表明鲁智深有羞愧之心,忏悔之语,也表现了他是个敢做敢当,正直的人。鲁智深也有可爱的一面,这就表现出他的幽默感。大闹桃花村,戏弄山大王,就是十足的恶作剧。看那胖大和尚,脱得赤条条,坐在新娘床上,“恭候”新郎到来。那大王“探一只手去时,摸到鲁智深的肚皮,被鲁智深就势劈头巾带角儿揪住”,按下床来便打,边喝道:“教你认得老婆!”(第五回P67)看到这里,谁能不捧腹大笑?在桃花山上,鲁智深因见不得李忠、周通的悭吝,便卷了他们的金银,从后山“骨碌碌滚到山脚边”,溜之大吉。鲁智深以搞笑的方式,“教育”了吝啬鬼们。鲁智深不是小聪明,他有大智慧。在菊花会上,当宋江提出招安的心愿时,鲁智深立即反对道:“只今满朝文武,多大奸邪,蒙蔽圣聪明,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他“遇(方)腊而执”,立了大功。宋江劝他“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耀祖宗”,鲁智深却“只愿寻一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他深知仕途凶险肮脏,不愿同流合污。宋江又让他“到京师去主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鲁智深听了直摇头叫道:“都不要,更多也无用!……”像宋江这样痴迷功名的人,当然不可能理解鲁智深的想法。鲁智深名副其实,慧根深不可测。
四.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见义勇为的大英雄。在瓦罐寺,鲁智深见崔道成,丘小乙两人强占寺庙,霸占民女,十分愤恨,大开杀戒;在华州府,他得知贺太守霸占民女,贪赃枉法,十分气愤,竟冒险前去行刺,结果被抓,打入死牢,幸亏宋江攻城才救了出来。在听了素不相识的金老父女的悲惨遭遇之后,鲁智深的表现绝对异于常人,他一连问了三句:“你姓甚么?在哪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那里住?”(第三回P39)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并且立刻就要去打死郑屠那厮。被劝住之后,“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鲁智深就赶到金老父女住的店里,让店小二叫他们动身出发,等他们走远,便去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除了心中一口恶气。这一切,在别人眼里也许觉得不值得,也许很可笑,但在鲁达看来却是必然如此,他的嫉恶如仇的本性,他的急公好义的胸怀,都使他必然如此。没有人强迫他去做什么,他完全可以不做这一切,但他自觉自愿地去做了,急不可待地去做了,完全不计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完全出于真诚,完全出于内心的要求。他的这种性格,不属于一般的义气,具有永恒的魅力。
四.善良厚实 心胸阔达鲁智深是一个善良、豁达、大度的大丈夫。当他听金老父女哭诉投亲不着,流落异乡被人欺凌讹诈之后,当即就说:“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第三回P39)立即凑了十五两银子送与了金老。这突出地表现了鲁智深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慷慨大方的优良品质和豪爽性格。鲁智深在瓦官寺和老僧抢粥吃,当得知老和尚三天没吃饭了,才化得这些小米熬粥吃,于是便停下不吃了。这些地方表现了鲁智深心地善良,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在东京相国寺当菜头时,一群偷菜的泼皮曾算计过他。当他制服了这群泼皮之后,又体谅到他们的生活处境,于是便与他们和睦相处。这也表现了鲁智深心地厚道,豁达大度的品格。体格阔大指的(1)是鲁智深的海阔天空,不受拘泥限制的性格。金圣叹多次以“阔”字许鲁智深。如“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
(2)“写鲁智深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
(3)鲁智深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心胸浩荡,童心烂漫,放荡不羁而合乎人情天理,这也是天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