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死了多少明军 土木堡之变明军为何不堪一击

网友提问:

土木堡之变的50万明军是如何被屠的?

优质回答:

关于土木堡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50万明军其实是个非常夸张的说法。五十万明军,实际上是京卫七十二营和京畿八府所有额定军人的总和。但是从宣德年间,因为边防调度加上士兵逃亡,最后总比例实际上也就只有额度的一半。也就是说,50万明军实际上只有二十多万。根据明人李贤的《古穰杂录》记述,土木堡之战,明军总数不过二十多万,也是迎合了这个观点。另外这二十多万人却还不都是战兵,明代卫所军旗军和京营旗军分为种地的屯兵和打仗的守军两种。根据明人叶盛的《水东日记》和《明实录》的记载,正统十四年,京营的旗军中屯军占据了四成,而守军则是六成,如此一来这么一算,明军跟随皇帝亲征的这二十多万大军,能打仗的实际上就只有十三万左右了。

再就是蒙古人的数量,关于蒙古人的兵力,说法也是多种多样,有说二十万的,有说三万的,有说两万的。根据指纹烽火工作室的资料整合研究发现,在《蒙古源流》这本书中,记录过也先带领都沁·都尔本部落军杀入关内。所谓都沁·都尔本在蒙古语里面是44的意思,也就是说,也先当时带领的大军,是四十四万户蒙古人撑起来的军队。这点确实不夸张,因为早在瓦剌政府女真的时候,就出动了十万大军。不过考虑到当时瓦剌对当时其他敌对蒙古部落仍需控制,因此瓦剌不可能倾国出动所有军队,尤其是东蒙古部落就可以凑出十万人的大军,所以留守部队至少要二十万以上才可以镇得住东蒙古、兀良哈和哈密三个部落。在考虑北京保卫战时,也先自己手底下就有九万多人,而土木堡时另外还有阿剌知院一部和也先一起,再除去蒙古南侵部队在山西和北直隶侵占地区的留守部队,土木堡之战的蒙古大军,差不多也得有十三万以上。

所以这是一场人数上势均力敌的战争,只是双方的指挥和实力上有了差距。

在这里要给一个人洗白一点罪名,就是王振怕明军踩坏家乡的庄稼然后要求改道一事,其实应该是《明实录》中的一个错误,根据《宣府镇志》来看,郭登和王振都要求明英宗从紫荆关回师,但是明英宗没有同意,所以这个锅很可能是给皇帝避嫌脱罪而强行栽赃到王振身上的。

至于英宗为什么非要走宣府这条远路呢,根据《正统临戎录》记载,英宗亲口说的回事途中遭到也先的追击,所以很可能是英宗已经意识到了也先在追击自己,一场大战不可避免。而明初大同—蔚州—紫荆关一代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并没有城堡建筑,而明军多是步兵,在平原很容易就被蒙古骑兵给吃了,所以相对而言,宣府一代多山地的地形虽然远,却是和蒙古军队作战的好地方。

但是说实话,也先更加棋高一着,早在英宗决定路线之前,也先就已经排好了军阵。在先前进攻大同和宣化的时候,整个蒙古大军只有也先的部队,而阿剌知院的部队一直埋伏在回师京城的路上,等着明英宗撞进自己的包围圈。

由于也先对宣府的疯狂攻击,整个宣化已经失去了对鹞儿岭北路和东路的控制,只能龟缩自保,而在同时后,两路留守的五万断后军也被蒙古人打的全军覆没。当明军走到了土木堡之后,已经是彻底陷入包围圈,并且孤立无援。

不过对于明军在土木堡之战中的表现,并不像影视剧那样一触即溃,在《蒙古黄金史纲》里面记载,明军到了土木堡之后,马上修筑起了可以供十万人使用的防御工事,这点在《鸿猷录》中也有提到。

有了防御工事,骑兵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了,所以也先决定用计。

第一步,围困,把明军饿的渴的精疲力尽。

第二步,假意议和,把明军骗出防御工事。

第三步,发挥骑兵优势,疯狂的进攻,失去了防御工事的明军步兵,无论如何,也打不过突如其来的同等数量的蒙古骑兵。所以最后,大明惨败。

不过根据《正统临戎录》、《北征事迹》和《古穰杂录》的记录,蒙古大军并没有热衷于屠杀,而是忙着抢盔甲、兵器和骡马,至于明军的伤亡,《古穰杂录》记载“伤居半,死者三之一”,《北征事迹》也是说“人马皆散”,可见大部分明军没死,而是逃跑了。

其他网友回答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节点。在此之前,明英宗正统治着父亲明宣宗所留下的全盛时期的明王朝,国力强盛;而在此之后,明朝数十万北部边军消亡殆尽,丧失了自明太祖以来形成的对蒙古的军事优势,从而转为战略防御,建设“九边防线”。

明英宗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崛起,统一了漠南。瓦剌首领“也先”兵分四路南征,自己亲率主力攻陷了山西大同府。瓦剌军“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

