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试经常粗心怎么办?(孩子每次都考不好成绩粗心大意怎么办)

网友提问:

孩子平时都会,就考试考不好,老是粗心大意怎么办?

优质回答:

在知识方面,要进一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多做多练。在考试技巧方面,平时多加强知识的练习,考试中审题要慢,做题要快,养成检查试卷的良好习惯。在习惯方面,培养孩子做事有耐心、细心、恒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能力方面,多加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升孩子的定力。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才是知识掌握。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我是小溪泛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平时写作业貌似都会,可一到考试考不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家长朋友会把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结于孩子的粗心大意。的确不能排除粗心大意这个可能,但它绝对不是问题的根源。

因为孩子不可能平时都很细心,一到考试就粗心。我们见过不少孩子,平时学习很认真仔细,考试基本上也都是名列前茅。但是偶尔一次考试也会有马虎大意的时候。比如说,她会把某个词语前后两个字颠倒过来;写拼音的时候会漏掉声调等。我觉得,这种才是真的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的失分。

所以,粗心大意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第一、孩子本身根本没有学扎实,基础不是很牢固,对有些学过的东西一知半解,所以考试的时候,很多题都不会做。

根据我的经验,基本上孩子们每天的家庭作业,都是对当天所学内容的巩固。因为刚学完,新鲜感还在,加上有家长在一边辅导,大多数孩子做起作业来肯定是不费劲的,另外一小部分不会做的,肯定是上课没听讲。所以,在家长们看来,自己的孩子就是学会了。

但是,每天都要学习新知识,如果孩子不能做到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那么,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这就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人体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规律。这样一来,孩子实际上掌握到的知识点就很薄弱。考试的时候,当然就会有很多不会的。

第二、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没有动脑思考的习惯。

大多数家庭里,孩子平写作业的时候,都有家长在旁边辅导。有的家长甚至还会逐题讲解,孩子根本用不着自己动脑子,只要跟着家长的思路,写上答案就是了。

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遇到难题就喊爹喊娘,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所以考试的时候,稍微难一点的题就不会了。

第三,由于来自于家长的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孩子对考试产生焦虑情绪,这种情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考试发挥失常。

每个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所以往往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比如,有的家长会经常对孩子说“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可一定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我的付出”之类的话。

也许家长只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激励孩子上进。但孩子却可能认为,如果我不好好学习,考不了高分,就有罪恶感,会让爸妈失望……

因此,尽管平时都很努力地学习,可一到考试之前就会开始紧张、焦虑。心里总是觉得自己好像还有很多不会的,对自己没信心。考试过程中,思维混乱,越紧张就越容易出错。

既然粗心大意不是根本原因,那么,只是简单地要求孩子细心做题就远远不够。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提供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粗心大意,可以通过一些有意识的注意力训练,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使他逐渐变得细心起来。比如经典的“萝卜蹲”“找不同”等。

如果基础不好,就需要制定一个适合孩子年龄和能力的计划,逐步把基础补起来。从题主的照片给看出来,这是一个低年级孩子。那么语文可以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复习基本的字词,写几道句子练习题,定期练习看图写话等。数学可以有家长把以前的知识点再过一遍,每天做几道相应的练习题巩固一下。

如果学习习惯不好,那就要趁孩子还小,重视习惯的培养。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自己主动思考。

如果孩子是因为压力过大,害怕考试,才每次都考不好,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思想观念,多给孩子关心和鼓励,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并且教会孩子一些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适当的压力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太大的压力却是他成长的阻力。

总之,无论孩子是因为什么考不好,我们都要先找出根本原因,再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改正。从培养习惯和巩固基础开始,这都需要时间和耐心。

作为老师和妈妈,我深感养育孩子的不容易。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其他网友回答

平时都会,考试粗心大意,考不出好成绩,这是一个很常见,也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头疼的事情。

仔细分析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考完试感觉自己都做的不错,试卷改完发下来一看,这里错点儿,那里错点儿,分数和预期差距很大。

这样的孩子,眼高手低,做题不够认真仔细,要么审题不准,比如英语判断题,明明让写T、F,全部写成对、错号,导致本来该得的分全部丢掉;要么考虑不周全,单词会写,但是应该写“pencils”,写成了“pencil ”,少一个字母,一分不得,前功尽弃;要么不会举一反三,不懂灵活变通,学的太死板了。

