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 教师 的诗
2020年是我的退休年。在第36个教师节之际,写过一首《寄学生》,云:
平生爱品书与茶,
执教退休沐晚霞。
可喜沾得桃李雨,
枯枝转绿绽新芽。
诗中有“喜”。《说文》:“喜,乐也。从鼓从口。”擂鼓是欢乐。乐之见于谈笑,曰喜。
2021年,值第37个教师节,学生仍纷纷发微信,祝我这个退休教员节日快乐。想我一生执教,虽清贫,却有学生记挂,自觉人生不虚。
人生不虚,自当欣慰。于是以诗记之,亦表达对所有学生的感激之情。
传书授业利千家,
一生清贫落鬓花。
漫道讲台三尺地,
春来桃李满天涯。
今年今日,是第38个教师节。我想起了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
那是我从勍香中学调到汾西一中的第二年。当年,我教的勍香中学34班参加中考,语文成绩全县第一,我被选调到汾西一中教初中班。
汾西中学,是我高考复习生活过三个月的地方。那时只招高中班。1982年起,恢复旧轨制,在全县范围内招收初中生,选出来的都是好学生。调我进城就是让我来教这初中重点班的。当时初中恢复招生才两年,在校两个年级,4个班,班号连着之前的班级,为72班和73班(班主任是庞绪荣与刘七记),语文老师是张记福和乔茂良;74班和75班(班主任是闫玉记和水保珍),语文老师是闫玉记和水保珍。我带的这一届为76班和77班。76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是杨虎生,我师专同学,中文系五班的。我任77班班主任,教语文课和《青少年品德修养》课。搭班子的老师,个个出色,教英语的是团柏中学与我一起调来的庞续林,教物理的是我师专同学辛小青,教数学的则是名师马晋平。
77班学生也是从全县选拔上来的。其中大部分是邢奋丽、王建锋、郭保惠、郭宝忠、李文成、马旭峰这样的农家优秀子弟,还有22名考进来的教师子女。这些教师子女,给我的压力最大。因为其中有我过去和现在领导的子女,有我上小学、初中、高中时老师的子女,还有现在天天见面的同事的子女。尤其是我上复习班时的班主任、教作文的牛耀中老师,他的外甥女也在这个班。他在我接班的第一天,就到办公室找我,说他还教高中一个班的语文课,初、高中每周在一起搞教研,教研组组长他还推不了。临出门,用他特有的锋利的眼光看着我,说,“工作、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就说。”我很感动,但更多的是紧张。面对如此阵容的学生,面对恩师和陌生的领导,我感觉如履薄冰,胆战心惊。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毛主席的教导还真在我的耳畔响起: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我下定决心,力争首战告捷。
如何管理班级,我汲取了教学初期粗暴管理的教训,采用一年前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工作思路,对学生动之以情,加强感情联络。同时,发挥教《青少年品德修养》课的优势,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提升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为了使这些优秀学生,达到李茂亭校长给我提出的“高分,高能”的教学目标,我继续使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用“学以致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广泛开展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希望通过全方位努力,多渠道着力,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素质的综合提高。
我发挥懂点简谱的小优势,尝试着为古诗谱曲,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等等,教学生歌唱,教学生品味诗意,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机会我就与学生家长及邻居老师交流。其中傅紫阳、杨明增、刘安生、郭俊明、郭有记、庞续荣、刘七记等老师,在不同的时机,用不同的方式,曾给我很多的帮助。我认真听取了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了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
有时间我就主动听老师的课。听高中牛耀中、闫树德、郭俊明、郭庞兰、孟耀珍、要瑶生等老师的课,听初中闫玉记、水保珍、乔茂良、张记福和杨虎生老师的课。特别是在教室外连续偷听了王化之老师在高40班串讲《红楼梦》的6节课。我体会到语文课要让学生喜欢,真不是摆花架子、装腔作势可以奏效,真的是要研究人物,要带着学生设身处地、如临其境地去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心理变化,体会其中微妙的人际关系,人情世故。
后来,在与王化之老师的交流中,在后来听了庞续荣老师的介绍后,我才知道王老师的传奇人生。解放战争时期他是随军记者,参加过淮海战役,领略过刘伯承、邓小平的风范。后来被打成右派,下放在团柏村劳动。平反后,被安排到汾西一中教语文。庞老师和他教一个班,说王老师讲课就是在表演,而且是高级艺术的表演。教师预讲会上他讲课,听课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教室外边都挤满了人。这使我更加相信,讲好语文,没有丰富的经历和细腻的情感体验,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我怎么办,只能找捷径,细读文学作品,从中汲取人生的体验、经验、理念。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工作,我终于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们的肯定。
1985年1月,汾西县体委组织中学生元旦环城赛跑。我班仇世林同学获得初中组冠军,我被授予“体育模范班主任”称号。这是我来到汾西中学以及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获得的第一个荣誉称号,这一称号来得容易,似乎与我的工作无关,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从此,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几乎一路顺风。
9月1日开学之始,我便组织77班学生写专题作文,指导他们自编自绘,编辑成一册《礼花集》,作为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礼物,受到学校表彰,被收藏在学校图书馆。
在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上,我获得汾西县“模范教育工作者”称号。
更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当年县委县政府给连续三代从事教育工作的家庭,颁发“教育世家”光荣匾。我表兄张秋芳,因其爷爷(我的姥爷)和父亲(我的小舅)都曾经是教师,获得“教育世家”匾。
当时我就想,我家是没有获得光荣匾,但也是教育世家。我三爷教书培养了我的父辈,我父教学,又培养了我辈。如今,我们兄弟继承了他们的事业,仍然奋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
2020年的教师节,我已调到临汾一中教学。想到我家和我姥爷家,三代人都奉献教育事业,不禁生出一种自豪感。于是赋诗一首,曰:
冷月清辉寂寞中,
吕梁辗转下河东。
瓶盈糠米谁从教,
三世学园伴幼松。
写于2022年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