消息传到京师后,明廷震动。明英宗为了宣扬国威,在亲信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自率领25万大军出征,对外号称50万大军迎战瓦剌。但这一去,就发生了“土木堡之变”的惨剧,明英宗被俘,宦官王振被杀,随行的重臣大多死于非命,20多万明军遭到屠戮。

双方开战后,明军的主力出居庸关长城,经过怀来到达宣府,但其前锋被3万瓦剌军骑兵击败,于是明军的主力沿路溃退到了土木堡一带进行布防。

不过经过长途奔袭和败仗后,明军整体士气低下,再加上明英宗判断失误,所以导致明军主力被困在土木堡。土木堡周围地势较高,环境恶劣,干旱缺水,明军士兵饥渴难耐,战斗力大打折扣,这给瓦剌骑兵制造了机会。

瓦剌骑兵沿路追击而来,将明军团团包围在土木堡一带,并趁明军寻找水源时从四下发起猛攻,将20余万明军分割包围,并活捉了明英宗本人。在这场混战之中,明军约有7、8万人阵亡,10万余人重伤,余下的残兵逃回了北京,后来还参加了于谦的“北京保卫战”。

此外,当年由明成祖朱棣所留下的“精锐三大营”全军覆没。而明朝开国勋贵后代形成的重臣集团与多数能征善战之将也被瓦剌军杀死,如明朝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重臣全部死于乱军之中,仅有少数大臣逃回北京。

要知道,当时的明王朝(明宣宗、明英宗之交)正处于全盛时期,而蒙古瓦剌部不过是区区的游牧部落,可是却给了强大的明朝有如当头一棒,也揭穿了明朝外强中干的本质。

经此变故以后,明朝的北部精锐消耗殆尽,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同时,由于蒙古边患再起,此后明朝到灭亡为止,战略重心一直集中于北方,对西南土司和东南倭寇的管理都处于宽松状态。

其他网友回答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次军事力量上面的损失,也正是因为这一次事件,使得朝廷内部武将贵族集团迅速落寞,而文人集团快速崛起。

土木堡之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实,说到底,也只能够怪当时的大明王朝实在是有些不争气。

在这之前,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对于北方游牧民族,那是采取了一种碾压的态势,也正是因为这种碾压和咄咄逼人的态势,使得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痛定思痛,放弃了之前所谓的尊严,开始苦心得学习如何弯弓射箭,如何进行战斗。

在草原上面,本来处于内斗的蒙古部落,开始逐渐的融合统一,其中一个较大的势力叫做瓦剌,在战争之中不断的崛起,组建了一只强悍的作战力量,并且开始向大明王朝发动挑战。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明王朝自然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尊严而选择与敌人开战,但是,由于几十年没有发生过大型的战争,所以这一次集结起来的士兵,很多都没有经历过大型战争的洗礼,而且很多人都是临时仓促的集结起来的。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人在草原之上不断地磨砺自己生死搏斗的性情,而自己却在中原土地之上享福,这一下子差距就拉开了,很多人也似乎看到了结果,但是没关系,这个时候大明王朝至少掌管着肥沃的中原之地,组建一支大型的军队,通过人数的优势碾压过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毕竟对于这样的军队来讲,打顺风局,那些小兵就会变成如狼似虎的军队,可如果打逆风局,这些人就是待宰的羔羊。

还有一点就是这一次出兵,有些人并不是带着去打仗的目的去打仗的,除非名义上有50万人,可事实上根据历史学家的推算,也就只有20万,剩余的30万人是干什么的?领空饷的,一点大家并不新鲜,(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电视剧上面都有,可这件事情要真的发生在某支军队里面,尤其是在生死存亡的战役之中,那就会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

军队上面的大幅缩水并不能影响最高指挥者对于这场战役的信心,对于最高指挥者来说,不管手底下的人报给自己军队到底有多么少数目,自己总认为有50万大军,所以军队上面我占据绝对优势,你肯定打不过我。

可就是这假冒的50万大军,实际只有20万军队的补给,仍然供应不上,军队这一路走过去是又缺粮又缺水,在这之中不少的明军士兵没有走到半场就直接饿死或者渴死,甚至有的人直接当了逃兵,非战斗减员太多。

在这之后,指挥如同儿戏,在听说前线敌人的军队战斗力太强的情况之下,二话没说,这20万人直接朝对方几万人投降了,说是领军队直接往回撤,撤退的途中又为了做姿态,军队直接改到撤退,进入到了有任何水源保障的土木堡。

更加荒唐的是,明英宗不允许军队进入城市,步兵在平原之上面临着骑兵的冲击,对于游牧民族来讲,看到这一只摆明了姿态,要让他们屠杀的军队,那就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狼,明朝军队的下场可见一斑。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主不可因怒而兴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战之前稍微查看一下作战地形,这一连串的错误都犯了,你就算是有百万大军也白搭!

