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和赵祯的关系(宋仁宗赵祯的历史地位)

网友提问:

宋仁宗赵祯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优质回答:

说到宋朝,很多人会立刻想到软弱窝囊。但对于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却另有一番评价。他是我国历史为数不多,庙号为“仁”的皇帝。而他的一生,也的的确确阐释了“仁”这个字的含义。

正因为如此,在宋仁宗去世的时候,不仅国内的人非常悲痛,就连一直与宋国敌对的辽国,他们的皇帝也为宋仁宗驾崩而大哭,甚至还为他立了一座衣冠冢。

那么,作为一位以“仁”著称的一代君主,宋仁宗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千辛万苦盼来的小皇子 年少却老成

宋代的皇帝,不知道是不是基因问题,大多会面临子嗣的难题。

宋真宗到了43岁时,迎来了他的第六个皇子,这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只不过刚出生时,他按照辈分排下来,叫赵受益。在赵受益之前,真宗有过5个皇子,但都早夭。

因为子嗣凋零,为了避免储君悬空带来的国本不稳,在皇五子早夭后,真宗甚至把弟弟赵元份的儿子赵允让,接到了皇宫内养,以备以后可以作为自己的孩子。

作为真宗的独子,赵受益被给予了厚望,7岁时在资善堂上学,真宗选派了多名大儒为他讲学;9岁时被确立为皇太子。也是在这时按照宋朝的制度,皇太子要用单字,以区别于其他宗室子,真宗赐名“祯”,赵受益改名为赵祯。

年幼的赵祯,很早就参与到了朝堂政治中。真宗皇帝后期身体常常不豫,后来他干脆下诏,由皇子赵祯在资善堂处理日常事务。虽然这不同于太子监国,一些军国大事还是要通过皇后,但他已经在政治实践中慢慢积累了成为一代明君的本领。

在当时,很多朝堂的士大夫们都给这位年幼的皇子很高的评价,说他虽然年幼却喜愠不形于色,虽贵为太子却非常懂礼仪,克制。在资善堂听政时,更多的时候是静静地听大臣们议论,辅臣参见时也从来都“跪受”。

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的仁宗??

“仁宗”的庙号不是白得的。在赵祯在位期间,大到施政,小到待人,处处都体现了他的“仁爱”。

先来说待人。无论是有才能的士大夫,还是普通的下人,宋仁宗待人都非常地亲和。

有一次宋仁宗在吃饭的时候,吃到了一粒沙子。在皇帝御膳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是要掉脑袋的,最轻的也得挨顿板子,但是宋仁宗却偷偷地吐掉了沙子,还特意告诉身边的宫女太监,不要说出去,要不御厨们肯定会遭难了。可以看到,即便是贵为高高在上的皇帝,仁宗对下人们依旧是非常仁爱的,不仅不会为难他们,甚至会为他们着想。

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仁宗皇帝更是会以礼相待,多几分包容。

在仁宗主政时期,涌现了很多影响我国历史进程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范仲淹、富弼、韩琦、吕夷简、欧阳修、包拯……他们或活跃在仁宗朝,或在此时崭露头角。

嘉佑六年,苏辙参加科举考试,在殿试考试环节,要求针对朝廷政事写策问。谁知苏辙大笔一挥,开始指责朝廷的种种行为,甚至大骂宋仁宗。他说宋仁宗沉迷于美色,只以饮酒作乐为生,指责他对西夏软弱无能。

他洋洋洒洒写了一气,交了卷子,考官看到后大吃一惊,他们以为宋仁宗一定会大怒,不会录取苏辙。但没想到,仁宗却说科举考试就是希望选拔出敢言之士,并认为他的做法没有错。最终,苏辙和苏轼都被录取了。

还有一次,宋仁宗宠爱张贵妃,想要提拔她的亲人,但为官刚正不阿的包拯却带头反对。仁宗靠近包拯,但包拯言辞非常激烈,吐沫星子就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非但没有怪罪他,还接受了他的意见。

不仅如此,赵祯在施政上也尽显“仁爱”。

在《宋史·仁宗本纪》中,记录了很多仁宗的善政,比如减少地方税赋、下诏赈济灾民。每当发生天灾时,仁宗更是会下“罪己诏”,甚至光着脚站在庭院里,向上天谢罪。而且仁宗对待死刑的案子,态度非常慎重,全国判处死刑的案子他都要复合,轻易不会判死刑。

也正是如此,仁宗在位的42年,虽然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并没有创造什么辉煌,但在平淡之中却体现了仁宗的伟大之处。很多时候后人会觉得,这是宋朝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中最好的四十年。

