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秦始皇长子为什么被称为“公子扶苏”?
优质回答: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君之子不管嫡出还是庶子皆称公子,乃对宗室子弟的尊称,如公子重耳,公子小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就是韩国公子,嬴政原先也称公子政,被立为嫡子(太子)后才称王子政。始皇帝喜欢创新,除了不立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扶苏虽为长子,且很多迹象表明很可能就是指定继承人,但始皇帝一直没有立太子,所以依惯例仍称“公子”。
其他网友回答
秦朝统一六国之前,诸侯国的儿子都被称为公子,女儿被称为女公子。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皇帝的接班人被称为太子,皇帝的其他儿子则被封为王,女儿被称为公主。
因为公子扶苏出生的时候,秦王嬴政还没有统一六国,因此沿用的是先秦的说法,就成了公子扶苏。
这种说法沿用的是周朝的礼仪,《仪礼 丧服》中是这样规定的:诸侯之子称公子。相对应的就是诸侯王的孙子被称为公孙,再到后来就变成了一个姓。前些年有一个姓罗的网红因为说了一些大话,被人戏称为公孙,在这里则赋予了另外的含义。
扶苏的出生时间不详,在电视剧《大秦赋》中设定的时间是秦王嬴政亲政前。因为扶苏是秦王嬴政的第一个儿子,当时秦王嬴政欣喜若狂,就决定为自己的儿子取一个好名字。
秦王嬴政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起了很多名字都不满意。最后他找出了《诗经》,看到《山有扶苏》的这首诗的时候,秦王嬴政非常兴奋,就为自己的儿子取了扶苏这个名字。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这首诗的寓意非常好,山有扶苏就是指山上有枝叶茂盛的扶苏,山有桥松指的是山上有挺拔的松树。
秦王嬴政给自己的大儿子取名扶苏,就是希望自己将来儿孙满堂,家族繁荣昌盛。当然在这里面也寄托了他对扶苏很高的期望,也表达了对他的爱意。
秦王嬴政确实实现了他的第一个目标,那就是儿孙满堂。秦王嬴政一共有三十三个子女,二十三个公子,10个女公子。
但公子扶苏的命运却并没有像秦王嬴政在刚出生时寄托的期望那么好,并没有像山上的树木那样长寿。在秦始皇死后,公子扶苏被迫自杀。
其他网友回答
《仪礼·丧服》记载:诸侯之子叫做公子,另外,诸侯的孙子叫公孙,所以先秦看到公子某某,公孙某某,那说明是诸侯王的直系后代,公子另外还用于一些封君的称呼,比如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
不过,这都是后人的叫法,先秦时期都称他们为君,而不会称公子的。公子一般特指是某个诸侯王的儿子,比如齐桓公就是公子小白,公子有个哥哥叫做公子纠。
那为什么叫公子扶苏呢,因为扶苏是秦始皇的儿子,而且还是长子,那么为什么秦始皇的长子会叫做扶苏呢?
扶苏这个名字很有可能来自于《诗经》里的《国风·郑风·山有扶苏》,扶苏形容树木长得枝叶茂盛,扶苏毕竟是秦始皇的长子,秦始皇自然对长子扶苏寄以厚望,所以就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另外秦二世叫胡亥,个人对于这个名字的解读是这样的,胡亥的生母可能是戎狄之人,也就是胡人,亥的意思是亥时,晚上九点至十一点,这样的名字还有类似的,比如芈月的情夫叫魏丑夫,那么这里面的丑指的是就是丑时,指的是凌晨一点至三点。
另外,我们要指出的是扶苏与胡亥都是名字,而他们都是嬴姓赵氏,他们完整的叫法应该是赵扶苏,赵胡亥,就像秦始皇的叫法是赵政,或者赵正,因为秦始皇正月出生,而不是嬴扶苏,嬴胡亥,嬴政,因为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
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姜子牙是姜姓吕氏,他应该叫吕尚,或者是吕望,而屈原是芈姓屈氏,熊氏是楚国国君的氏,屈,景,昭是芈姓三大氏,熊氏也是芈姓。
有些人对扶苏有一些误解,认为扶苏只是仁厚,甚至说性格上面有些软弱,但是《史记》记载,扶苏是“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也就是说扶苏的性格是刚强坚毅,威武勇猛,也就是有这样性格的扶苏,才会一直劝谏秦始皇。
而为什么扶苏面对着皇帝的假诏就要自尽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并不知道秦始皇已死,而秦始皇的威严不是扶苏所能抵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