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双方都损失惨重的战争(历史上有争议的战争)

网友提问:

历史上哪些战争的结局是难以置信的?

优质回答:

(类似地形,日军在沙洲)

抗日战争时期的宜昌会战期间,侵华日军被保安团第4团消灭了半个联队,就连师团长都请辞谢罪,我军保安团伤亡是零。

这就是宜昌会战期间的白河渡河战斗。

什么是保安团?

抗战时期的保安团一般是作为正规军的补充兵员,地方保安团其实就是各地自行组建的武装力量的统称。

比如当时嵩山少林寺因为僧兵众多,也被编为了一个保安团,方丈任保安团上校团长。

当然保安团既然是地方民团武装,自然质量参差不齐,一般来说有番号的保安团战斗力比较强,甚至有些保安团完全不逊色于正规军;而没有番号的保安团士兵战斗力可能就比纯粹拉来的壮丁好一点点。

抗战时期,日军一个联队有多凶残?

这么说,抗战八年,除了远征军在腾冲,在有美军航空兵支援情况下,全歼了驻守松山的一个日军联队以外,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我们都未能歼灭日军任何一个完整的联队,最多就是重创。

如万家岭大捷,薛岳指挥战斗力最强的十八个师围攻日军106师团长达半个月,企图歼灭106师团,然后最后还是让106师团成功突围。

战后双方比较认可的日军损失是战死3000人,负伤5000余人。

日军一个联队有多少人?

日军一个主力师团下辖有两个步兵旅团,每个步兵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约2990人。

然而1940年白河渡河战斗中,保安第4团就做到了零伤亡的情况下,消灭日军39师团233联队300多人,造成其1000多人负伤,可以说打残了日军233联队。日军233联队神崎哲次郎大佐被击毙。

战斗经过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原因在于日军39师团233联队太过嚣张,根本没有做任何侦查,在只有几艘折叠舟的情况下就直接渡河,结果日军登陆的不是河对岸,而是河中央的沙洲,而沙洲毫无掩体,在沙洲上又没办法挖掘掩体(一挖就渗水),又因为是连夜渡河,所以重武器也无法使用。

结果就是登陆沙洲的接近2000名日军士兵在联队长神崎哲次郎大佐带领下成了我军保安团的靶子,我军保安团用步枪和轻机枪对沙洲进行了无差别射击,而沙洲地势狭小,日军人员密集,完全成了我军的靶子,就这样,233联队一夜之间不但联队长阵亡,还阵亡了300多名士兵,登上沙洲的2000士兵几乎人人带伤,彻底失去战斗力。

而保安第4团则是全团零伤亡。

抗战八年,只有这一次战斗我军打出了零伤亡,而且重创日军主力师团的主力步兵联队;要知道腾冲之战,我们是十几万部队在美军飞机支援下才全歼了日军一个联队,而且还付出了相当大的伤亡。

其他网友回答

毫无疑问是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双方的实力对比悬殊的让正常决策者都感到害怕与恐惧,美国操纵的所谓联合国军,几乎囊括了资本主义阵营中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力量还曾经历过二战的洗礼,可以说是意志精锐的军事力量,其次还有被称为毁灭性武器的原子弹。而中国方面则是在备受掠夺与战火蹂躏百余年的国家,方方面面与美国方面几乎都有着数量级的差距,虽然也有苏联一定程度的后勤支援,但是也仅仅是后勤支援,美国可是派遣精锐部队直接作战的,中国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民翻身做主人后的精气神。

中国自己在内部讨论是否应朝鲜请求出兵的决策时,很多人是坚决反对的,主要理由就是解放军和美国军队几乎存在着代差,很难与美国军队进行作战。美军投入到朝鲜战场上的作战飞机约1200架,包括战斗歼击机、战略轰炸机、战斗轰炸机等,地面部队每个师还编有22架炮兵校正机。美军投入到朝鲜战场上的各种舰艇300余艘,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登陆艇、扫雷艇等。美军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或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余辆,装甲车330余辆,其他各种车辆3800余辆。

此外美军每个师除装备坦克外,还有各种火炮959门,包括榴弹炮72门、各种直射炮(山炮、野炮、无坐力炮)120门、各种迫击炮160门、高射炮64门、火箭筒543具,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30余门。美军在朝鲜有7个师和第八集团军总部,总计有各种火炮6049门,其中榴弹炮568门、高射炮784门(不包括南朝鲜军和其他“联合国军”的)。

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主要由轻武器组成,一个军才编有各种火炮522门,包括有直射炮108门、各种迫击炮333门、火箭筒81具,而且没有坦克,也没有榴弹炮和高射炮,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仅190余门。志愿军一个军的火炮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火炮装备的54%。除此之外志愿军没有空军和海军,只能以陆军对抗美国的海陆空三军,这样的现实可谓极其的残酷。

