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看待杨坤ddiss《惊雷》?
优质回答:
我也关注了这个热议话题。杨坤和周杰伦都是知名音乐人,也都担任过中国好声音的评委,周杰伦发了新歌,网友在杨坤的直播间问了看法,杨坤随口说的几句话没想到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我感觉杨坤只是随口之言,却被网友故意引申为杨坤有贬低周杰伦的意思。再者,我觉得杨坤说的没问题,如果杨坤大夸特夸周杰伦,大家会说杨坤拍周杰伦马屁。杨坤如果说不好,大家又会说杨坤看不起周杰伦。怎么回答都会被网友带偏。
杨坤随口一说,估计周杰伦也不会当回事。可偏偏就是当事人觉得没事,无关紧要的网友觉得大有文章可言。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杨坤直接在网络diss惊雷“什么东西”,激烈暴躁的语言表达是欠妥的,但在客观角度看,两者孰对孰错,现在也不能妄下定论,《惊雷》原作者也也回复说:存在即合理,也是有道理的,不然也不会那个火爆,但这个也需要实事的检验才能给出答案。
《惊雷》因为顺口有节奏,在抖音迅速传播火爆,并引起网友的大量翻唱,拥有一大批支持者,一时间内成为网络爆曲。
火归火,但冷静看它,就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喊麦,旋律简单,歌词也没有多大意义,且喊麦这种形式在此前也是备受众议,当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对大众来说亲切有活力,朗朗上口的喊麦形式的歌曲迅速流行,直到2018年的“下架”,给各大MC泼了一盆冷水,喊麦歌曲流传度和创作度就大大降低了,后来随着各种短视频的兴起,喊麦文化又开始流行起来,并被大众认为是酷,有个性的代表。
那么问题来了,被大多数人喜欢,并且爆火的就是正确的吗,就一定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文化吗?答案不一定,目前也无法评判,但肯定的是,好的歌曲文化会随着时间沉淀下来,也不会在时间的长河里淘汰,反而许年年后品味还是意蕴悠长,值得反复推敲,给人以启迪,给社会以影响。
唱片的制作发行语言高昂的成本,专业的领悟知识,门槛也较高,一个好的歌曲发行出来,背后付出的也是很多的,而喊麦这种形式的歌曲制作成本相对廉价,一但火爆,收益却惊奇的高,这种不平衡对市场也很大的冲击,对两方的创作者也有不同的影响,一个投入大,市场小,收益低,而另一方则投入小,市场大,收益高,如果这种不平衡一直持续下去,影响的不仅仅是收益这么简单,长期来看,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结婚,到底怎么发展,怎么影响就要看后面了。
以上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其他网友回答
刚开始我不认同杨坤的观点,因为我觉得惊雷不算是歌,不算是音乐,就是娱乐。
然后我去查了一下,发现这居然是一首歌,给它的定义的确是华语乐坛的歌,我还拿QQ音乐等软件搜了一下,发现QQ音乐下载还特么需要付费。。。。
我以前一直觉得惊雷就是个喊麦,可以逗大家开心,就是个梗,这个梗本身并没有问题,很多人听,大家开心就行了吧,根本没必要怼人家,结果当我发现这是一首华语乐坛的歌的时候,我真的…..
杨坤老师起码是一位非常专业的歌手,用他专业的音乐知识来评价一首歌,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刚刚刷抖音,看到很多人也在为惊雷作者打抱不平,说音乐不分高低贵贱,大家喜欢才是最重要,然后嘲讽一下杨坤老师,说杨坤的任何一首歌都没惊雷火,还有不少主播说自己以前压根不认识杨坤,杨坤蹭惊雷热度…..
别不要脸了。
杨坤还用蹭惊雷的热度?是看不起杨坤还是太看得起惊雷了?
