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李密通过《陈情表》想表达什么?
优质回答:
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得先弄明白三个问题:
1,李密是谁?
2,《陈清表》的内容是什么?
3,李密写《陈情表》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所以我将先解决这三个问题入手,再去回答题主的提问。
李密是谁?
说起李密可能大家第一印象是隋朝瓦岗寨的首领那个李密,因为关于隋唐时期的电视剧太多了,导致他的出镜率很高,但是今天说的这个李密却是三国演义中的李密,确切说是三国后期的。李密,又名虔,字令伯,蜀汉西晋间武阳人。父亲去世的早,而母亲又另嫁他是,他由自己祖母刘氏抚养长大成人。他喜欢看《春秋左氏传》,博览多通,机警辩捷。早年曾任蜀汉刘禅手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曾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后仕西晋。他有《陈情表》流传于后世,被传颂为孝道的典范。
《陈情表》的内容是什么?
其实说起《陈情表》,我们可能会想起另外一篇,那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什么都是“表”,而不是其它。因为“表”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专门用来指臣子写给君主的奏章,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和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 。接着我们回到题中,说《陈情表》写了什么。它主要是作者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先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来描述祖母抚育自己的恩德,接着写自己应该必须报养祖母,最后写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及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原因等内容。
李密写《陈情表》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
从上面描述,我们已经弄明白了这三个问题,现在再回答题主的提问:李密通过《陈情表》想表达什么?我认为具体表达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交代自己的家庭背景情况,为后面提出孝敬祖母做好铺垫。
作者自己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的时候,舅舅又逼迫母亲改嫁他人,祖母刘氏就亲自抚养他长大。
第二,表达自己也想为朝廷效力,但是祖母年迈多病需要人照顾。
作者自己曾经被朝廷三次下诏,一次比一次官职大,最后直接任命为太子侍从,而且还被多次催促。他很想为朝廷效力,但是前面我们讲过了作者是由自己祖母一手带大,祖母年迈多病必须有人照顾,实在是走不开。
第三,希望朝廷可以体恤自己的这份孝心,推辞上任的时间。
晋朝以孝治理天下,作者也希望朝廷可以看到自己对抚养自己长大的祖母的孝心,推辞上任的时间,让自己为她送终。然后再入仕,结草衔环来报答朝廷对自己的恩情。
结语:综上所述,李密通过《陈情表》想表达的是自己也想直接出仕为朝廷效力,但是必须侍奉祖母到考,希望朝廷体恤自己的孝心,推辞上任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其他网友回答
李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字上大作文章外,还以巧妙的抒情方式,来打动晋武帝。从文章中可以想见,李密在构思《陈情表》时,有三种交错出现的感情: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其次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刘的孝情。但是当他提笔写文章时,便把这三种感情重新加以整理,经过冷静的回味,压抑了前两种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笔带过,掩入对祖母刘的孝情之中。而对后一种感情则大肆渲染,并且造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从这样一种情境出发,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然后反复强调祖母刘的病:如第一段的“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的“刘病日笃”;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样,李密的孝情就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特殊孝情。
《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如果从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但作者却就此止笔,转而写蒙受国恩而不能上报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去呢?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第三段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并非“有所希冀”,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其他网友回答
李密在《陈情表》里主要以陈述对自己祖母的孝情来打动晋武帝,同时为了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也表达了自己的忠心,主要集中在最后两段,倒数第二段,说明自己的过往经历,同时也拍了拍晋朝的马屁,说自己以往在“伪朝”任职是“不矜名节”之举,也对当朝对他的重用表示隆恩浩荡。最后一段,则暗示了自己以后还是会为新的朝廷效忠的,用来明志的一句就是“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意思是,我年纪还轻,祖母都老的快入土了,所以我给陛下做事的日子还长着呢,并进一步说了“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样的誓言。
其他网友回答
我觉得,就是找理由不接受呗。
皇帝听说李密有才华,想叫他去做官。李密不想去做官。真正的原因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他身份尴尬:他是前朝旧臣。
如果直接拒绝,就有“心怀故主”、不臣服今上的嫌疑,这可是最犯忌的。
所以李密写了这篇《陈情表》,闭口不谈朝政,只委婉曲折、千回百转,诉说祖母刘氏与自己的恩情:“我是奶奶带大的,现在奶奶已经年纪大了,我怎么忍心离开她去做官?”
用私人的感情,代替政治路线的选择,是那个混乱的时代里的一条出路。因为政治是无情的,非友即敌。而感情,是可以超越阶级、阶层、阵营,得到广泛共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