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坚决不上市”的娃哈哈为什么突然宣布要上市了?
优质回答:
娃哈哈是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和利润连续十几年排名中国饮料行业首位。在2018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榜单中,哇哈哈排名第37位,是目前国内食品饮料行业规模最大最大、效益最好的民营企业。
一直以来,哇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坚称公司并不差钱不会上市,但是在娃哈哈集团30周年庆典上,宗庆后第一次改变以往坚决不上市的态度,认为“上市以后能加快企业发展,在适当时候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
宗庆后作为国内比较受欢迎的老派企业家,此次会改变对企业上市的态度,据说可能是受到了其爱女宗馥莉的影响。宗馥莉长年在国外学习,接触到更多的现代化资本理念和操作,在教育和生活背景上更容易接受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而企业上市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资本运作手段,所以作为哇哈哈接班人的宗馥莉应该有可能是推动哇哈哈上市的主要因素。
作为国内知名的饮料品牌,娃哈哈从1987年的一个校企开始,到1993年成立集团公司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公司产品营养快线曾经风靡全国饮料市场,还推出类似于可口可乐的非常可乐,在定位上和可口可乐公司非常相似。在最高峰时期,哇哈哈的营业收入接近800亿元,成功帮助宗庆后登上国内首富的宝座。
而可口可乐作为饮料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一直以来受到资本市场的大力追捧,特别是股神巴菲特更是可口可乐最为忠实的拥趸。在上市公司制度的优势下,可口可乐成长为闻名全球的百年名牌和跨国大公司。
成为上市公司虽然需要对外公开企业的许多重要经营运作和财务数据,但是在上市公司各种优势下,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但扩大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而且也可以提高品牌和公司在全球的地位与知名度。
其他网友回答
“坚决不上市”的娃哈哈为什么突然宣布要上市了?
首先,作为一家成立至今时间都要超过A股的企业,发展的情况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至于传统理解中认为的上市是为了圈钱,这对宗庆后老爷子来说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必要了,要说品牌效应和知名度,娃哈哈的品牌也不必用上市来提高了。
其次,是适当时候娃哈哈可能也会走上市之路,这个还是未知数,不过,传统的一些名企中逐渐的也有一些走上上市之路了,而如果上市之后还是坚持做大做强企业、为社会做贡献的话,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第三,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企业的融资方式也需要跟上时代去变化,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想要改变,而是竞争对手逼着你改变。且不说竞争对手中上市后的表现是不是更好的,至少在大家的相互竞争中,财力上还是有区别,在做到这么大之后,还“啃老本”式的去跟人竞争,与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后者可能扩张性更强呢。
第四,类似有过不上市说法的公司现在也都在行业竞争中的力量也都有了变化,快递行业、调味品行业,现在最坚挺的估计是华为了,但是华为的性质或许不是其他的一些企业能比的了。
第五,从公司内的体制来讲,娃哈哈也会有新老更替,不同年代人的思想和眼光也都会是有区别的,不是说哪个一定好哪个一定不好,现在互联网时代,加上资本市场的成熟壮大,与时俱进也很重要。
总之,对于娃哈哈是否上市这个事情,只能从市场的部分情况来理解,作为这么大企业的掌舵者,他们的考虑肯定要比任何人要广。
其他网友回答
宗庆后一改此前多年“娃哈哈不差钱不上市”的老调,称:上市以后能加快企业发展,在适当时候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宗庆后为什么会松口,一改之前的策略?