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任何一个决策者都会极其慎重作决策的,如果能够躲开参与这场战争那是最好不过了,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想法。这场战争在一般人看来是几乎不会有任何胜算的,作为一定程度上的既得利益者,当然不愿意卷入战火引火烧身了。此时此刻就能看出来真正的领袖是如何为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进行决策了,虽然面对万般困难,但是在反复考虑之后还是决定要出兵,认为出兵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利大于弊,从战后的结果来看,也的确是这样。

什么是正义的战争必胜,抗美援朝之战就是最好的诠释,从抗美援朝之战中可以看出来,虽然武器装备的硬实力上相差悬殊,但是在慷慨赴义的人民军队面前,一切悬殊都被抹平了,要不然这场战争怎么能够胜利。一个被压迫欺辱百年的民族,一个不把人命当命的世道,在彻底翻身得解放后,死亡根本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卫自己的亲人不再遭受曾经的屈辱,可以慷慨赴死,可以不惜以命相搏,这样的军队肯定是不可战胜的。

其他网友回答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发生在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的一场帝位争夺战。战争时间持续了三年以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失踪而告终。

为什么说这场战争的结果让人难以置信呢?那是因为建文帝在战争爆发初期,无论是在名份、军事和经济都是碾压燕王朱棣一方的。但是建文帝期间屡屡发生战略失误导致燕王朱棣最终以一城之力抗一国而反败为胜,几乎是中国历史上藩王对抗中央政权成功的典型案例。

战争的起因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是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把燕王朱棣的封地北平周边驻兵连同朱棣的燕王府卫兵发往塞外戍边,在中央朝廷的步步紧逼之下朱棣最终退无可退以“清君侧”之名起兵。

战争爆发后朱棣马上就扫平了北平诸边如居庸关、怀来、遵化等地的朝廷军队。解除了北平的后顾之忧,建文帝见此情形立马派出朱元璋时期打天下的老将耿炳文带领十数万征讨朱棣,结果老将耿炳文在滹沱河之战被燕王朱棣击败,退守真定闭城不出。

耿炳文一败建文帝宠臣黄子澄立马推荐了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子的李景隆接替耿炳文,这个李景隆真的是愧对其父李文忠的赫赫威名,是个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李景隆一上任就聚集溃兵调遣各路援兵抵达河间,朱棣派世子朱高炽守北平自己则率领轻骑前往大宁找宁王朱权借兵,朱棣施计骗了朱权夺得了主权手下的朵颜三卫,这朵颜三卫骑兵可以说是明朝最精锐的骑兵部队。

朱棣在夺取大宁城的时候李景隆带领的几十万大军居然面对一座孤城北平毫无办法久攻不破。随后又被回师的朱棣在“郑村坝会战”中击败,此战朝廷问罪之师损失十余万人,李景隆在战场上被吓破了胆居然龟缩后方不敢出战了,想等到明年开春再打,结果朱棣袭击大同代王驻地,李景隆又被迫率军救援,朝廷大军在寒冬腊月被朱棣骑兵搞的晕头转向,丢弃大量装备辎重士气受到重创。接着第二年白沟河之战李景隆又遭遇惨败,几近全军覆没,军队大量投降燕王,大大加强了燕王的实力,一败再败的李景隆终于被建文帝免职,派盛庸接掌军权。

盛庸一到任就在东昌之战中大败北军,这也是朝廷第一次在对燕王朱棣的战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此役朱棣多名大将战死,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张辅的父亲张玉,但又因为朱允炆的旨意:勿使朕有杀叔之名。让盛庸等南军将领害怕被清算,战场上束手束脚,让燕王朱棣成功逃脱,经此大败后朱棣痛定思过。在夹河、藳城之战又一次大败盛庸带领的南军,又在灵璧大败平安何福,此后长江以北再无任何军队能阻挡朱棣了。

最终在建文四年六月初八燕王朱棣率军抵达金陵城郊,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燕王,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他的去向也成了千古之谜,一场耗时三年的靖难之役正式拉下帷幕。燕王朱棣正式登基成为开创明朝永乐盛世的永乐大帝。

其他网友回答

最令人吃惊的一场战争结局当属汉光武帝刘秀和王莽的一战,几万对几十万人竟然也能打胜。王莽带领几十万人本应该稳操胜券,但竟然有天降陨石直接打乱了军心,导致大军竟然被刘秀的几万人打的溃败,从而延续了汉朝几百年的国运!

其他网友回答

亚历山大东征的方阵

中国朝鲜志愿军之战

蒙古铁木真的弩骑

苏美尔人驯服马匹后,征服的三大文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