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脑在瞎编故事,你却信以为真

意大利插画师Davide Bonazzi
以下为朗读小哥哥的全文音频
BGM:Zachary Bruno – Distant Echoes
作者|Daniel Riley翻译 |Sam审校|酷炫脑主创& 秦风朗读 |Yikes美工|豆浆编辑 |灵沅
内心的声音往往以不可靠的方式来指导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要学会接受它的局限性,并且明智地使用它来导航我们内部和外部的世界。
“矮人”(homunculus)这个词可以理解成“小人”。这不是单是用来挑战身高较矮的人的,而是指生活在我们脑海中的那个小人。更准确地说,是生活在我们内心深处,并给我们自己讲故事的人。是的,我说的就是正在读这句话的那个“人”,在生活中做出所有重大决定的那个人,试图解释我们所作所为的那个人,在洗澡时耿耿于怀 10 年前不小心把老师叫成“妈妈”这种尴尬小事的那个人。这个小人是一个虚构的角色,用来形容我们内心声音的叙述者 —— 他向我们讲述我们自己所做过的事情,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将要做的事情。我们的叙述不仅仅涵盖我们自己,还涵盖其他人。我们会讲述最好的一位朋友的行为和世界观,我们会讲述名人,政治人物和祖父母,讲述他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以及他们的叙述会是什么样的。我们受故事的支配,这些故事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钢铁侠》
也许我们不常意识到,虽然我们一直在听内心的叙述,但它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重要。我们内心深处的“小人”是我们自己创造的,独立于世界和现实生活。我们拥有这种内心叙述的原因很简单:它能够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一点。像宇宙空间、经济体系和足球类电子游戏这些现实情况都过于复杂,以至于一个人,甚至很多人一起,都无法理解。因此,我们进行简化之后,将故事都叙述给这个“小人”来理解,然后继续进行我们日常的生活。叙事的问题在于,我们不仅仅将它用于大问题,我们无时不刻不在使用它,即使是在生活中相对微不足道的地方。塞思·戈丁(Seth Godin)讲述了一位在静修处冥想的女性的故事,她坐在一个特别捣乱的人旁边。这位女性正在尽力冥想,但不断被旁边那个人发出的“咔哒”声分心。在静修的前半段时间,她没有完成任何冥想,而是一直为旁边那个没有礼貌的人感到烦躁。在中间的休息期间,她去找那个发出烦人的咔哒声的人进行对峙,说他让自己完全失去了冥想的美好经历。当她要与他谈话时,她再次听到了咔嗒声。她意识到,这实际上不是他发出咔哒声,而是他面前的散热器。从那一刻起,声音虽然没有改变,咔哒的噪音持续了一整个静修,但是突然,她放松了下来。这是散热器发出咔嗒声,而不是来自于一个无礼的人。唯一改变的是她内心的叙述,从“有一个不礼貌的人故意给我捣乱”到仅仅是散热器的背景噪音。这个例子说明了我们的叙述到底有多强大,以及它们是如何扭曲现实的。《神探夏洛克》内心叙事的科学关于内心叙事和生活在我们头脑中的小人的故事也许很有趣,但就其本身而言,它们并不能代表什么。值得庆幸的是,这个话题也已经被科学界中比我更了解的人解决了。在 MoreToThat 的一篇精彩博客文章“如何镇静焦虑的大脑”中,解释了压力反应的生理过程,并且与我们的内心叙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我们通过身体或情绪受到刺激时,丘脑会发出两个信号:一个信号传递至杏仁核,另一个信号传递至前额叶皮层。我们可以将丘脑想象为大脑中感觉信息的邮局,是大脑的信号发送者。杏仁核是一些原始反应特征的家,例如恐惧和焦虑,并且负责“战或逃”反应。前额叶皮层是做出理性决定和判断现实情况的地方。在睡眠时,我们的大部分前额叶皮质处于关闭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不管我们做的梦有多么荒谬,我们都常常感到非常真实。丘脑会发送出刚刚发生的事情的客观信息,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都可以接收该信息。但是,与前额叶皮层的连接路径要比与杏仁核的连接路径更长,这意味着所有消息总是在到达前额叶皮层之前就到达了杏仁核。我们的恐慌中心总是会在理智中心了解这些信息之前就发出警报。当杏仁核刺激情绪时,前额叶皮层正在竭尽所能试图理解它们的含义。这对我们的“小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他有机会理性地了解发生了什么之前,他就已经感到了恐惧,狂喜,痛苦或焦虑,换句话说,我们的“小人”首先感觉到的是情绪,然后才会尝试合理化目前的情况。这个小人就像我们一样,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头脑特工队》有多少次,你曾在某种情况下感到焦虑,然后慌张地试图了解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焦虑,接着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说:“哦,一定是因为这件事又一次让我感到焦虑了。”也许你曾经在没有真正思考的情况下打了别人一拳,然后要么试图把这件事合理化(我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要么把它快速合理化为内心叙述(这是他应得的)。