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发生?
优质回答:
此题可追溯,等我来作答。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生灵涂炭。当时以曹操为首的北方势力最为强盛,有并吞天下之势。
刘备作为西汉中山靖王之后,有济世匡正之志,也有宽厚待人之贤。经过不断的努力,有了自己的势力。但为了有更大的发展,他遍寻天下人才。
史书《襄阳记》中记载,一个叫司马德操的人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称诸葛亮为当世伏龙。
《魏略》中有这样的故事:诸葛亮和当时的名士石广元、徐庶、孟公威游学,此三人均为饱学之士,而独亮观其大略。诸葛亮对三人说:“你们去谋求仕途可以官至刺史郡守。”三人问他的志向,诸葛亮回答:“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意思是不必只在一处发展,而应志在天下。
此书还评诸葛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可见诸葛亮不管是智慧还是志向,都超出常人。
乱世之所以有三国,诸葛亮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三分天下,也是诸葛亮的战略计划之一。诸葛亮在隆中已向刘备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说孙权只能支援,不能谋图。
曹操大军南下,刘琮降曹,刘备只好撤军至夏口。诸葛亮见事情紧急,向刘备建议求救孙权。
孙权据有江东,历时三代,所据之地地势险要,人民归服,实力不可小视。
诸葛亮去见了孙权。当时孙权集团内部正在为战与不战争论不休,孙权犹豫不决,正以观望的姿态看曹操怎么消灭刘备。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见到孙权,却并没有求救的意思,而是一出难题二激将三分析,要与孙权联军。
一出难题
诸葛亮一见到孙权,先表明想和孙权联军的意向,再给孙权出了一道选择题:他问孙权是要与曹操抗衡还是要投降曹操。
如果不敢和曹操抗衡,不如趁早拿了自己的家当,收了自己的军械,向曹操称臣。免得有服从的名声在外,而实际又犹豫不决。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再这样,祸害就快来了。诸葛亮把犹豫的后果摆在孙权面前,让孙权选择。
二激将
孙权听了诸葛亮一席话,问刘备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趁机慷慨激昂的为刘备表志,说刘备是王室之后,是盖世英雄,只是现在时运有些不济,怎么可能臣服于一个奸臣?
孙权听了此话,勃然大怒,说自己占有全吴之地,拥兵十万,怎么能屈于人下呢?
诸葛亮的激将法取得成功。
三分析
激将成功,诸葛亮趁热打铁,分析天下形势,消除孙权对刘备实力的怀疑。
诸葛亮首先把刘备军的实力晒了一下,说刘备虽然新败,但被打散的部队已逐渐回归,况且大将关羽手里还上万水军,加上刘琦江夏之军不下万人,其实力足够联合的资本。
其次分析了曹操的军队。曹操军看似庞大,但远来疲惫,听说他为了追刘豫州即刘备,他的轻骑军一天一夜行军三百里,就如“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第三分析了曹操军队为北方人,不习水性,不服水土。而新得荆州之兵民又是被逼迫服从,并未真心降服。如果联军,必破曹军。等曹操退守北方,鼎立之势形成。成败就在今日之战。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加之自己内部有鲁肃和周瑜主战,当机立断,决定与刘备联合,与曹操一战。
从以上史载可以看出,诸葛亮并沒有舌战群雄,而只是舌战孙权,让当时犹豫不决的孙权下定决心联合刘备,与曹操一战。
这一战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是天下三分的关键之战。
《三国演义》是沿于史书《三国志》而来,是借历史衍生的小说,至于“舌战群儒”,是罗贯中为了故事更为精彩而加上的桥段,还有“草船借箭”,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等,《三国志》均无记载,想必是罗贯中增加的精彩演义。
就因《三国演义》的精彩,致使很多人只知道有《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但要查证史实,当然得以历史为依据。
查史为据,演义成趣,因为罗贯中,三国精彩纷呈的故事得以广为流传,而为世人津津乐道。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九井散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小说《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历史上没有相关记载,只是记载了诸葛亮出使东吴的事情。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经典的桥段,如慷慨激昂的的“三英战吕布”与“张飞大闹长坂坡”,还有没有刀枪盛似刀枪的“口舌之争”,如堪称千古一骂的“武乡侯骂死王朝”,还有诸葛亮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取得结盟东吴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场面。当时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相信大家都为诸葛亮的能言善辩所倾倒。
这场文士之间的辩论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刘备兵败新野,曹操大兵逼近,刘备集团面临绝境。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请命前往东吴为刘备集团拉来东吴这一强援。
不得不说《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场戏描写的非常精彩。使人身临其境,读者就如同和诸葛亮一起来到东吴的王宫内,眼前是一排排东吴的谋士、大臣和将领。
那些主张联曹、满怀敌意的东吴谋士们虎视眈眈的看着诸葛亮,一道道能杀死人的目光盯着逐步走入大殿,丰神飘洒,器宇轩昂的诸葛亮,让人不禁偷偷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这是一场不能输的论战,且看诸葛亮如何应对。
只见东吴重臣张昭迈步而出,张昭一上来就捧杀孔明道:
“我张昭乃是江东的小人物,早就听说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有这样的事吗?”。
孔明回答道:“这只不过是亮平生的一个小可之比。”
张昭道:“新近听说刘备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因而欲想席卷荆襄。如今荆襄却一下归属了曹操,不知你们是何用意啊?”
