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楷书大家谁最突出(明代楷书四大家)

网友提问:

明清两代楷书最厉害的是谁?为什么?

优质回答:

明代杰出的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文徵明是当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书法可以说是明代书法的代表,而他的小楷在当时堪称无人能比,被誉为明代楷书第一人。

(下图第一行三幅是文徵明小楷作品)

清代的姚孟起是最为杰出的楷书大家,他临写的《九成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被誉为第一临贴范本。

(下图第二行三幅是姚孟起临写的《九成宫》作品)

其他网友回答

契茶以为,明末清初黄道周,当属明、清楷书最厉害的书家。众所周知,楷书因法度森严,故法古不易,创新更难。而黄道周恰恰在这一高难领域另辟蹊径、自成一体,成为明、清最具创造力的书法家。

黄道周楷书师承钟繇,却又不限于钟繇。从黄道周的传世作品中可以清晰发现,其楷书既有钟繇楷书的古拙厚重、巧趣精细,同时兼具王羲之楷书的清秀飘逸、温润含蓄,欧阳询楷书的劲峭紧结、刚健险绝,颜真卿楷书的端庄雄伟、坚实宽博,苏东坡楷书的豪迈跌宕、率真自然。黄道周楷书融古通变、成就斐然,具有独特而明显的个人风格,是名副其实的楷书大家。

黄道周不但师承渊源、学养深厚,而且个性强烈、人格崇高,是中国历史上书品与人品高度统一的书家之一。黄道周抗清被俘,大义凛然,刑场之上,再拜南方,撕裂衣服,咬破手指,从容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刑前大呼:“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随后头断身殒,兀立不仆。死后留“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

黄道周54岁小楷册页《诗翰》,其法度精严、不流凡俗、行距疏朗、结体错落,当属楷书精品。以下附《诗翰》局部高清原图及诗文,以飨读者诸君。

己卯初冬。戴伯闇过集草堂赋得万籟此俱寂。依韵和之。

邛唐何所有。瓦屋及松楹。已过希夷径。合无钟磬声。鹿田依竹贵。鸟道入林亨。对榻思前日。乌丝双髩明。

其起语云。歷落无边际。风尘何处消。天高宜听鸟。海近不闻潮。殊觉助起。因复属韵。遂成泛滥矣。宜听。原作徒看。觉徒字玅。

薄寒如不恶。晛雪岂须消。蝉壳黏高树。鸥群散晚潮。林车当客过。隔竹看人遥。假我无他愿。

客来烹茶香胜酒,闲庭对坐细品文。<契茶书舍>真诚欢迎您来吐槽。

其他网友回答

傅以渐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清顺治三年(1646)一甲一名进士,为清朝开国后第一位状元,授弘文院修撰。历官国史院侍讲(顺治八年),左庶子(九年),秘史院侍讲学士,少詹事,国史院学士。(十年)。1655年因”条上安民三事”获得顺治赏识,加太子太保,改国史院文学士。先后担任《明史》、《太宗实录》纂修,以及太祖,太宗圣训并通鉴总裁。又被指派作《资政要览后序》撰《内则衍义》、复核《赋役全书》。顺治十五年,和学士李霨一起主持会试。不久,加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傅以渐官至一品又封太子少保,成为封建皇朝中极其少见的”超一品”官员。后不断上书请求退休,回归故里。终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解任。逝世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

其他网友回答

赵孟頫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是赵孟頫。

仅仅就他的书法水平来说,已经是开创了明清两代书法风气的先河,五百年来此一人。

可以说,赵孟頫,他以一人之力开创了元明清三代书法艺术的审美先河。对古人来说,他说帖学书法集大成者,对后人来说,他是明清五六百年书法艺术的祖师爷。

因此相对赵孟頫来说,往后的董其昌和文征明,他们的书法地位自然是比不上赵孟頫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