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如何理解?
优质回答:
今日看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头脑里闪现过的就是这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同时,洗去了对这句话的偏见。
南怀瑾纠偏了对《学而》的误解:
《学而》包括了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等等。过去我们把它圈开来,分作一条一条读,这是错误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关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照古人的注解,那就是,学问要大家随时去练习,就会让人感到高兴。可是南怀瑾认为老师、家长逼孩子读书时,情形可以说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南怀瑾认为,普通人靠薪水吃饭,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
关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南怀瑾认为,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虽然有戏谑之言,但是南怀瑾立论的前提是——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显然,南怀瑾把《学而》的理解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了。
在我的理解,如果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那么,这个人一定具有极强的思考能力,拥有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细节的能力。怎么做到的呢?那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热爱生活,追求上进,就像西游里的石猴,总想一探究竟,求得神仙妙法;就像王熙凤,人情练达,哪个不赞她颇有一番本事。
再说回对《学而》的认知,南怀瑾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随时随地要有思想,有见习,有体验,能反省,这就是学问。随着反省的深入,有了进步,自会有会心的兴趣,也就是有了“不亦悦乎”的高兴了。这不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释义了吗?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就牵扯到做学问的境界,跨过了自我的修为,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一定距离,暂且不表了。
其他网友回答
人生百态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戏中角色
从古到今
尽显红楼
红学研究
深如大海
洞明红楼
人生干练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曹雪芹的诗句。社会上的事都有外观,和内部联系,包括平民生活,高层活动,当知道了内在关系,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佳句,把句子连起来,可成为文章。
其他网友回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通俗点理解就是说话写文章都要掌握一个度。
但现实中口无遮拦。我从口出惹火烧身的事情实在是比比皆是。这其中主要和遗传基因和性格加自我修炼有关。
杨修可谓才华横溢,最后因为口无遮拦被曹操杀死。恐龙让梨家喻户晓,蛋恐龙一家奶子后代的全家被灭族也是因为。口无遮拦不听劝告。导致的结果。八岁的女儿,五六岁的儿子,本来应该豁免,却因为一句话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杰尚明也是因为家庭影响和遗传基因导致的口无遮拦,祸从口出。丢了性命。
满清的文字狱更是如此,多少人多少觉才加子。都因为自己的口出狂言和不懂得修炼。而上个姓名毁了前程。
世事洞明杰学文不仅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要谨慎小心,更要做语言和。思维能力的修炼,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用两年的时间学说话,用一生的时间学闭嘴是有科学道理的。也更是实践当中人们总结的深刻沉痛的教训。
其他网友回答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话说大家都在兴致勃勃的欣赏梅花,这时宝玉突然想睡觉了。
秦可卿走上前来,就把宝玉带到上房内间休息,刚来到第一间屋子里时,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挂在正中间,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心中便有些不快。
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幅对联不是单独出现的,跟它有关的还有一幅画,叫做「燃藜图」。这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学问家刘向,晚上一人暗中独诵,来了一个老头,把拐杖一吹,燃着了,借着光俩人见了面,老头授之以洪范五行之书。画这个人物故事,乃是劝人苦读的意思。
那么跟这联子一配,什么意思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字的书要读,没字的书也要读,就是人要致力于学,书里书外地苦读,这个事情不死不休。
这种修齐治平的人生观很不符合贾宝玉的口味,确然。他是旷逸之士,陶靖节李后主一般的人物,眼见「读」字前头加一「苦」,便有几分不快,刘向读书的那个劲头,在他看来是不太值得颂扬的,又看到这幅联子,不止书本之上,书本外面还要求索「文章」、「学问」!这就更觉得把读书这个事情庸俗化了,因此就很不耐烦。
但这是贾宝玉的意思,不是曹雪芹的意思。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曹雪芹是创作者,第一流的创作者,创作者是小说世界的仲裁(创世者),其第一美德就是公正。也就是说,克制住「用自己的价值观煽惑读者进行判断」的那种激情。
那么,曹雪芹是什么态度呢,这本书是什么类型的小说?世情小说。也就是说,描写人间百态、世情冷暖的小说。曹雪芹如果自己没有「世事洞明」,请问《红楼梦》是怎么写出来的?曹雪芹如果自己都对世事与人情极端厌恶,他津津有味地写各种人物的心理、行为、动机、背景、欲望、焦虑,写金陵十二钗的各种性格风情,又是为了什么?作者本人必须首先是世事洞明之人,才可能写出世事洞明之文,作者本人必须是对世情人间极为关注之人,才有写出世情小说的心理驱动。
这不是公子哥儿茶余饭后的消闲,是作者倾尽一生心血去努力的著作。倘若曹雪芹本身只是贾宝玉一般的人物,那不要说后四十回了,前八十回也没有!还记得曹雪芹怎么说的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荒唐言是自嘲,也是作者的焦虑所在,荒唐还是他主动将这部自身不含道德评判、又不合于礼教评判的著作主动交给礼教评判之后的荒诞。
这里面有两个曹雪芹,一个是创作者的曹雪芹,还有一个是洞明世事、熟悉礼教伦理的曹雪芹,以后一个曹雪芹看前一个曹雪芹,是荒唐,是痴,以前一个曹雪芹自己看自己,是辛酸,是孤寂。讲道统讲礼教的《春秋》,是「一字寓褒贬」,它本身的出现就是为了评判,它也是道德阐释这一行的至高存在。
《红楼梦》不然,红楼梦是以不褒贬来对抗一向喜欢褒贬的传统,这是曹雪芹荒唐的地方,也是他高出别人一头的地方。他把这「不评判的典籍」藏之名山(大荒山无稽崖),以待后来读者给个见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通透。佛经有云:“不辩是非,得大自在。”人生就像水一样,越搅动越浑浊。停止搅动,才能重回清澈。看破世事难睁眼,阅尽人情暗点头。一个人阅历越丰富,就懂得沉默,面对是非总是一笑而过。见识的太多,不会大惊小怪,不会固执己见,更不会在意别人的评头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