孔明暗想:张昭乃是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服得了孙权?于是答道:“在我看来,我主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备谦卑仁义,不忍去夺同宗兄弟的基业,因此将荆州推让掉了。刘琮是个小孩子,听任佞言,私自投降,致使曹操很猖獗。如今我主屯兵江夏,是另有良图,这可不是等闲之辈所能理解的。”
张昭道:“如果是这样,先生可就自相矛盾了。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统天下;乐毅扶持微弱的燕国,拿下齐国七十多个城池。
这两个人,可都是济世之才啊!……然而刘那刘豫州自从有了先生,为何反倒不如当初了呢?管仲、乐毅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这一番话可是说的很有水平的,总结来说就是你诸葛亮自比管仲,怎么现在混成这样,主公最后的地盘都要丢了。这一来就来了个下马威。可是诸葛亮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说了一番绵里藏针的话语,巧妙地化解了尴尬。
接下来一个又一个谋士败在了诸葛亮嘴下,先是战略上藐视曹操,讽刺东吴甘愿当缩头乌龟;接着直接讥讽东吴的谋臣只知道跪降曹操,没有卵蛋!然后抬出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大旗,压制阉党之后曹操的出生。最后一番君子与小人之论,让东吴诸人皆说不出话来。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诸葛亮最终靠自己的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说服孙权、促使孙权决定联合刘备共抗曹操。
一个才智过人、临危不乱,忠君的诸葛亮形象跃然纸上!他在众多谋士之前临危不乱,用睿智而又不伤和气的语言绝地反击,让自己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诸葛亮真不愧是“智绝”。
真实历史中的出使东吴
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一生只有过次出使东吴的经历。
建安13年,曹操攻打荆州取得胜利后,准备趁势消灭刘备,攻打东吴。而刘备此时的力量根本无法独自对抗曹军,于是联络东吴共同抗曹,成了刘备集团的必然选择。作为刘备第一智囊的诸葛亮,此时很清楚此次东吴之行的重要性。于是准备亲自前往东吴。
诸葛亮乘船抵达柴桑,面见孙权。当时肯定也经过了一番“舌战”,但是有没有“舌战群儒”还真的没有详细记载。诸葛亮的联吴抗操的策略与东吴当时的战略视角也是吻合的,毕竟谁都知道辰亡齿寒的道理,曹操实力最强,若不联合抗曹,等到曹操各个击破,惟有灭国失家而已。
诸葛亮这次出使东吴,促成了孙刘联盟,缓解了刘备集团的危难窘境。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感慨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由此可见这次的出使东吴前,刘备集团已经处于生死关头的艰难时刻,诸葛亮这次出使不仅挽留了刘备集团,还为刘备集团带来了一个强大的盟友,可以说居功至伟。
在完成结盟东吴的使命之后,诸葛亮便返回了荆州。
其他网友回答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舌战群儒的故事写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在赤壁大战的前夕,到柴桑游说孙权,试图说服其与刘备联军抗曹,在朝堂辩论的过程当中,诸葛亮同孙权麾下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等文人儒士发生激烈口舌交锋。诸葛亮言辞犀利,“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这一故事为文学作品中所描述,成为烘托诸葛亮个人智慧的重要片断。但这舌战群儒却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记载: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 ,当时曹操大军将至,刘备的确派诸葛亮到江东游说孙权,目的是两家结盟。 但到了江东柴桑之后,先见的并不是江东诸文臣,而是直接面见了孙权,说服也都是对孙权展开的,并不存在面对所谓的“群儒”。
