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郁氏文化】可爱的柴灶
作者||张垣
近日返回故里,走进百年老屋,猛见墙角的柴灶倒塌了,望着满地的断砖,心里一阵痛楚,当年那可爱的老柴灶又跃然眼前。
想当年,这副柴灶是老屋里唯一的艺术品。虽然它与千家万户的农家两眼灶大同小异,但灶画却别具一格。灶山是鸣凤朝阳,灶体一南一北分別是鲤鱼跳龙门和荷塘并蒂莲,寄托着父母亲的美好期望。进灶口的那狭长的灶墙上的图画,见一个头戴草帽的农夫,顶着骄阳在锄草,汗水一滴滴往下掉,旁边写上“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是父亲亲自设计请灶画师傅画上的。记得我刚懂事时,有点文化的父亲引导我看图识字,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唐诗,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知识,使我从小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这副柴灶给我们带来了几多温馨。农历大年初一,我们穿上新衣,第一件事就是举行祭灶神仪式,灶台上大红蜡烛的光耀映照着灶神像,父亲带我们念“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然后一个个向灶神虔诚磕头,年年如此。当年物资贫乏,年初一吃到白米饭,正月半元宵节吃的米卷团,立夏日子吃的煮鸡蛋,端阳节吃的赤豆粽子,中秋节吃的高粱圆子,重阳节吃的糕,我们生日时吃的面条馄饨等佳肴,都是这副柴灶产生的。而平时的一日三餐,哪怕是粗茶淡饭,都有柴灶的功劳呀!
我与柴灶有特殊的感情。小学初中阶段,我是走读生,每天早晨要赶五里多路去上学,为了不迟到,我主动承担了每天烧早饭的任务。那个时代吃粮要计划,我在父母的指导下,也与计划用粮挂钩起来。早饭都是煮粥的,一家七口人的早饭要煮一大锅粥,打多少水,搂多少麦粞或玉米粞,都要有计划性。如果有山芋等加入,麦粞玉米粞相对减少。为了节约战斗的早晨时间,我往往在晚上睡前打理好第二天早饭的食材,比如山芋洗净切片,麦粞或者玉米粞量好,锅里的水也打好,一早醒来披起衣服就奔灶口点火续柴烧锅,边烧火边扣钮扣。水一烧开就把麦粞或玉米粞撒进锅内,文火烧一下,再焖一会,趁此空档刷牙洗脸,接着就盛一大碗粥,自己动手煮的粥,就着咸菜酱瓜喝下格外香。忙而不乱,柴灶培养了我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
美丽的柴灶还带给我美妙的吃物。想当初物资极贫乏,正在长身体的我在灶膛柴火的余烬中放几个山芋、芋艿,或者一边烧火,一边在铁条上插一个玉米棒在火上烤,这些被称为炮山芋、炮芋艿、炮玉米的吃物,香喷喷甜津津,大快朵颐,百吃不厌。上世纪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我因病休学两年,父母亲操尽了心,他们想方设法搞到了几斤米,用墩罐放在灶膛里墩米饭给我吃,我吃一次米饭感动一次,可爱的柴灶呀,你带给我几多温馨,也传达了天高地厚的父恩母爱!
后来我们五兄弟姐妹成家立业,父母守在老屋,陪着柴灶笃悠悠过日子,一旦我们回家,父母就让柴灶作奉献,鲜咪咪的盐齑豆板汤,软酥酥的青蚕豆,香喷喷的煮花生,甜津津的南瓜粥,有咬嚼的咸瓜炒洋扁豆,辣乎乎的辣椒酱,脆生生的油豆板,四季的农家菜搬上桌,有滋有味,可口可乐,堪与城里大饭店的美味佳肴相提并论。
有老人守住的屋才叫家,有父母派用场的柴灶才有温馨,然而父母走了,老屋空荡荡了,柴灶也倒了,只有美好的记忆仍挥之不去,永远铭刻心中。
作者简介:张垣,江苏省海门天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海门市8,9,10届政协委员,1985年创办补天戏曲社,35年如一日主编社刊《补天戏苑》,该报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优秀报刊,已出千期,同时推出《戏苑女娲乐补天》《戏海拾贝勤补天》《美善天地》等五册戏曲校本读物,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接纳。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郁松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郁金波郁宁生
《郁氏文化》投稿须知和赞赏分配
?投稿作品要求为原创首发,体裁内容不限,300字以上;
?投稿者提供100字以内个人简介、近照一张和联系方式;
?作品推出后,赞赏的60%归属作者,赞赏分成按季发放。
?投稿邮箱:yzf1940@163.com
?投稿微信:13681060655(郁先生)15710169010(范先生)
?原创作品,转载须提前在平台备案.
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微刊平台
版设:匪石 责编:yes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