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莲 幽 梦 书 苑
文字,煮墨,与你邂逅
关注
那些年,我家的端午
作者 | 蒙进益
朗诵 |闲云
编辑 | 黑丫
那些年,儿时里,岁月峥嵘,家贫物穷,不堪回首。但记忆中,那些年的端午、中秋、春节三个传统节日,却始终让人难以忘怀,至今仍魂牵梦萦,特别是端午节家乡的一幕幕总是时常浮现在眼前。母亲的粽子更是令我向往,让我口馋。那些年,无论是集体生产还是田土下放,无论是风调雨顺还是灾荒年成,即便平时饿肚皮,也要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我家端午节也必须要包粽子。
说起我家的粽子,那真的还很有特色,老家大院中的叔叔婶婶们没有一人不称赞:得体的个头,秀色的外观,挺立的三角,白白的米团透露出淡淡的绿色,那真的叫秀色可餐,见物口馋。说到粽子自然就想起了母亲包粽子的技巧,至今还记得几招皮毛:一,糯米的选料,由于那时的糯米都是自种的传统谷种,因此质优糯性强,选料,主要是选那些大且较一致的米粒,碾好的糯米(五六十年代农村主要用碾子碾米),母亲总要用筛子筛几次,筛下的碎米都不用(碎米包的粽子口感差,且满口钻),一般五月初二三就要将糯米装在大缸里用温水泡着。二,包叶的选择,家乡包粽子主要有三种叶子,斑竹壳,蓼叶,芦竹业。斑竹壳包的粽子块头大,但色泽差(黄色),蓼叶短小,包出的粽子体小且费时,芦竹叶最佳,可根据主人的技巧包出大小不同的粽子,特别是粽团的颜色好看。母亲包粽全用芦竹叶,为此,父亲还专门在自留地上种下了几大笼芦竹。三,芦竹叶的选用,即便都用芦竹叶,不同的人包出的粽子差别也还是很大的,并不是都能达到那种体态优美,秀色可餐的效果。芦竹叶的选用也还是很讲究的,叶子过老,粽子就少了一些清香;叶子过嫩,包出的粽子那三个角就挺不起,外观不美;叶子存放过久,包出的粽子就没了清香味。
因此,母亲很注重竹叶的采取,每年四月中下旬,母亲天天下午都要从自家的地里采回一摞芦竹叶。到了初四(五月)上午,就要把这些叶片放在锅里烧火撩水,这是芦竹叶使用的最后一关,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否则,前面的一切都白费,因为火候过久,叶片就会变得太软,难以让包出的粽子成型,且清香尽失;火候不够,叶片在包装挤压中容易破碎,粽子在煮时米粒外泄,粽形难看。一切就绪,初四下午就成了母亲的专利:包粽子。虽然,院子里的家庭主妇也经常来看着、学着,但她们包出的粽子外来人一眼就能区别。当然,父亲也没闲着,忙里忙外,担水、找菜(准备节日中午)、劈柴。晚上,母亲一人就守在灶前不时加水、添柴。
端午节这天一大早起床,父亲就在门前挂上了菖蒲、艾叶,并且扯回了一大篓草药,用于晚上熬水洗澡(据说,这天百草都是药,熬水洗澡后可以不生疮)。吃过粽子,穿上新衣,我就和院里的玩伴及大哥哥大姐姐们一道去十里开外的嘉陵江边看龙舟,父母仍在家里忙碌准备中午或迎接客人。
那些年,地处嘉陵江畔的中心古镇(当时是区级行政机构),端午节这天,也的确热闹非凡,年年都要划龙舟(那时我们这儿划龙舟的特点时:抢鸭子。主办方一大早就要给鸭子喂用酒浸泡过的食物,这样,鸭子就会更野性,更活跃。活动开始时,指挥船上不时抛下成百上千的特别兴奋的鸭子,龙舟上的水手跳在江中去争抢鸭子,岸上的观众呐喊助威,锣鼓喧天。整个嘉陵江段人鸭共舞,山呼海啸。直到放出的鸭子抢完为止,有时三四个钟头,哪支龙舟抢到的鸭子最多,冠军就归谁。当然,这既考验水手的体力和水性,也考验舵手的驾驭应变能力)。人们十里八乡甚至几十里路一大早赶来(都是步行),穿着新衣新裤(也不过是三四角钱一尺的蓝布或花布)。
东门外那一大片河滩和对面天印山下遍地都是人海。小孩有的光臂赤脚在人群中东躲西藏、上蹿下跳,没有大人担心、操心,那真的是穷且快乐着。