情况二:试卷刚刚交上,就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就是做试卷的时候想不起来,做不对,前后判若两人。

这样的孩子心理素质差,抗压能力低,考试时心里压力大,一考试就手脚冒汗,紧张焦虑,影响了正常发挥,考懵圈了。

情况三:平时都理解,感觉自己都掌握了,没什么可看可学的,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复习准备,匆忙应考,心里没谱,考的很差。

这样的孩子,自律性差,学习没有计划,比较懒散随意,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了成绩忽高忽低,不能稳定发挥。

情况四:嘴里面说什么都会,报喜不报忧,实际上并非如此,家长不了解情况,以为孩子学的很好,考试成绩出来,肯定露馅,只能归罪于“粗心大意”。

这样的孩子貌似学霸,实际上很差,家长被蒙蔽,“粗心大意”背了黑锅。其实是家长对孩子缺乏了解和交流沟通,亲子关系很差,家长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孩子纠正,一旦发现孩子学习很差,为时已晚,很难弥补!

所以,孩子成绩不好,不能简单的用一句“粗心大意”就敷衍了事,一定要帮助孩子分析是哪一种情况造成的,深究背后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当然,想要改变这种种窘况,也有秘诀,那就是:

习惯养成很重要,

亲子陪伴不可少;

认真细心加用心,

触类旁通最开心!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拥有:远大的志向,坚毅的品格,健康的身心。学习好,生活好,开心快乐的走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其他网友回答

平时都会,考试考不好的原因有三种:一是恐惧考试,这样的孩子多半好胜心强,性格执拗爱钻牛角尖,把考试看得太重导致的。二是性格偏自负,对自己认知过于自信,所以考试的时候在简单题上容易栽跟头,这种性格的孩子最常见的分数曲线是像过山车一样。三是孩子心思基本没在学习上,孩子本身很聪明,这种孩子和第一种孩子的情况刚好相反,第一种孩子是在学习上用力过猛。

所以,我们看到,孩子学习成绩的背后都是他们的性格、行为习惯在起作用,什么样性格的孩子他们的学习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就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而且常人的性格都有所“偏”,比如第一种情况的孩子性格执拗追求完美不知足爱钻牛角尖,这是一偏。第二种情况的孩子性格自负,自我认知太过自信,这也是一偏。第三种孩子心无“正事”,玩心太重,这更是一偏。

因此,孩子的学习背后是性格在作怪,如果我们只是就表象而解决表象问题,问题只能越解决越多。现在的大部分家长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孩子成绩不好就使劲儿的补课,认为是孩子知识没学扎实,其实不然,知识确实没学扎实,但背后是因为什么没学扎实才是最关键的,只有在化解这背后的关键的同时再给孩子传授知识谈补课,才能事半功倍。否则,现在为什么很多孩子补课是补了,但是成绩不见涨,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值得一提的是,化解成绩不好的背后原因是提升孩子的“心力”,知识提升是提升孩子的“智力”,只有“心力”和“智力”同时作用,孩子才能激发出学习的内驱力,一旦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出来,学习这件事儿根本不需要家长操心上火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总是习惯把失败归结于“粗心大意”,可是事实上并非总是如此。我以前读小学、初中的时候也是这样平时考试都是班里前三,一到小升初、中考就考不好。

我后来思索了一下,总结了下原因,高中、大学考试就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1.平时小考都是老师出的卷子,这些题目都是作业本上来的,所以考高分比较容易。大型考试一般不会从作业本上出都是各地的试卷,所以会发现考的没有平时好,因此我采用题海战术来应对。

2.读题能力比较弱,像是数学,很多时候就是文字游戏,把题目读懂了,公式背了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平日里都有书、同学老师可以问,考试的时候就不能不会就问,所以不好,我采用错题本,把不会的归类进行背诵。

3.考试氛围引发的。耶基斯多德森的动机强度和效率管子表明,动机超过一定的读,效果反而更差。为此考前心态一定要平稳,不能太慌张也不能太悠闲。平日里可以采用模拟考试来磨练心智。

我是@孩子王说教育 关注我,给你更多力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