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现在被馆藏的博物馆(司母戊鼎为啥在中国博物馆)

网友提问:

听说国家博物馆把“司母戊鼎”改成“后母戊鼎”还改错了,是真的么?

优质回答:

最早给大鼎命名为“司母戊鼎”的,是郭沫若,取的意思是:“司”为祭祀,“母”为“母亲”,“戊”为人名,也就是“祭祀母亲戊”。

后来有学者研究后提出,“司”应该是“后”,表示“崇敬”,也就是“伟大的母亲戊”的意思。

之后又有学者举证,“司”和“后”在古代可能是同一个字,只不过写法不同。

于是,后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大鼎更名为“后母戊鼎”,但是大方鼎在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时,用的仍是“司母戊鼎”。

其他网友回答

有关这个问题,有两点需要澄清。其一,有关“司母戊鼎”与“后母戊鼎”这个争论早在七八十年的时候就有了,并不是现在才重新讨论的。其二,尽管现在官方的定论如此,但是对于甲骨文铭文的释读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也不能称之为错。

首先“司”释读为“后”并非没有道理。关于鼎上的铭文是“后”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就由当时的学者邵慎之先生提出过。60年代的时候,金祥恒先生也解读国商代卜辞中有“后”的出现。明明这个铭文看起来像是“司”为什么还能被释读为“后”呢?这是因为在卜辞以及殷商周朝的金文都存在一种正反书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个字正书反书都可以,因此对于一些字的解读不仅仅要从字形上来看,更要从字义以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与释读。

如果解读为“后母戊鼎”的话,那么这四个刻在鼎上的金文含义就可以被解读为是“为纪念母后戊而铸造的大鼎”,在一些学者专家看来这个更加符合当时对这些青铜器命名的规则,也就是以名词性词组来命名,如“毛公鼎”。如果解读为“司母戊鼎”的话那么,从很直观的字面意义上就可以理解,即为“祭祀母亲戊”。并不符合古代对青铜重器的命名规则与称呼习惯。

当然也有学者对此作出解释,首先古代文字的长期嬗变中,很多使用方法都会改变,因此商代甲骨文与金文中的正反字的依据从现有来看,都是依据后来的周代的文献,并不能确实的因此而断言商代的制度与行文。而“司”字在更多的金文文献中出现并且解释的通,因此仍然应当将其作为有“祭祀、年、职司”含义来解读。

综上所述,可见,对于商代金文的释读目前并不能完全下定论,有待进一步的文献资料以及考古研究结果做支撑。因此这次改名也并非是错的,而是可以被理解为解释方式的一种。

其他网友回答

先讲个例子,建筑上的,以前的101图集(施工标准图)规定,独立基础、基础筏板中如果钢筋直径一样的:底层中短钢筋在下面,长在上面,2011年出的01G101图集则反过来规定:长钢筋在下面,短钢筋在上面。

什么原因呢?以前的都错了么?基础都是不合格么?什么都不是,钢筋无论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基础受力都基本一样,就是谁说了算的事:以前说了算的下台了,现在被压制很多年的上台了,反正基础不会裂开,楼也倒不了,谁上台谁就说了算!

以前叫司母戊,现在就改成后母戊,反正现在咱说了算!至于中国有史以来是否有把汉字反着写的,不需要考虑!!

商朝有没有把汉字反过来写的例子?为什么非叫后母戊?即使是有反过来写字的例子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个字就是反过来的?明明就是司字为什么不是司?是否需要严谨的考察?答案是:没那个必要!!!

其他网友回答

没改错,那就是后字。之前认作司,是错误的。很多人以为后是後的简化字,这是不对的。在古文中,後与后是两个不同的字。比如前後,之後,等词是这个後。而皇后,在古文中也是用的后。只是简化时,把两个字选其简单的一个并到一起用了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就服了,你们这些根本不懂的请别回答问题评论问题了行吗?不懂装懂不丢人吗?

当然改对了!第一,这本来就是郭沫若和马屁王李教授的错误,郭沫若同志不止司母戊大方鼎问题还在越王勾践剑等等问题上都出现了不懂装懂,还用权势压人的问题,学术败类!第二,郭沫若认为是司字主要是因为看起来就是司字并且郭沫若认为司就是祭祀的意思,解释得通,可是研究证明,商朝文字正反都可,后字也这么写,并且祭祀在商朝另外有字表示,不用司字,郭沫若先生完全错误!而后字解释得通并符合当时用法。第三,除了司母戊大方鼎还有同期的司母辛大方鼎,一个商王亲妈戊妃(妇姘)一个是功劳巨大父王最爱的辛妃(妇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