音乐不分高低贵贱?拉倒吧,音乐要是不分高低贵贱,那优秀的音乐人为什么还要创作优秀的作品?说音乐不分高低贵贱,就是对好音乐的不尊重。我一直赞同周杰伦JJ等人的歌收费,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歌值得收费,好音乐就值得听众去付费,好音乐就应该留给懂得欣赏的人,当然我也很敬佩薛之谦这种人,他的歌也不错,而且薛之谦的歌都是免费下载,连惊雷都下载收费了,我还能免费下载演员跟你还要我怎样还真是难得。
其他网友回答
结论:这不叫diss,这叫实事求是。
我虽然不怎么喜欢杨坤,但他还是有几首歌值得一听的。
下里巴人也好,阳春白雪也罢,一个通俗艺术,一个非通俗艺术
但他们都是艺术啊。
喊麦和艺术沾边了?
还有,存在即合理是客观唯心主义,你在一个唯物主义国家用这个给自己挡刀,没读过书这顶帽子就是客观存在的了,附庸风雅这顶这个签也得订上。
打好记号才知道那里有坑不能走不是?
所以我母亲真伟大,想尽办法把我从农村小学的三年级给赶进了城镇的的小学里,至少这里的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还是存在的。
我特别去听了一部分惊雷,没有听完。首先我表明不喜欢惊雷,也觉得它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我理解大家的情绪可能出于:
1、对现在流行审美的不满
2、对优秀作品不够受欢迎的抱不平。
说它质量低下,它存在各种问题,我觉得都可以接受,但是说是“恶心”,我觉得稍微有点过分了。杨坤老师说这话是带有情绪的,这可以理解,因为他是一个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歌手,但是情绪之下的批评因为掺杂了主观判断是有一点过火和失礼的。在我眼中知乎一向是个理性的平台,不管怎样糟糕的作品,如果糟糕只是因为作者的能力低下,进行嘲讽和人身攻击可能就不太恰当了。尤其杨坤老师的声名比惊雷的原作者高的多,带有先天的话语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很令原作者难堪。
当然,原作者可能写这个作品只是为了恰饭,不会太过伤心。或者说因为写作的时候只考虑市场,没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自己作品的尊重,受到嘲讽某种程度上是自作自受。不过哪怕自作自受,我们嘲讽人也不好看。(万一作者不只是为了恰饭那就更过分了,而且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至于原作者回应我觉得可能是出于自大,也可能是觉得受到侮辱而拿人气高作为反击,但是其实在杨坤老师骂出来的那一刻,这个原作者就是被嘲讽的角色了。难道让你去承认自己写的作品恶心吗?杨坤老师这话也没给人留台阶阿……
最后,对于审美能力低下的群体,我觉得应该更加友好平和一点。说实话受过良好的美育,从小有良好的欣赏音乐的环境,是我们的幸运。审美低下的人又不是道德败坏,只是没有能力、没有条件、没有机会啊。我们本身就是幸运的,再踩一脚不够幸运的群体也是太不厚道了。
曾经在《读者》阅读过一篇文章,虽然是好几年以前(大概4、5年)读的但是我记忆犹新,叫做《被低俗打动》,讲作者有一天听见一个失恋的妇女伤心地唱着一首网络歌曲(大概爱情买卖那种?),当时作者竟然被那个女人的歌声深深感染。他感到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我们觉得低俗的文艺作品也许有很大的力量。我很受启发。有条件的朋友希望你们看一看这篇短文,我相信可能会有收获。
其他网友回答
这就是代沟之间的断层造成的。
存在的肯定是有道理的。就喊麦而言,老一辈人肯定是无法理解的,也是不能接受的。乱七八糟的乱叫一番,就有这么多粉丝,这么多流量,对于认认真真做艺术的来说,是一种打击。
但这现象存在,就是有市场的。不能因为你老了不懂而贬低别人,甚至说些为老不尊的话。你可以说你没法接受这种所谓的歌曲,但你不能说这是狗屎,恶心。
本来各自的受众就不是一个群体,你可以好好开你的32场去,但不能骂人,这是最起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