其他网友回答

土木堡战役的肇因便是权监王振一手导致的。

张太后病逝后,明英宗朱祁镇宠幸太监王振,元老三杨或死或贬,王振大权独揽、擅作威福,无所忌惮,竟然盗走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禁内臣干预朝政所立之铁碑。从此,广植私党,使其侄王山为锦衣卫指挥,王林为锦衣卫佥事,其党羽个个升官进禄,飞黄腾达。他又排斥异己,陷害忠良。

在这种情况下,他将手伸到了外事上。瓦剌部朝贡后,按照惯例应该给予赏赐,王振却私自克扣,导致瓦剌部丞相也先带兵犯境,王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自己可以趁机过一把带兵打仗、一展威风的瘾。明英宗朱祁镇也就兴冲冲的带兵御驾亲征,一共出动五十万人,其中二十万战斗人员,三十万非战斗人员,浩浩荡荡开拔。

原本是到前线作战的,但是王振为了显摆,指挥大军绕道自己的家乡,走到家乡附近时,又担心大军踩了家乡的庄稼,再次回撤绕道。结果撞上从大同前线败退下来的溃军。王振原本就是一个对军事毫不了解的阉货,却屁股指挥脑袋 ,负责了整支大军的行军指挥。

一看前线溃败,朱祁镇的豪气就焉了,整支大军开始回撤逃跑,结果瓦剌的追兵一路追杀,在土木堡遭遇,那些非战斗人员慌乱成一团,疯狂逃命,征伐大军自相践踏,乱成一团,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瓦剌大军犹如砍瓜切菜一般大开杀戒,变杀边大喊:放下武器跪地免死。于是慌乱的明军很多放下武器跪地等死。

一场遭遇战变成了单边屠杀,尸体塞山蔽川、血流成河。明朝的二十万精兵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就被屠杀殆尽,酿成有明以来最大惨案。明朝廷部级以上官员几乎都随军了,被杀、被俘的一干二净,明英宗朱祁镇也被活捉,太监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当场锤死。一些看电视剧的人还给朱祁镇喊冤,其实明朝的衰败即始于朱祁镇,宠幸太监、首败塞外都是从他开始的。而且他一生中几乎对国家毫无建树,还在后来的夺门之变中大肆屠戮忠良。

瓦剌一见明朝精锐尽丧,野心顿起,一路向北京攻击。危急时刻,朝廷失败主义情绪弥漫,纷纷要求放弃北京迁都。关键时候,兵部侍郎于谦力挽狂澜,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并拥立朱祁钰为皇帝,杀尽王振的亲信、侄儿,组织剩下的老弱残兵,收集败退下来的残兵,展开阻击,打退了瓦剌的进攻。

就是这个铁骨铮铮、忠肝义胆,挽救了明朝于即倒的国之柱石于谦等一干忠良,却在竭尽全力救回朱祁镇之后,被朱祁镇在夺门之变后进行的清算中被全部处死。这就是封建王朝家天下之弊端,国家成了私人之物,领导国家者不是以贤良作为标准,而是血缘决定一切,以至于昏君误国,误我中华数千年。

其他网友回答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 明军仓促应战,死伤惨重,英宗被也先俘去, 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土木堡之变,单从军事层面来讲是明朝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甚至堪称国耻!明朝最精锐的军事力量和武官集团损耗殆尽,当朝皇帝竟然当场被掳而去,明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而这样的损失,本来应该是可以本来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出征大军号称50万,但实际上根据考证,充其量不过20万,由于常年没有应对大型战争,军备方面已经呈现废驰,大量士兵都是在出征前紧急征召,这支亲征大军竟然在命令下达的几天后就宣告出征,后勤军备完全缺乏准备,这支20万大军包含了太多刚刚身披军装的老百姓,又能保证多大的战斗力?此一战役,明军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 文武官员亦死伤数十人,损失马匹二十万头,衣甲器械辎重损失无数。

由于英宗亲征的意图仅仅是为了吓唬吓唬瓦刺,几乎没有给大军配备后勤准备,给每个官兵发放了1两白银及衣物、炒麦等物资,每3个人配备了1头毛驴,队伍中人驴参杂,混乱不堪。自永乐季年已二十多年大明军队再也没有打过仗,军队基本长期处于屯田耕农状态,战斗力下降,兵器残破。再看随军官员中仅英国公张辅为当朝元老,当年随成祖征战南北,军功赫赫,但已花甲之年,兵部尚书邝野虽很有才干,但英宗不许他们参与军政,一切听由王振指挥。成国公朱勇为靖难功臣朱能之后,子不类父,属于有勇无谋之人。50万明军被一个“目不辨旌旗,耳不谙鼙角”皇帝和一个专横跋扈、一无所长的宦官指挥着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而反观瓦剌军队的统帅,在土木堡发动攻击前,就截断了明军的水源,使得50万大军没有水喝,也不能做饭,还没开打,明军就乱了套。同时,为了麻痹明军,瓦剌还派人假意求和,让明军彻底丧失了警惕。等到瓦剌大军进攻时,多数明军毫无反抗斗志,任人宰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