这就要怪罪于杏仁核的较短连接和前额叶皮层的较长连接了。我们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感觉到一些情绪,然后根据大脑不同部位接收信号的顺序,再用内心叙述来形容为什么会感觉到它们。这种情况下创造的故事通常不是真实的,但却能够使我们的生活看起来更简单。盒子实验由于我在这里要体现出科学性,因此我将介绍另一项实验,来将这些令人讨厌的叙述和现实生活中感知到的意图区分开来。一名叫做 Vsauce 博主,迈克尔·史蒂文斯(Michael Stevens),在自己有名的 Youtube 系列“心灵场”中测试了我们是否能真的像自己认为的那样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找出我们大脑的控制中心是否真的有一个全能的小人,指示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实验是这样的:参与者带上一个充满电线的帽子,用来追踪他们的大脑活动。实验要求参与者按下他们前面设备上的可发光按钮,但是,他们只能在按钮灯灭的情况下按下按钮,如果该按钮亮起,则不允许按下。他们认为测试的是自己的反应,但不仅仅是这样……首先,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灯光以随机的间隔点亮,参与者可以毫无障碍地按下它。但是,当研究人员开始使用跟踪大脑活动的设备时,实验变得有趣了许多。该设备能够检测到参与者何时打算伸手按下该按钮,然后在他们按下按钮之前将灯点亮。观看这些参与者不断地触及按钮,但是灯在他们按下之前就点亮了,所以参与者下不去手,这真是有趣又令人着迷。那么,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视频(the video)中的屏幕截图显示了这个令人着迷的图形:心灵场按下按钮的过程是这样的:按下按钮的决定首先出现在参与者的潜意识中,这是受试者将要按下按钮时大脑的第一个活动。然后出现了一个关键点 —— 脑部活动进入了意识层面—— 参与者这时才意识到他们实际上要按下按钮。该设备会意识到大脑发生潜意识活动时的信号,并能够在参与者伸手去按下按钮之前点亮按钮。换句话说,该设备在参与者自己意识到将要按下按钮之前,就已经知道参与者何时将要按下按钮了。参与者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思维技巧试图骗过机器,比如在大脑中假装按下了按钮,但都没有起到作用。实验意义那么这对于我们的内心叙述和小人有什么关系呢?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我们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之前,这些行动可能已经被确定了。至少在实验中的这种情况下,按下按钮的决定最先发生在潜意识中,而我们稍后才能真正意识到。换句话说,内心叙述只有在事情发生之后才会出现。大脑中的“小人”就位于潜意识和意识相遇的那条线上,他没有意识到潜意识已经决定按下按钮,而是半途才加入,以为自己是开始行动的那个人。似乎我们的内心叙述只是执行任务的其中一部分。我们不可能了解潜意识的全部,以及那里的所有活动、影响和决定。但是,如果我们仅意识到决定过程的后半部分,并选择根据这一小部分编织我们内心的叙述,这些叙述的内容能有多可靠呢?如果我们仅用图片的一部分来创造所有故事,那么这些故事会有多真实呢?《心理师》小结到达这一阶段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从介绍我们每天生活的内心叙述到发出咔哒声的散热器,从有长有短的神经联系到迷人的盒子实验,我感觉我们一直坐在过山车上,穿梭于错综复杂的思维网。希望我们已经意识到,尽管我们的内心叙述往往决定着我们大部分的生活,但它们不过是以不可靠的方式来指导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就像体育界的评论员一样,向自己传达刚刚发生的事情,以及它们发生之后的含义,无论对错。希望我们已经意识到,大脑中的“小人”,只不过是被一群野狗拉扯的人,他学着犬吠声,假装自己是负责雪橇去向的人,然而到了最后,野狗依然会向它们想去的方向奔跑,而这个小人,也就是我们自己,只是被拉走了而已。由于内心叙述是我们生活中强大的一股力量,因此很难在我们的叙述与现实之间分辨。我和其他许多人发现,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定期练习正念(mindfulness)。当我们看到情绪和思想出现,但却没有强迫自己赋予它们任何含义或叙述时,就是一件很强大的事情。看起来我们的内心叙述常常负责我们的生活,无论好坏,它们通常是我们看世界和看自己的镜头。但是,最终需要做出的还是有意识的选择:我们要接受自己内心叙述的局限性,并要更明智地使用它来导航我们内部和外部的世界。参考资料
[1]How to Calm the Anxious Brain. (2019, September 25). Retrieved from https://moretothat.com/how-to-calm-the-anxious-brain/.
[2]Vsauce. YouTube, February 8, 201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mI7NnMqwLQ&list=PLZRRxQcaEjA4qyEuYfAMCazlL0vQDkIj2&index=6&t=908s.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