仁也有代价

当然,人无完人,仁宗皇帝亦是如此。

赵祯因为“仁”享受到了很多赞誉,但与此同时他也摆脱不了“仁”带给他的性格短板:缺乏果断。

比如,当西夏发难宋朝边境时,仁宗没有及时作出决断,朝堂上的扯皮,耽误了战机。从宝元元年,一直到康定二年,4年时间里,朝堂大臣们围绕着主战还是主和,争论不休。虽然说着背后,有宋朝“共议”制度带来的弊端,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皇帝缺乏果决,不能拍板。

事实上,在仁宗皇帝主政时期,不只一位大臣上书,希望他“简出睿断”。而且宋仁宗也会因为朝堂大臣们之间的战队,纷争因为担心陷入“朋党”危机,而处处提防,反而丧失了一些果决。

不过,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些时,也不能把问题完全归咎到宋仁宗一个人头上。毕竟宋国是在五代纷争的混乱中建立的,“防范”是宋朝历代国君的主要任务。这种防御性的制度,也让君主在很多时候,势必要有所保留和限制。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 青语清言,专注于分享历史知识。

对于宋仁宗,我觉得他是一个好人,是明君,但不是一个好皇帝。

01 曲折的身世

宋仁宗是北宋九位皇帝中的第四位,是宋真宗赵恒之子,宋英宗赵曙养父,在位四十二年,北宋最长。

《清平乐》中的宋仁宗(王凯饰)

仁宗的出生就非常“精彩”。他是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主角。

相传,宋真宗的皇后死后,李妃和刘妃相继怀孕,为争夺皇位,工于心计的刘妃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替换了李妃生下的儿子,并污蔑李妃生了个妖孽,李妃随即被打入冷宫。刘妃的儿子虽做了太子,但没几年夭折。

多年后,因真宗无子嗣,机缘巧合下,八贤王之子,实为当年被替换的那个孩子登上皇位,成了宋仁宗。后经名臣包拯调查,李妃成功平反,也顺利还朝。

这一故事跌宕起伏,脍炙人口,因此竞相传颂,流传至今。

不过这是假的。

实际上,仁宗确有认母一事,但没这么曲折。

仁宗生母李氏其实只是刘妃的一个宫女,迫于权威,仁宗出生后为刘妃所养,实际又交由杨淑妃具体抚养,亲生母子二人始终没有相认。

直到刘太后(即刘妃)去世后,仁宗才得知真相,一度怀疑生母为刘太后所害,欲治罪刘太后娘家人。后不顾大臣反对,仁宗开棺验尸发现生母完好无损,发现错怪了刘太后,于是亲自到刘太后灵前谢罪,并追谥李氏为庄懿皇太后。

这个事实要比前个故事平淡的多,但事实就是事实。

确实,事实就是事实,但故事,却不一定只能是故事。

题外话扯一下: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固然为假,但在历史上还真有几个皇帝的身世与此类似,至少在曲折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位叫刘询,汉武帝曾孙,巫蛊之祸主角、太子刘据之孙,因祖父牵连入狱,经大赦流落民间,饱尝辛酸,竟机缘巧合荣登大位,成为汉宣帝。

一位叫朱佑樘,明朝宪宗之子,当时的后宫为万贵妃专权控制,为争皇位,其他妃嫔生下的皇子皆被其害死。唯独他得太监、婢女护佑未死,并由废后吴氏秘密抚养成人,最终与父相认,登基为明孝宗。

这些传奇身世,也铸就了他们传奇的一生。今日不细说,日后详谈。

宋仁宗的身世没有汉宣帝、明孝宗悲惨,但也颇为复杂,这在古代帝王中也不算多见。

有这样童年经历的人,长大后要么懂得宽厚仁慈,感恩他人,要么变得丧心病狂,报复社会。所幸,以上三人都是前者。

宋仁宗画像

02 他是一个好人

宋仁宗给后人最大的印象,莫过于宽仁二字,其程度,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

记得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很喜欢把评价正面的皇帝分为好人、好皇帝、既是好人又是好皇帝。在他看来,人是基本属性,皇帝是职业,好皇帝不一定是好人,好人不一定是好皇帝。

那仁宗,我认为是个好人。

仁宗的品格很高尚,在古代帝王中,属于出类拔萃者。他不为富贵所迷惑,亦不为权力所迷失,一如他的庙号“仁宗”一样,终其一生,都践行着“仁”字。

仁宗孝顺,如前文所说,得知身世真相后,他仍善待揭发的杨淑妃,百般孝顺;对害他母子分离的刘太后也不追究,还对刘后娘家人更加恩宠;刘、李二人也都被追谥为太后,并建庙供奉。这大概也是以德报怨的典范了。

