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坛领袖苏轼是如何陨落的呢(北宋文坛领袖苏轼是如何陨落的视频)

网友提问:

北宋文坛领袖苏轼是如何陨落的?

优质回答:

北宋文坛领袖苏轼是在接到诏令返回京城的途中,路过常州(今属江苏)时因为旅途劳顿、中暑而去世的。

1.

苏轼之所以要回京,是因为宋徽宗登基后,因大爱苏轼的才华,陆续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后来又特别恩准他北归,复任朝奉郎。这次回京任命,也圆了苏轼的一个心愿。然而,当时的苏轼已经65岁了,年迈体弱,又恰逢夏季高温季节。一路舟车劳顿,加上中了暑热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于途中病故了。

苏轼留下遗嘱,要葬在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他的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苏轼的去世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友人听到他去世的消息之后都悲痛不已,不少人还为他写了诗词表达哀思。

2.

苏轼年少有为,进京应试后便轰动京师,后来自请出京。因“乌台诗案”而锒铛入狱,在狱中度过了危机重重的103天后,终因太祖关于“不杀士大夫”的遗命才躲过一劫。被贬黄州后,一直到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才奉诏赴汝州就任。

1085年宋哲宗即位后,因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这些年,是苏轼在仕途上东山再起的阶段。

当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苏轼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再一次遭受诬告与陷害。

苏轼此时的境况非常尴尬与艰难,因为他既不认同新党的方针,又不能融于旧党的理念,只能离开是非之地,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3.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湖水逐渐干涸,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第二年,苏轼便率众疏浚西湖,动用了20余万民工。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又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为“苏堤”。每到春季,便成了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6旬的苏轼,千里迢迢赶到岭南,受到了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这个不折不扣的“父母官”,还把皇帝赏赐给他的黄金全都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当地百姓十分感念他的恩德。

4.

三年后,已经62岁的苏轼被放逐到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这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苏轼并没有因此怨恨,反而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来建设。

苏轼在这里办起了学堂,改变了当地人对知识的态度。以至于到了后来,许多人还追至儋州跟随苏轼。在他去澹州之前,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就在苏轼离开澹州北归后不久,有个叫姜唐佐的读书人就举乡贡。

无疑,苏轼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传播者。人们为了纪念他,至今在儋州还保留着带有“东坡”的地名及物品名称。

5.

在历史上,帝王将相对苏轼的评价颇高,如:

宋仁宗赵祯评价他: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北宋后期大臣刘安世这样评价: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①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②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 ③真神仙中人。

其弟苏辙这样评价胞兄: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6.

纵观大文豪苏轼的一生,可谓几起几落,一生都风起云涌,波谲云诡。难得的是,无论什么境遇之下,他都能苦中作乐地保持一颗平常心。也由此,他收获到了常人不能体会的那份快乐与从容。所有的劫难,都成了他的精神财富。而他的精神,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其他网友回答

每个朝代的文人很多,优秀文人也能数出一批,但是能够让这个朝代获得百世骄傲的,往往只有一个名字,也往往找不到。

反讽的是,那个被历史公认能为整个朝代带来百世骄傲的名字,总是在受苦,总是在流放。

譬如先秦的屈原,汉代的司马迁,魏晋是陶渊明,唐代破例是两个——李白、杜甫,那么宋代就是苏东坡。

苏东坡是一位文化全才,诗、词、文、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雄视千年。

按理说,这样一位中国文化的顶级人物,应该是不容易让人周围的人感到亲近的。

可谁知,苏东坡却有别于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的可敬有余,快乐不足, 又有别于李白、杜甫的名气有余,亲近不足。他以一种最诚实、最可爱、最正常的人格用笔头和中华读者沟通。他是一位有体温、有表情的人,他的笔下永远有一种美好的诚恳,让读到的每个人都能产生共鸣。