《资治通鉴》中队诸葛亮和孙权的对白也有记载: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而,犹守义不辱使;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短短数语间,孙权便同意了联刘抗曹的方阵,过程也没有多么曲折。后来再加上,孙权帐下的鲁肃和周瑜也主张抗曹,更是为孙刘的联合助了一把力。因此,硬要说诸葛亮舌战,也只是舌战孙权,而没有与江东群臣有过直接的交锋。
比较有意思的是,虽然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的故事是杜撰的,但是在江东内部,却有一场真正的“舌战群儒”。 而舌战双方是主战派周瑜和江东内部的主降派群臣。
在孙权召开群臣商量对策的时候,内部主降派的大臣都说曹操兵多势大,江东这边完全不占优势,不如投降。
这时候,主张对曹一战的周瑜站出来对主降的群臣一顿驳斥,并说出他认为可以对抗曹军的理由:
第一,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曹操虽然挂着汉朝丞相的职位,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径,天下人都非常清楚。他是汉贼,天下人都痛恨他。所以,此次抗曹,我们是义战。
第二,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我江东地方绵延千里,兵精粮足,且有英主坐镇,有此优势可守,为何不试图一战。
第三, “今北土已安,操无内忧… 又能与我校胜负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 且舍鞍马,仗舟楫… 本非中国所长。” 虽然曹操统一了北方,但是这次南下赤壁,两军主要对抗的是水军,曹操的水军虽然数量多,但大都是不识水性的兵士,我方水军占优,岂能不胜?况且,曹操的西北方还有马超韩遂时时刻刻在观望,他不得不防。
第四, “又今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之士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 曹操南下来到我们江东,他们的将士肯定会水土不服,患病生病者肯定不在少数。我们以逸待劳,获胜完全有把握。
就这样,舌战群臣的周瑜带着孙权的托付上了赤壁战场。所以,舌战群儒也是有的,只不过当事人不是诸葛亮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
舌战群儒只是三国演义里面故事情节,真实历史没有舌战群儒这回事
但是诸葛亮随鲁肃过江促成联吴抗曹是真的,真实历史舌战群儒是鲁肃功劳,无论地位身份只有鲁肃可以做成,当时诸葛亮只是刘备请来的客卿,比一般谋事地位高点,早起诸葛亮在刘备哪里管理后勤和萧何工作差不多,诸葛亮随鲁肃过江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当时诸葛瑾在东吴也是做谋事的,有这个原因诸葛亮随鲁肃过江才可以顺理成章。
孙刘联和诸葛亮过江确实带过去曹操真实真实兵力情况,传言是水路大军83万,猛将千员,战船千膄,事实大部分兵力部署在北方,当时能参照部队只有20万而且大部分都是荆州降兵降将,因为曹操在路上秘密处死刘表小儿子还媳妇,所以曹操不得民心,都是迫于压力投降的,
诸葛亮过江以后和鲁肃先去见的周公瑾,因为鲁肃知道孙策死的时候留下2句话内事不决问子布,外事不决问周瑜,所以诸葛亮过江先和周公瑾商议怎么怎么劝孙权抗曹,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家喻户晓,说的是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出使柴桑,欲联合孙权共同抵抗曹操,但孙权手下众人大多主张投降曹操。为争取建立孙刘联盟,诸葛亮与孙权手下的主要谋士们进行了一场激烈辩论。
诸葛亮一个人应对以张昭为首的江东众人,但诸葛亮辩才极佳,将众人说得哑口无言。在《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是浓墨重彩的一章,按照这个故事,诸葛亮到达柴桑后在鲁肃带领下来到幕下,见到张昭等20多位江东谋士,诸葛亮一一与他们相见,互道姓名。
施礼已毕,张昭首先发问:“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是真的吗?”显然,张昭的这个问话很不友好,哪知诸葛亮回答道:“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这只是我诸葛亮的一个“小目标”,你想挑事、想激,我偏偏正面应对,故意气气你。
张昭继续发问:“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欲席卷荆襄,但现在荆襄已属曹操,下面该怎么办呢?”诸葛亮想,看来这位张先生今天就是故意来找茬的,但他是孙权手下第一谋士,如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了孙权及众人?