首先提到娃哈哈,大家想到的还是AD钙奶,王力宏代言的矿泉水,营养快线等,都是几年前的产品甚至十几年前的产品,近些年来饮料市场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五花八门,而作为老牌企业的娃哈哈却一直没有新的产品推出,市场占有率不断减少,企业利润也在减少。
娃哈哈作为家族企业在管理上肯定相对较落后,上市有望改变落后的管理体制,同时靠社会机制促进企业发展,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再度激活娃哈哈的品牌。所以上市对娃哈哈来说可能是一次新的机会。
先前坚持不上市的华为、顺丰也以顺利上市,娃哈哈也松口将上市,不知道老干妈还能坚持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网友回答
宗庆后对于“追风口”这事,还是比较保守。“专注主业,小步快跑”是娃哈哈的经营哲学,“做了感觉做不好,马上掉头”是跟在这八字真言后,宗庆后的补充。两相结合,似乎解释了为什么娃哈哈多元化发展的这些年,并不见什么起色。
2003年,娃哈哈决定做童装,当时宗庆后对该业务的期望是:“3个月内组建2000家加盟连锁店,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但是一直到了2011年,娃哈哈童装业务的收入仅为2亿元,店铺数量5000家。
童装领域算是踏早了,市场的真正爆发是在2010年之后(自此保持年增长10%左右)。不过,当年娃哈哈并不差钱,即使童装离“专注主业”很远,业绩好坏于主业无伤大雅。
2010-2013年,娃哈哈进入了发展史上的“巅峰时刻”。凭借快速上升的业绩,娃哈哈跻身500亿俱乐部,宗庆后曾放出豪言,要达到1000亿的目标。随后的2013年,集团公司完成饮料产量127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23%,更加不差钱的娃哈哈,迅速切入了商业综合体、白酒等业务。
2012年,娃哈哈高调进军城市商业综合体,在杭州设立首个试点——娃欧商城,但如今娃欧也只剩下一家,离宗庆后“100家欧美精品商场”的目标相差甚远。
2013年,娃哈哈斥巨资150亿元推出领酱国酒,但其2015年的总营业收入仅为911.49万元,净利润100.25万元,如今也已销声匿迹。
进入2014年,娃哈哈营收开始走下坡路,于此同时,传统食品制造业饱受电商冲击,新品牌依托新渠道迅速崛起。自此之后,娃哈哈才开始追起了所谓的风口。要迈出转型的脚步,对于已现疲态的娃哈哈来说,并不容易,这使得其追风的脚步总是滞后。
2016年10月,马云平地一声吼,吹响了新零售的号角。一向在经营理念上跟马云有分歧的宗庆后,曾在2016年底央视的《对话》节目上放言称,马云的新零售就是胡说八道,把实体经济搞的乱七八糟。而马云的回应是:娃哈哈思想太保守,自以为是会被淘汰。
2017年初,在电商巨头的齐齐带动下,新零售迅速成为风口。宗庆后也最终投入到“无人售货机”的战役上来。2017年6月25日,娃哈哈和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签订了TakeGo无人店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围绕深兰科技的支付系统“快猫智能零售系统”,这项技术应用在终端无人售货机上。据界面报道,代表娃哈哈签订合同的宗泽后表示,在线下铺自动售货机是娃哈哈去年就有的计划,预计先烧20亿。此外,在扩张速度上,娃哈哈也一如既往地高调:3年10万台、10年100万台。
2018年,无人零售哑火,娃哈哈又大举杀入“大健康”,推出护眼产品天眼晶睛发酵乳和减肥奶昔,并试水微商。6月1日,娃哈哈对外宣布,要开设1000家功能食品馆。
3个月2000家童装店、100家欧美精品商场、3年10万台无人售货机、1000家功能食品馆……娃哈哈依然不吝豪言壮语,但不融资、不贷款、不上市的娃哈哈,单凭营收扩张已捉襟见肘。
终于,在娃哈哈三十周年上,宗庆后松口称:“上市以后能加快企业发展,在适当时候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上个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说,“如果未来要上需要大资金投入的项目,也可以考虑上市。”甚至在今年年初,有媒体爆料娃哈哈内部已经清退所有员工股份,每股2.6元,据悉是为了上市。
其他网友回答
“坚决不上市”的娃哈哈为什么突然宣布要上市了?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30年的娃哈哈500亿、5年的小米1000亿 ——问题只有一个,时代不同了!》很多人给我留言说,不能这么比较。
我哪里是简单比较,分明我想说的是:没有传统企业,只有传统思想。你总要把自己看成是传统的工业化思维的企业,那你只能等着衰退!
娃哈哈也要启动上市了。
被誉为从不上市的几家公司,一家是娃哈哈,一家是顺丰,一家是老干妈。顺丰早就食言,现在娃哈哈也要上市了,老干妈还会远吗?
娃哈哈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从行业或者战略环境下来看,确实,不是娃哈哈等企业本身的问题,不是他们所能解决的,这是一个时代发展一定要碰到的问题,如格力,如加多宝,如中国千千万万的传统企业一样,在一个新物种面前,30年的功力,可能一瞬间失去了力量,变得不堪一击。
企业没有增长就是衰退。
还不要说,娃哈哈业绩已经下滑了40%以上,太恐怖了。
再不上市,不跟资本对接,改变打法,再不跟互联网关联,情况危矣!
我认为,从企业战略看,娃哈哈为核心问题不是什么营销问题,品牌问题,管理问题,而是产品出了问题,就像当年乔布斯10年后重回苹果的第一句话:苹果的问题就是产品问题,产品不再性感,你看看这句话,适合娃哈哈吗?娃哈哈的产品给你什么感觉呢?
所以说,用户思维,你需要先做好产品,再来谈品牌,管理,营销。
深知精准营销创始人CEO 蒋军
提供“私域流量构建+社群运营+KOC变现”三大系统化课程,为创业者提供最前沿的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助力大众创业梦想,登临事业财富巅峰。
免费进头条“蒋老师私域流量朋友圈”,圈子每天更新,进群5堂课程(语音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