看完龙舟回家,中午见到桌上那香喷喷的腊肉和难得一见的白米饭(平时有菜稀饭吃就算是比较富裕的了),那真的犹如狼吞虎咽,哪管有没有客人,恨不得吃了一顿管几天。
午饭后,又忙着和同伴们一道去玩耍。由于老家是一个大院子,地处丘陵,小山多,石洞多,树木多,因此,玩伴也多。一个下午,不是捉迷藏就是躲猫猫,或者上树掏鸟窝,田间地头,屋前屋后,树上洞中到处都是脚印。直到大人找来回家吃晚饭为止。
这时的小伙伴们一个个脸花手黑,新衣新裤再也看不到布眼子(父母的话),有些还被石头磨破被树枝挂烂了。一年中,我们也只有这样的几天能够肆无忌惮放纵的玩,因为我们都知道在这样的节日里大人忌讳小孩哭闹,即便做错了事也充其量被父母说几句,我们哪里知道新衣新裤烂了父母的心在淌血(一年到头,父母起早摸黑、省吃俭用能给我们缝上一二套新衣也是不容易的)。
儿时的端午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深深的铭刻在了我们的心坎上。如今,那种穷并快乐着的日子早已离我们远去。岁月静好,我们但愿未来越来越好,孩子们富并快乐的成长!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简介:
蒙进益,四川武胜人,县化学、诗词学会、文艺评论家协会、广安市诗词学会、广安川东革命历史研究会、四川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论著被《中华书库》《陕西教育》收藏发表。文学作品常在《巴蜀文苑》《静豪文苑》《长江文艺新刊》《诗词长城》《北方诗林》《静莲幽梦书苑》《雅格诗韵》《远方诗刊》等平台播发,颇受海内外读者关注。
主播简介:
闲云,喜欢文字,喜欢诵读,喜欢旅游,喜欢一个人在静夜里看书,听歌,诵诗,常常被书中的文字感动着,温暖着,也希望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真善美,与朋友们分享诵读时的温暖与快乐!
@他的回忆
向上滑动阅览
精英团队
总 编:残莲幽梦
顾 问:陈昌松 云帆
指导老师:鸣燕衔春
点评老师:吴老满
播 音:草原 小桥流水 楚楚 黛茜
安然 一剪寒梅 白云 闲云
主 编:黑丫
审 稿:笑对人生
校 对:独钓寒江风
群 管 理:蒲永强
宣傳部長:马英 天雪沉香 杨嘉靖
投稿須知
1
投稿务必同时发作品、作者介绍、作者照片(生活照)。
2
投稿发邮箱作品优先采用,一稿多投者不采用。
3
赞赏费分红说明:平台提取赞赏的百分之四十作为平台运营,其余的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不发放稿费。如有朗诵、点评的作品赞赏费与作者各自平分,赞赏低于十元不发放稿费。(平台自作者推文后半個月发放稿费。赞赏透明。超过七天的后续稿费由于无法统计,发放后产生的赞赏将不再返给作者。敬请作者见谅。)
4
投稿题材不限,传递正能量的诗歌、散文、小说、评论、优先采用。
5
本刊审稿周期为十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
6
投稿作品拒绝抄袭,如投稿作品系抄袭侵犯他人权益者,所有责任由作者承担。
投稿邮箱:
1229017356@qq.com
联系微信:
qq1229017356
注:
请投稿作者加主编微信号以便发放稿费。
原創不易,隨意打賞!
识别二维码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打赏,请留言备注作者名字和文章标题,感谢支持。
不备注清楚的話,我可當打賞給我的啦!那小女子在此要多多謝謝你啦!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