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论语》中的第一篇为何叫《学而》,有何讲究吗?
优质回答:
题主好,你的问题涉及到《论语》的排序和上古文章的题目两个问题,就此野狐分别谈谈自己的理解。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同其门人辑录的孔子和弟子的言论的一本著作,“论”为论纂之意。
我们现在的书籍都有着一个具体鲜明的名字,上古的书名只是一个简单的区别,《老子》《庄子》《孟子》《列子》《韩非子》等书名只是告诉你这是谁的书。《论语》是编纂的一本语录著作,这是其书名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今古书名上的差别。
连书名都是如此,文章和篇目的名字就更是如此了,只是一个简单的区别。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名字,其名字来自于第一章句“学而时习之”的前两个字,这只是一个区别的标志,相当于没有篇名。这一点,在后世的无题诗可以看到:《孔雀东南飞》、《敕勒川》、《江南》、李商隐的《锦瑟》等都是如此,文章有具体醒目的名字是战国后期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第一篇《学而》共十六章句,如果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考量,怕是做不到,只能说第一篇大致谈为学和做人的根本问题。
《学而》篇十六章句为何被放在二十篇之首?《论语》的编纂到底是有序还是无序的?这些问题历来都有争议。
野狐以为,对此应该揆情度理的去看,编纂一本书,编者不可能不思考一个排序问题。“学而”篇都是涉及根本问题的章句,故此此篇被放在第一。
《论语》492章句,用什么做为一个统一的标准,将其分为二十篇,并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排序,怕是没法做到的,各章句的价值重要性是没法区分,更是没法排序的,所以又可以说《论语》各章句之间没有明确的排序问题。
有无排序的争论实无多大意义,也永远不会有一个争论结果。哪些章句在现实中依然是有价值的,值得传承和发扬的;哪些话是落后的,是过时的,是应该批判的。对《论语》各章句思想性的学习应当是首要的,还是不要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有结果和意义不大的事情上。
其他网友回答
当你翻开《论语》,第一篇就是《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更为千古名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在近代、现代和当代,“学习”是一个 耳熟能详 ,举足轻重的词,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也最关键的大事。
而在古代,“学”与“习”是两个单音节词。《论语》开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学习”一词的出处,是《论语》中历年来传播最广泛的一句话,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简单理解是“学习了知识并且时常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其实远远不止于此。
要想充分了解这句话的真正涵意,还需翻开古汉语字典来进行深究。
首先是关于“学而时习之”中“习”的理解。这里的“习”不是单一层面的学习,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它解释为“温习”,但在古文中它并没有这个意思。“习”的繁体字是“習”,《说文解字》对“习”字的本义解释为“数飞也”,也就是雏鸟反复试飞,宋儒朱熹也提到“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
试想一下,学习就如幼鸟反复练习飞翔,磨炼羽翼,从而成长,不是很贴切吗?
所以“习”译作《礼记·射义》“习礼乐”“习射”中的实习、演习更贴切。现代许多学者常常把“习”字直接译为“实践”,是对“练习”和“演练”的概括。综合这几种解释,可以得出,“学而时习之”中“习”在真正意义上并不是简单的温习,而偏向于对“学”的运用,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研究,生活中去。
然后是对“时”的理解。大多数人都按照现在的习惯把这个字解释为时时。但“时”在周秦时作副词用,如《孟子》中的一句话“斧斤以时入山林”中“时”正是“在一定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而“时”作“时常”是后代的意思。同时,按照“在恰当的时候”来理解“时”与按照“应用、实践”来理解“习”是更加相关更符合逻辑的。
因此,这句耳熟能详的“学而时习之”本意应该是“学习了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它”。
为什么是这样呢?不妨结合《论语》全书来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可以看出,在《论语》中,一个努力提升自我修养的人可谓“好学”,而且只有在将道德层面上的孝悌信爱仁学通之后,才应该去学习文献知识。换句话说,不把自我的道德提升,学习再多文化知识也是失去意义徒有其表。联想到当今现实社会,许多“功成名就”的高端人才却缺乏道德素养,甚至不惜利用高端知识犯罪,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用来报效祖国,而背叛国家,效劳他国。不得不说,孔子这种“先学做人,再学文化”的思想,即使在两千年后今天,也是意义非凡。
所以,“学”应该不止是读书,更在乎学做人做事,所以会注重“习”,即对所学的应用、实践,学以致用,才不枉所学。只“学”而不“习”,便是在空谈,或者说,根本不算完整的“学”。实践和应用才是学习之目的。伟人就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学而时习之,学习了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它。学以致用,在人生道路上要牢记这个道理,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句话的前两个字,没有什么讲究。古人取书名篇名的一个习惯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题目没有什么讲究,是直接取了文章开头的字。
所以你能看到2000年以来,学而两字仅仅是作为一个论语篇章题目的特殊名词,特有名词,再没有其他发挥了。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把孔子平时的话语做成一个记录合集。在做学而这篇文章的时候,拟题目没有做提炼,直接取了开头两字。作为经典,是对后世的示范,也可以这么做,不错。再多的意思就没有了。这就是经典的权威性。
就比如我们看佛经的时候,第一句话经常有如是我闻,这几个字形成了佛经的特殊的用语。同样也是佛灭以后,他的弟子们把自己记忆中的佛的教导,写成文字,便于后世流传。大家在转述佛祖教导的时候,第一句就是如是我闻,意思就是当初我就是听佛祖这么讲的。
佛祖和孔子一样,都是述而不作,就是只开讲座,不写文章。他的后世学生子弟们,能感觉到他们所讲的这些东西,具有非常巨大的价值,需要保留下来。并不如我们今天这些人写的文章,没话找话,水分很大。
当初佛的弟子或者孔子的学生在集结整理他们的讲话的时候,是带着崇高的敬意和很强的历史责任感的,他们是为了后世的人们能够学习到圣人的理论。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学者们。
孔子一生以教授学生为己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佛祖以救世渡人为己任,他想把天下受苦的人都解救出来,所以每天不辞辛劳的讲解佛经,回答弟子们的问题,他的仁爱慈悲感天动地,所以弟子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集结他的讲座,这样的集结进行了好几次。
其他网友回答
讲究可大了!
你看,“子曰”后面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是“学”。 这也是《论语》里面的第一个字, 这也是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成为圣人的第一个字 。
孔子特别闲的时候,曾做过这样的试验: 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就一个人在那里冥思苦想,他要看看自己能想出什么来。 最后他发现,当他自己不依靠别人,也不去读书,只是靠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的时候,除了把自己想得脑壳疼,其实什么都没想出来。
相反,如果去学习,那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前人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你可以瞬间就据为己有。 所以,他后来很认真地对学生们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的不睡觉,冥思苦想,对自己的知识没有什么进益,还不如马上就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