仁宗心慈,一次外出时口渴难耐,但发现随行太监未带水壶,因担心说了之后他们会受责罚,仁宗便一直忍着。还有一次,仁宗吃饭吃出一粒沙子,赶忙招呼宫女不要说出来,怕下人因此被杀头。

仁宗节俭,所用床褥寝具早已褪色,久不更换。

仁宗律己,夜间饥饿或嘴馋时能控制食欲,不愿为了搜集食材而扰民,为了做菜而养成日日宰杀的习惯。

仁宗宽仁,恪守“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虚心纳谏,即便被臣子喷了一脸唾沫,也能坦然接受,堪称典范。

仁宗时期有一种名为“风闻言事”的监察制度,即允许官员凭借“道听途说”对皇帝进行规劝甚至批评,给了官员很大的话语权,也屡屡让仁宗难堪。

比如,开封府尹王素听闻有人给仁宗进献了几个美女,未经调查核实便要求仁宗远离女色,仁宗虽不舍,还是把美女送出了宫;

再比如,苏轼的弟弟苏辙在科举答卷上写下,曾听闻仁宗不问民间疾苦,只知道纸醉金迷,仁宗也一笑而过,还赞赏苏辙敢言。

正是因为仁宗知人善任,广开言路,愿意给更多有真才实干、有理想抱负的文人学士施展的机会,因此仁宗一朝散发出了超越古今的璀璨光辉。

比如,唐宋八大家中除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外,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等其余六人,全部活跃在仁宗时期;

活跃在官场的,有与王安石死磕多年、著有《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以天下为己任、为改革呕心沥血的范仲淹,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韩琦,一代青天包拯;

而晏殊、柳永等一大批名士,又把属于诗末的宋词推上了古代文学的一个翘楚地位……

真是群星荟萃,英才云集,君子满朝!

仁宗逝世时,举国哀痛,京师开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洛阳焚纸漫天,“天日无光”;连远在北方的辽道宗也失声痛哭,感叹于四十二年两国无兵,并为仁宗建了衣冠冢,受辽国后世皇帝敬重。

做好一件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

宽仁待人不难,难的是宽仁一辈子。

宋仁宗的一生,对得起这个“仁”字。

他是一个好人。

03 他不是一个好皇帝

其实很难去定义好皇帝坏皇帝,但因为是剥离了人这一基本属性,仅从职业的角度去评判,所以好在有个业绩可以作为评价标准。

仁宗是个好人,但从执政四十二年政绩来看,我个人并不认为他算一个好皇帝。

仁宗时期社会经济发达,在位期间人口增加300多万户,四大发明中有三个得到了应用,交子的出现激发了社会活力,北宋上下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并达到了本朝巅峰,史称“仁宗盛治”。

画中的仁宗盛治

不过,但凡在位几十年的皇帝,一般都会有一些明显的成就,或多或少能干出几件大事,像汉武帝、明万历帝、明嘉靖帝、清康熙乾隆二帝等等。

可是在四十二年的超长待机时间内,仁宗朝能否举出几个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壮举?好像印象很模糊,一下子举不出来。

是的,这是一段很平淡的时期,没什么存在感。

仁宗并没有什么创新出彩的行动,就这么安安稳稳过日子,说平庸也不为过。

而所谓的盛世,其实更多归功于那批堪称顶级配置的官员,仁宗就是放手让他们去干,自己统而不治,也不折腾,北宋按着惯性,正常情况下总能稳步向前,达到一个巅峰。

仁宗远没有发挥出如唐太宗之于贞观之治的作用,倒有点君主立宪制的味道。

而我更想说的是,在这盛世之下,其实暗流涌动,隐藏着极其致命的危机。

北宋亡国的征兆,已然显现。

有一只吸血虫,自这个王朝出生之日起就阴魂不散,一点一点吸食着帝国的精华。仁宗朝,亦如此,而且更加恶劣。

这只吸血虫,名叫“三冗”问题。

“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费。

首先,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兵变上台,因此北宋皇室极其重视削弱制约官员,采取一职多官的办法防止权臣出现、历史再现,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同时为笼络官员、巩固统治,允许官员亲属当官的“恩荫制”流行,每届科举的取仕人数远多于历代(明清共录进士5万余,两宋竟达11万),由此形成了极其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造成“冗官”。

仁宗时期,官员进一步激增,高峰时竟达4.8万余人,是其父真宗时期近五倍,与太祖赵匡胤建国时期三四千人相比更是天差地别。再加上还有数倍于官的吏(有人估计不下40万),行政编制泛滥程度令人咂舌。

其次,北宋没有燕云十六州和长城这些战略支撑点,都城汴梁又无险可守,因此北宋整体军事战略采取防守型。而常年的抑武政策,又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因此北宋只能募集大量士兵,以数量优势弥补质量不足,由此造成了“冗兵”。

