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农村俗语“穷不过三辈,富不过三代”什么意思?现在社会还能用吗?
优质回答:
这是人生格言警句,告诫人们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变化。穷则思变,穷人孩子早当家。富则生奢,富家子弟立事晚。但穷人的孩子不一定都争气,富人的孩子也不一定都败家。因此人人都有希望,人人都有危机感。这个道理现在仍然适用,激励人们胜不骄败不馁,奋发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他网友回答
一些人自我安慰的话,就不要当真了好吧!
不说国外了,你看我国古代,那些几百年的贵族,比比皆是,一千年的贵族,也有不少,需要举例吗?
查查魏晋南北朝的五姓七望、江东的顾陆朱张,魏晋的王谢袁萧、
看看唐朝宰相的姓氏、崔氏、韦氏、裴氏、萧氏数数有多少?
杨修家族的弘农杨氏,从西汉开国的杨喜(杀项羽的那个),到东汉杨震、杨彪、杨修、再到杨坚、再到武则天母亲、玄宗杨皇后,多少代自己数数。
旧时王谢堂前燕,王羲之家族、谢灵运家族,多少代数数看?
赵钱孙李,钱氏你看看,一千多年了吧?40代有吧?
曾 国 藩家族也有四五代了吧?
还要我数吗?哪有富不过三代的道理?三十代的都大有人在。
穷不过三代?穷了三十代的那就更多了吧?
你真以为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
那是“富人自勉,穷人自喂”的话罢了,当不得真。
其他网友回答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是天地轮回,否及泰来,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状的原理,是中国人的智慧,在任何地方,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存在的真理。
其他网友回答
在农村,老辈们根据生活经验,传下来很来俗话,其中就有“穷不过三辈,富不过三代”。
究我的理解,穷不过三辈应该有二种解释
一:一家子很穷,从祖辈穷,到父辈穷,然后再到孙辈穷,穷到最后连老婆也讨不上,下一代自然就断了,穷到不能过三辈。
二: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没有不变的东西,穷极则生变,变则通,孙辈奋发图强,改变家庭运气,慢慢富裕起来,穷到三辈时,不会再穷下去。
富不过三代
眼见他起高楼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富裕家庭,第一代初创业时,靠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步一个脚印的打下了一份家业,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非常珍惜,不敢有丝亳懈怠。所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传到第二代时,由于有父辈的监督与教导,一般都还能兢兢业业,勤勤垦垦的守护与维持着家业。三代时,由于家大业大,大多会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给什么,长大后,不知创业的艰辛,与守业的不易,整天挥霍无度,骄蛮任性,仗着有钱,有些还会视生命与法律若无物,最后只会落得家财散尽一场空,究其原因,主要过度溺爱所造成的。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富裕家庭,由于恪守祖训,传承有度,富过几代的,但这不在论述的范围,不说了。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还能用的。这句俗语,形象地体现了社会财产再分配的永恒哲理和结果。尤其在中国。
富不过三代尤其明显。很多人,动不动拿欧美及日本的一些成功跨国企业和财团、家族的案例来说事,动不动拿犹太人的所谓财富积累和传承来说事……殊不知,这样的例子其实只是金字塔尖的极少数,美国才200年历史、欧洲贵族和才发的这一代早已不负盛名、日本是靠封闭岛国思维才谋得极个别家族世袭从商从政的习惯(只是大多也只维持到第三代),至于犹太人,整个民族正因为商人阶层的唯利是图及特立独行,才造成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屡遭噩运。
家族富裕,孩子成长一帆风顺,经济上行时或能利用人脉和资金优势抓住点新项目扩大家族势力和企业收益,但一旦社会经济出现动荡,也很容易成为被当做替代和整治(甚至替罪羊)的对象。此外,各种圈套和陷阱也往往更容易针对他们……
社会需要流动,需要新鲜血液,否则,一潭死水堵住下面的人群上升的通道,那这个社会是不健康的,缺乏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