诸葛亮于是回答说:“在我看来,取荆襄其实易如反掌,只是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罢了,所以坚决推辞。刘琮只是一孺子,听信佞言,暗中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如今我主屯兵于江夏,别有良图,其谋略非等闲之辈可知。”骂人不带脏字,诸葛亮一席话不仅回答了张昭的诘问,而且顺手把张昭贬为“等闲之辈”,张昭心里肯定不痛快。
为打击诸葛亮,张昭仍抓住“管乐”不放,继续发难道:“如此一说,倒是与先生言行相违背了。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管仲相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的燕国,下齐国70余城。此二人,真乃济世之才。先生在草庐之中,只会笑傲风月,抱膝危坐,既然跟从刘豫州,当为生灵百姓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但依我看,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得到先生之后人皆仰望,希望看到刘豫州复兴汉室,剿灭曹氏。但先生自归刘豫州后,曹兵一出,刘豫州即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为什么刘豫州得先生之后反不如之前了呢?”
这一番话,就历史事实来说有虚有实:“弃新野”是没有的,但“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倒是有,都不是什么“光荣事迹”,一般人听了这番话脸一下子会红起来,但诸葛亮没有。
诸葛亮应声而答:“鹏飞万里,其志岂是群鸟能识?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和药以服,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再用猛药以治,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如果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实在太难了。我主刘豫州之前败于汝南,后寄身刘表,手下兵不满千,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极重之时,新野是偏僻小县,百姓稀少,粮食缺乏,刘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还谈不上坐守于此。甲兵不具,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仍然火烧博望,使夏侯惇、曹仁之辈心惊胆裂,窃以为管仲、乐毅用兵,也不过如此吧?”
诸葛亮说的“火烧博望”也是《三国演义》虚构的一个情节,发生在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后,但根据史书记载看,这一仗与诸葛亮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诸葛亮继续回击张昭说:“至于刘琮降操,刘豫州实在不知情,又不忍乘乱夺同宗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之举!当阳之败,刘豫州见到有数十万百姓扶老携幼相随,不忍丢弃,所以队伍行进缓慢,只能日行10里,这才被曹兵追上。寡不敌众,胜负乃常事,昔日汉高祖数败于项羽,但垓下一战成功,这都出于韩信的良谋。国家大计,社稷安危,靠的是武力,而不是在这里比口才、诡辩。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一到临机应变,则百无一能,这样的人只能为天下人所笑!”这番话说得更重了,但张昭无法应答,于是舌战结束,诸葛亮大获全胜。
不过,根据史书的记载,上面这段精彩的对话并没有真的发生过。张昭确实反对抗击曹操,属于“投降派”,但他是在孙权面前表达的观点,而没有与诸葛亮就此有过正面交锋。与诸葛亮有过“舌战”的,只有孙权。
据《三国志》等书记载,诸葛亮一到柴桑就去见了孙权,没有太多客套和试探,诸葛亮直接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起兵于江东,刘豫州拥兵于汉南,都在与曹操并争天下。现在曹操占领荆州,威震四海。根据眼下的局势,我为将军考虑,无外乎两条出路: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不如早下决心;如果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向曹操投降?”
孙权听了有些不爽:“如果真如先生所说,刘备为什么不投降?”看到孙权急了,诸葛亮不慌不忙,一本正经地说:“田横是齐国的壮士,尚且能守义不辱。刘豫州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如果成不了大事,那是命运不济,怎么能干投降敌人的事?”
孙权一听大怒,这不是小瞧人吗?刘备是英雄,我孙权难道不是英雄?孙权道:“我不能举全吴之地,10万之众,反而受制于人。我意已决,不是只有刘豫州能抵挡曹操,刘豫州失败了,还有我!”
诸葛亮要的就是这个,此时诸葛亮27岁,孙权26岁,别看诸葛亮只比孙权大一岁,但显得老练得多,诸葛亮趁热打铁:“刘豫州虽然败于长坂坡,但手下人马加上关羽统率的水军还有万人之多,刘琦所率的江夏郡人马也不下万人。曹军远道而来,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投降过去的军民又未必心服。将军如果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同心协力,必然能打败曹操!”
孙权听了“大悦”,于是定下孙刘结盟以对抗曹操的战略,这是史书记载有关诸葛亮“舌战”的唯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