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那个地级市经济最好(湖南经济最好的县级市)

网友提问:

湖南经济发展最好的地级市是哪个?

优质回答:

湖南省一共14个地州市,含长沙在内13个地级市和一个自治州湘西。我想提问者肯定是把省会长沙排除在外来对其它13个地州进行比较的,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湖南第二城的问题。

从GDP总量来看,岳阳、常德、衡阳在2018年都超过3000亿的水平,株洲、郴州、湘潭均超过2000亿。由此可见京广线城市发展在湖南省内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至少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明显高于省内其它地区,故综合实力第二城的争夺主要集中在京广线5个城市(京广铁路不过湘潭但高速过)外加一个常德这六个城市。

1、经济角度:总量岳阳最高湘潭最低,人均湘潭最高衡阳最低。

2、人口角度:衡阳以722万人位于湖南第三,六城最多,常德583万,岳阳576万,郴州473万,株洲402万,湘潭285万。

3、行政区域面积和主城区面积:按行政区划面积衡阳最大,湘潭最小,基本和人口数量排名一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株洲建成区城区面积142平方公里,接下来是衡阳的116,岳阳100,常德93,湘潭80,郴州77。不过从百度热力图、NASA夜光图和Google卫星图的感性判断来看,这六个城市实际主城区建成面积并没有数据统计差异那么大,特别是湘潭和株洲的面积几乎一致,略大于其它四城。

4、交通:岳阳毗邻洞庭湖、长江,是湖南最大的水运港口,这点上比其它几个城市是碾压性的优势。空港而言株洲、湘潭城区非常靠近长沙黄花机场,虽然这两城均无自己的民用机场,但凭借黄花机场的临近优势,相比其它城市有更大的优势,岳阳和衡阳都有自己的机场,郴州机场还在建设中。铁路来看,株洲号称普铁时代南方最大的中转枢纽,但这种优势在高铁时代被长沙彻底抢走了,反观衡阳普铁时代略逊于株洲,但凭借自身区位辐射能力,在高铁时期目前已经形成了京广铁路、湘桂铁路、京广高铁、湘桂高铁、吉衡铁路,怀邵衡铁路的枢纽。其实在2015年的时候衡阳铁路运输量就超过株洲成为湖南第二了。株洲、湘潭铁路地位不再是枢纽,而是与长沙一道形成大的枢纽群,随着长株潭城铁、城际磁悬浮、长沙西站建设投运,株洲、湘潭铁路便利性还将继续加强。而岳阳、郴州目前都还是南北单向的普高铁,常德最惨,暂时还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公路网络而言也基本与铁路建设情况一致,株洲、湘潭依托长沙,衡阳自成一体,岳阳略好于郴州,常德偏于一隅,相对最弱。

5、高等教育:湘潭凭借湘大、科技大学的存在算是湖南高教第二城无疑,衡阳紧随其后,南华大学虽比不过湘大但其学术水平、美誉度应该足够让其它三城的眼红。至于株洲、岳阳、常德、郴州的高等学府只能说聊胜于无,株洲略强,其它三个城市没有任何亮点。

6、工业基础:湖南历来算不上工业大省,在建国初期工业项目布局方面株洲算是最强的,目前为止也是工业门类最全的,没有之一。湘潭和衡阳处于同一档次,岳阳、常德类似,一个石化一个烟草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郴州的工业亮点在于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也没得到太多便宜。

7、省级定位:长株潭一体化受益最大的应该是株洲、湘潭,现实来看虽然一体化进程人为被限制了,但从长远来看无疑这个城市群有着省内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郴州在这些城市里是唯一一个不属于“3+5”城市群的,但现实中以郴州为核心的“郴资桂”城市群却是其它几个地级市暂时未能做到的。岳阳作为省内唯一临湖大港,省内给予定位很高,但是否能成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理由很简单,岳阳处于长沙和武汉之间,看似很好,但无奈没有强大的基础,被虹吸的非常厉害,这么多年既没招到好的企业也没能留住好的人才。

