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正气歌》中的“正气”专题研究
学校及班级:
课题组长:
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师:
摘要:《正气歌》中的“正气” 实质是一种精神的化身;是诗人顽强意志和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的信念;是爱国主义的象征.
研究背景:《正气歌》展现了文天祥的大义凛然,忠贞不屈,光明磊落文的气节。揭开历史走进文天祥,通过《正气歌》捕捉历史铁骨铮铮的英雄人物,弘扬正气,为实现我们的理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目的和意义1、追溯历史加深对文天祥认识2、《正气歌》魅力3、以正气歌为代表,发扬正气,继承爱国主义3、学习不畏艰难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时间安排:10月14日:确定主题,小组分工;10月21日:阅读,通译全诗;11月4日:搜集资料,整理材料;11月18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12月2日:形成论文
工具材料:电脑、打印机、相关书籍等。
研究方案: 1、上网查询搜集文天祥人物生平事迹、诗词特点和《正气歌》创作背景2、查阅资料摘抄相关诗词和语句1、解读《正气歌》4、合作探究,小组集中讨论5、整理研究成果,形成报告,制作手抄报。
研究过程:
(一) 准备阶段
小组成员自主阅读,深入解读《正气歌》,,
要求:1、,精读全文,达到背诵。并借助工具通译全文2、利用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搜集文天祥生平和诗词特点
要求:相关内容分别建立文件并保存
(二) 实施阶段
1、 小组汇总资料。包括成员译文、生平、诗词特点、相关摘抄和见解感悟
*译文略
*文天祥简介(包含创作本诗背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诗词特点:慷慨豪迈,大气磅礴;悲壮而充满正气
*七气抵一气:七气”指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一气”:浩然之气也就是正气
*了解十二历史人物典故,总结人物“正气”之所在:1、不惧生死,秉笔直书;2、精忠报国,视死如归;3、历经苦难,威武不屈;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5、不慕名利,清寒自处6、不畏强权,敢于挑战。
2、 小组集中讨论分析资料。对有争议处讨论,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和请教老师原则。组长做好记录
(三) 总结评价阶段
1、 将整个过程中资料进行整理并对研究内容进行提炼,撰写结题报告
2、 做成手抄报,展示成果
小论文
论《正气歌》中的“正气”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爱国诗人,他的诗慷慨豪迈,大气磅礴,往往直抒胸臆,悲壮而充满正气,读其诗即可知其人。解读千古绝唱《正气歌》。领悟和吸收其中的“正气”。通过诗人忠心为国勇赴国难、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来健全我们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诗人的世界里,“正气”实质是一种精神的化身。这精神蕴含了“光明磊落、铁骨铮铮、大公无私、大爱无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充满了浩然正气,所以在他看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只要诗人“正气”在,精神就不会被打倒。正如《正气歌》并序“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也不同,有人看作美好,有人看作邪恶。现实生活中,我们学习《正气歌》树立正气,相信吸引力法则,让世界充满正能量,坚决抵制社会上一些歪风邪气。
“正气”是诗人顽强意志和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的信念。纵观诗人的人生轨迹,都与他心中不变的信念相关。前人树榜样,后人有追求。诗人面对“七气”,的坦然和“鼎镬甘如饴”、“为我安乐国”的乐观。警示我们在实现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怕艰难险阻,坚持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正气”是爱国主义的象征。通过研读我们知道:文天祥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忠贞报国的爱国者。充分体现诗人爱国情怀的诗句如:《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正气歌》中“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前仆后继为了不同时期的“统一”奋不顾身。大一统思想已经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并代代传承。追求统一,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是中国人的精神根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有责任将爱国主义继续传承和发扬。
请君朗读《正气歌》!在慷慨激昂的诗句里,我们一定会吸收更多的“浩然正气”。
体验与反思:
本次研读《正气歌》,深入了解诗人所处的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与诗人创作诗词的联系,及诗词对我们的影响,在感悟诗词魅力的同时,解读了诗人的精神世界。我们诵读《正气歌》,都会有共同的感受。诗词本身的魅力和诗人表达的感情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眼前浮现诗句中描述的画面:牢狱里“七气”、十二位有气节的历史人物和诗人慷慨赴死。在朗读中,体验浩然正气,让我们慷慨激昂、精神焕发、奋发图强。既有知识上的收获,更有精神上的洗礼。我们通过研读集中讨论分析,从中得出诗人“正气”所在,并写了精短小论文,做成手抄报张贴在宣传栏。研读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培养了分工合作、讨论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了古诗词赏析水平和朗诵、演讲能力。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发现了彼此身上的闪光点,做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邓碧清 (注译).《文天祥诗文选译(修订版)》.第1版.凤凰出版社.
2、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第1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3、郭晓晔.《长歌正气(文天祥传)》.作家出版社.2015年2月.
【教师评语】研究过程详实,论文论点突出,论据稍欠缺。
指导教师签字:
组长签字:
小组成员签字:
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