苏东坡经历的磨难很多,似乎经常在流放。正是在流放中,他这位文化明星变成了文化巨人。

苏东坡从监狱出来后,被贬谪到了黄州。这里的人不认识他,他经常穿着草鞋,坐着小舟,与樵夫、渔夫混在一起。对这种生活他没有抱怨,只是偶尔写信给一些亲友,但是奇怪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苏东坡一度非常难过,但他很快想通了。既然他们那么狠心,那么以前的情谊就都一笔勾销吧。他内心的精神价值,一下子摆脱了各方的羁绊而变得海阔天空。

他把所有的精神力量集中投放在自己喜爱又擅长的文学之上,很快他就写出了真正的大作品来。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他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很能总结概括苏轼的一生。不怕各种艰辛和磨难,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

综上,苏轼的陨落只是肉体的消亡,而他的精神价值却万古长存。这是他所在时代的骄傲,也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元符三年(公元110O年)三月,哲宗死,由弟徽宗(赵佶)继位。神宗妻向氏以皇太后身份垂簾听政。五月,苏轼被赦。从儋州北归。六月,渡海。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三更过后,迎来黎明。风雨久作,亦有晴时。云散月明,天海澄清,七年的沉冤终于昭雪。现已渡海北返,不必嗟叹”道”之不行。又已粗识老庄忘得失,齐荣辱的道理。无须抱怨海南濒于死亡的生活,饱览这里的奇景异色不是平生难逢的快事吗?

这是苏轼对长期贬谪生活的总结,他对挫折,窘迫的回答总是倔强的。第二年,即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他病卒于常州。在病重期间,他听到儿子朗读米芾的一篇赋,从床上跃起,极口赞赏。给米芾写信说”公不久当有大名,不劳我辈说也”(与米元章书)。这使人联想起早年欧阳修对他的推许。他终年六十六岁,也与欧阳修相同。.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之死

作为享誉千古的文人典范,有关苏轼的传闻记载众多而详实。包括他的去世。

据史料记载,元祐八年(1093),大宋朝庭上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各派势力激烈角逐,旧党失势新党势力上台,在新旧两党中俱不受待见的苏轼再一次被贬,这一回是去往宁远军(也就是今天广西容县一带),不久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又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岛。

越走越偏僻,尤其是当时的海南,尚未开发,文化落后不说,还处于蛮荒状态。好在苏轼是生性乐观豁达,习惯了苦中做乐,又善于在艰苦的生活发现和建设,读书写作的同时,还发明了不少美食,结交了很多穷朋友。日子过得还算有滋有味。

直到宋徽宗继位,徽宗皇帝本就是才子类型的人物,爱苏轼之才,加之正赶上建中靖国元年(1101)的朝廷大赦,于是恩准苏轼北归复任朝奉郎,行至常州(今属江苏),一则苏轼本就己年老本衰,一路风尘劳顿,疲惫不堪,加上正值盛夏,酷热难当,苏轼中了暑热。慌作一团的家人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救治,致使苏轼于在这一年的七月二十八日去世。

苏轼死后,被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在苏轼留下遗嘱中,要求把自己葬于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仿佛己经知道此行路上是自己生命的终点,苏轼在临去世前写下了人生的最后一首诗一一《自题金山画像》,为自己的一生作了一个很特别的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在文坛领袖地位是永远不会陨落的,自古至今都是中国文坛最伟大的领袖,北宋大文豪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在诗、词、散文、书、画、美食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连宋神宗都说:“李白虽有苏轼的才气,却无苏轼的学问。”

宋神宗的话,意思很明显——李白虽好,但苏轼比李白更强,若论千古第一才子,唯有苏轼名副其实。诚然,论才气,李白和苏轼不相上下,但论博学多识,苏轼确实更胜一筹。苏轼的一生,仕途多舛,政治主张不被认可,唯一幸运的是,他生在了文人最美好的时代——“不杀士大夫”的宋朝,多次遭受贬谪,从黄州、惠州,儋州一路走来这才勉强得以保命,但苏轼本人是个乐天派,竟然能把贬谪生活过出了大师风采,还留下了无数传奇佳话和千古名篇。他在中国文坛上是永不会陨落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