湖南第二城一直都很具有争议,因为从不同角度看得出结论往往不一样。个人观点,从历史上看长株潭因为地理离长沙很近,加上湘潭株洲人口都偏少,未来这两城发展趋势就是成为长沙的卫星城,协同分工,很显然株潭都能享受融城带来的资源集中红利,但卫星城一定是缺乏辐射能力的。郴州、常德在地理都属于偏于一隅的地区,缺乏科教文卫的软实力,很难把城市地位再往上推高,当然常德是有潜力带动湘西北发展的,前景好于郴州。衡阳在城市软实力比较上比岳阳更全面,在政治军事等战略定位上相比岳阳更重要,历史上衡阳也一直是湖南的第二城,故在湖南众多地级市比较中衡阳应该是最具备第二城的气质和潜质。当然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我希望所有的湖南城市都能快速发展,有更多的湖南城市进入全国百强。更祝愿所有湖南同胞生活幸福

其他网友回答

求放过我们常德市,我们不想参与这些排名。而且我们常德市和湖南任何地市都不可比,再说我们常德高铁都没,怎么能和你们比?我们也从来没有说过常德是湖南第二大城市,至于有些爱挑事的,和我们常德人也没什么关系。湖南的第二大城市也好,第三大城市也好,你们哪个愿意去当就是了,我们常德人绝对不争,即便常德排到第十四位我们都没有意见。昔日武陵郡,今日常德城,永远都是我们常德人自己的家乡,穷也好富也好我们自己热爱这片土地就已足够,湘J是我们的标志,0736是我们的代号。回忆下那年为常德会战牺牲的数千虎贲将士,我们只需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家乡就可以了,又何必争这个虚名。

其他网友回答

毫无疑问,当然是省会长沙,湖南经济的格局是一超多强!

“一超”就是指长沙,多强值的是GDP大于3000元的地级市,分别是岳阳、常德、衡阳、株洲!

长沙

湖南和大多内陆省份一样, 都是省会城市一家独大,根据最新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我国城市GDP排名,长沙以2.2%增速位列万亿GDP城市首位,同时长沙上半年GDP完成逆袭,炒股了宁波、无锡和郑州,位列全国12位。

可见,长沙的经济发展迅猛,得益于长沙的第二产业发达,8大千亿支柱产业,全国最大的机械工程制造基地,汽车、制药、生物机电、人工智能、传媒,都是长沙的核心优势产业。

回顾长沙的经济:

1990年,在省会城市中,排在15位,全国35位。

2000年,排在省会城市第8位,全国22位。

2010年,排在省会城市第6位,全国15位。

2020年,GDP排在全国12位。

30年时间,长沙GDP从全国35位上升到全国12位,人均GDP接近2万美金,已经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长沙人口839万,GDP能够位列全国12位,除了第二产业发达,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长沙的县域经济发展非常好,长沙县是中西部经济第一大县,宁乡、浏阳都是全国排名靠前的百强县。可以说县域经济支撑了长沙经济半边天。

岳阳

岳阳的崛起也是近20年的事情,因为地理位置绝佳,通江达海,岳阳城陵矶港是湖南唯一一个对外港口,也是长江七大港之一,岳阳的石化产业在整个经济占比非常高。目前岳阳GDP已经超过了3700亿,在中部非省会城市中,仅次于洛阳、 襄阳和宜昌。领先芜湖、赣州。

常德、衡阳

其实常德和衡阳一样,都是一座“外流”型城市,40年前,常德和衡阳的经济,在全国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至少在前40名,但是现在下滑到了全国70-90名,过去两个城市都是以国企投资为主,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两座城市的转型过于缓慢,所以也被称为消失的30年。

但是工业基础还是在的,目前常德和衡阳GDP均已超过3000亿,在中部城市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属于区域性中心城市。

其他城市,例如郴州、湘潭,GDP在2000亿-3000亿之间,潜力还是有的,但是与以上城市的发展还有一定距离。

其他网友回答

论湖南第一的地级市面积应该是衡阳第一 光衡阳市 市区面积 岳阳是完全赶不上的 光一条衡州大道东西走完全程都三十多公里近四十公里 岳阳还没有一条 市区内这么长的一条大道 经济方面岳阳现在暂时领先那么一点点 不过衡阳后劲比岳阳充足 明年有可能超过岳阳

其他网友回答

常德在低头实干,不和你们乱吹泡泡,2019年年底数据说话。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