仁宗时期,在辽的强大压力下,在西夏新增的军事威胁下,庆历年间,北宋军队达125.9万之巨,是太祖建国时期的6倍。养的人能干事倒也算了,关键是军队还极度虚弱,接连有西夏独立和交趾(附属国,今越南)攻宋,关键时刻军队屡屡掉链子,令人痛惜。

宋辽夏局势(宋徽宗时期,示意)

然后,为了养活臃肿低效的官僚机构与庞大虚弱的军队,每年的费用达到了天文数字,这就是“冗费”。

仁宗的父亲真宗时期财政即已暴露出赤字问题,家业传到仁宗手里进一步恶化。有学者据《宋史·食货志》考证,仁宗时期年财政收入在6000万贯以上,但平均赤字就有300万贯。看似富裕的北宋,实则“积贫”。

再从外部来看,西夏的彻底独立,仁宗难辞其咎。接下来连绵的宋夏战争,仁宗拥有五六千万人口和几十年积蓄,竟三战三败于刚刚独立、只有几十万人的西夏,仁宗颜面扫地。

随后和约规定的岁币,和辽趁火打劫要求增加的岁币,以及为防范外患募集的大量士兵,又往北宋“积弱”的肩膀上加了重担。

“三冗”、宋夏战争、岁币,最终的恶果都落到了百姓头上。所谓的“盛治”之下,是疯狂的土地兼并、苛捐杂税、物价飞涨,是百姓的苦不堪言,忍无可忍。

据《北宋仁宗朝变乱研究》考证,北宋一朝167年,共发生民变142起,平均每年0.85起,而仁宗在位的42年间就有60起,平均每年1.43起,达到一个高潮。

危机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还是只会随波逐流。

仁宗面临的已是亡国的危机,固然有历史遗留原因,不能全怪罪于他,但他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其实还有挽回的余地。

仁宗也看清了形势,知道这样下去大家都要跟着遭殃,于是他很自然地想要改变。

改变的途径就是变法。

但可惜的是,他没有转“危”为“机”,白白浪费了一个可以改变北宋命运的机会。

说到变法,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宋神宗年间的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这次变法大刀阔斧、轰轰烈烈,虽然几经坎坷,最终失败,但充分体现出了当政者的担当与魄力。

而实际上,变法并非神宗首创,北宋的第一次变法尝试,恰恰是在仁宗一朝,这场变法在庆历年间,史称“庆历新政”。

这一场改革由范仲淹主导,欧阳修等人参与,以整顿吏治为中心,出台十项举措,意在裁撤冗官、减少支出、提高效率。

心怀天下的范仲淹

这场改革直击“三冗”问题,思路正确,措施也不激进,凭借范、欧等人的才华,只要坚持,定能出成效。

问题就出在坚持二字。

由于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改革受阻。仁宗没有坚持住,马上选择妥协退缩,新政仅仅实行了一年四个月,范仲淹等改革派就全部被排挤出朝廷,变法彻底失败。

一年四个月,改革刚起了个头,就戛然而止。

想想看他孙子(实为养子之子)神宗皇帝,顶着多大的压力毅然推行改革,即使孤身一人也不放弃,到死方休;他曾孙(实为养子之孙)哲宗皇帝,即使父亲的改革被保守派肆意践踏,也隐忍多年不忘父亲遗志,亲政之后毅然重启改革。

而仁宗,一遇到一点挫折就赶忙放弃,如此薄弱的意志和迅速变化的态度,像极了新手初入股市时追涨杀跌的样子。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雄才大略相比,他相去甚远。

被寄予厚望、可以挽救北宋的改革就这么草草收场,真的令人惋惜。仁宗失去的,或者说北宋失去的,是重症早期宝贵的治疗机会,即使神宗、哲宗锐意进取,终究已是回天乏术。最终在徽宗的折腾下,北宋以最屈辱的方式收场。

回过头来再细想一下,所谓的“盛治”之名,正是沐浴仁宗“恩泽”、享受“皇恩浩荡”的官员给的,更确切的说是反对后来的神宗改革,以标榜仁宗来劝谏神宗的保守派官员给的。这样的赞美,不应该打个问号吗?

总体上来说,仁宗是一个守成的君主,按部就班,得过且过,凭借惯性达到了巅峰。面对诸多遗留问题,没有解决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更没有魄力和实力,无法充分发挥好能臣干将的作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问题隐患愈发突出,北宋盛极而衰。

如果不是因为仁宗的仁德所散发的人格魅力,单论文治武功,他真的很难让人留下什么印象。

正如某网友的评价所言:“仁宗有人皇之德,而无人皇之才”。

仁宗并不算一个好皇帝。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