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国家三个国际化大都市是那三座城市?
优质回答:
谢邀!
说到中国大陆地区国际化大都市,很多人都能想到的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国际地位,都是中国各城市的佼佼者。但是,第三座国际化大都市是哪里,估计很多人都没有那么的确定,因为太多城市都在宣传自己的“国际化”。2017年,国务院批复通过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把西安建设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际化大都市,这是国家明确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第三座城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城西安,一带一路的核心城市,被国家赋予重任,希望它可以成为能展现中国文化、面向国际、促进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我最后一次去西安是2014年,的确看到西安各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城市的规划,还是基础设施,都比2010年以前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西安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样也要面对诸多挑战,远看珠海、汕头,近看天津滨海,一座城市单有政策是不够的,所以西安“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首先要说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
百科对国家化大都市的定义为“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一流都市。”
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得·霍尔认为的国际化大都市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
国家的贸易中心;
主要银行的所在地和国家金融中心;
各类人才聚集的中心;
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地方;
不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人口;
随着制造业贸易向更广阔的市场扩展,娱乐业成为世界城市的另一种主要产业部门;
另一种是美国学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七项衡量世界城市的标准:
主要的金融中心;
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
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
主要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
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
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
下面我们就从这14个标准,来看一下西安与国际化大都市的之间的差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政治权力中心。显然西安不满足这个标准,即使历史上是十三朝古都,但是自唐朝以来就没有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国家的贸易中心。目前还无法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甚至与天津、重庆、成都都有差距,但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最大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域,西安有机会发展成重要的陆路港口。
主要银行的所在地和国家金融中心。中国主要银行都会在西安设有分行,像西安银行、长安银行等陕西的商业银行总部也设在西安,但也仅此而已,既不是国家级金融机构的总部所在地,也没有股票证券交易所,称不上“国家金融中心”。
各类人才聚集的中心。百度地图发布《2017年Q4&年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显示,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上西安排在第13位。西安是中国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拥有数量庞大的高校和不容小视的科技人才,但也不能忽视西安人才的流失,所以西安未来要做好的不仅是吸引人才,还要很好的留住人才。
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地方。不得不说,与政治中心北京以及高度开放的上海、广州、深圳比,深处内陆的西安还有不小差距,像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这样的国际性论坛、会议和赛事,西安还需要多承办,促进国际交流。
大的人口中心,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人口。西安人口约846.78万人,在中国排名23位,2017年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西安仅仅排在23位,只是上海和北京的60%左右。
娱乐业成为主要产业部门。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在全国也算得上比较优秀的艺术演出场所,不少大型演唱会也选择古城西安,不过西安的娱乐业还没有达到“主要产业部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的金融中心。上文已经做了阐述,而且,从国家定位上也就可以看出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没有“金融”。
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截至2017年底,在西安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共有203家,在国内主要城市中是比较突出的,但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在西安的仅有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一家,而在全国500强企业中总部在西安的也只有五家。
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这个在整个中国都很少。
第三产业高度增长。西安一直是以文化、旅游带动经济,2017年西安第三产业占GDP总数的61.5%,同比增长9.2%,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70.4%,高于全国11.6个百分点,其中新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高于平均水平。
主要制造业中心。西安是中国老工业基地,在军工和航天工业拥有自己的优势,新兴产业近些年也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但是整体制造业西安还是处于弱势,在全国城市比较也进不了前十。
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中部与西部的结合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通航点171个,航线313条,2017年旅客吞吐量为4185.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7万吨,在全球排名46位,在全国排名第8。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西安需要努力发展成为最大的陆路港口。
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上文已经提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仅有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五座,在各种世界城市评级中,中国大陆地区也只有北京、上海排名较高。客观的说,西安的国际化程度目前与国内的一些城市还有所差距,而这种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所以寄希望西安抓住政策上的优势迅速崛起,不仅提高自己的地位,也同时带动整个西部发展。
任何关于斯里兰卡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我是“最懂兰卡旅行的人”:斯里兰卡小妞。
感谢点赞,么么哒。
其他网友回答
除港澳台之外,北京、上海、广州乃国内三大国际化城市;西安名列第四,是国家批复的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第三座城市,具有跻身前三甲的潜力。
国际化城市,特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一流都市。除了香港之外,国内其它一线城市离国际大都市还有一定的距离。
所谓国际大都市,还需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服务功能,一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总部。还有外国来华工作或者定居人员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参考一个老的数据,综合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上海有387.11万外来流动人口,北京有外来人口300万,广州外来人口突破300万。
北京乃我国首都,将近二百个外国驻华大使馆,各类国际机构以及驻华新闻记者。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各种重大的国际会议、世界级体育比赛等等经常选址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名列全国第一,对外学术交流,外国来华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数量可观。
上海乃我国最大的城市。世界博览会等一系列重要国际活动在申城举办;上海自贸区全国首屈一指,并将升格为上海自贸港;全球500强之中,有三分之一在上海设有总部。上海还是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中外大银行比比皆是。
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广交会是新中国政府成立后,举办的规格最高中国与世界商品交易会。广州还有很多国家的领事馆,与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有着天人的联系。粤港澳大桥通车之后,广州将插上隐形的翅膀。
北京
上海
广州
其他网友回答
虽然西安现在发展还有差距,但作为国家的规划把西安作为第三个国际化都市建设是有长远眼光的,西安的基础、国家地域中心位置、中国文化历史中心是中国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支持大西安国际!
其他网友回答
北上广是未来的国际大都市,这不仅是城市的发展潜力和规模最大,而且还有在城市发展规划定位中也是以全球城市或国际大都市作为未来发展的城市目标。
随着国际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全球竞争已经从国家竞争、地区竞争向次国家中心城市竞争过程。而次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就是都市区的竞争。这种都市区竞争不是我们理论上的行政区范围竞争(如重庆),也不是都市圈竞争(如合肥),更不是城市群和城市圈的竞争,而是无缝对接下的跨行政区的资源共享、产业分工下的大城市竞争格局。
一般从全球角度看都市区,半径在50~60公里的范围内的竞争。而这样的区域内的实力城市竞争,在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地区有三个。
其一,北京都市区,包括北京及周边范围内半径50~60公里之内的范围,人口数量达到3000万以上。要是可以融合天津,那最多也就是5000多万人口。可范围还是有些大,勉强可以入围其中;
其二,就是上海都市区,如今的上海人口数量虽为2500万,可上海一直向周边地区扩展,向西同苏州的融合在进一步加强。苏州加上海的面积也就是北京的面积,可人口数量却是达到3500万以上,未来再融合上海周边的嘉善和南通部分地区,人口数量也是超过了5000万;
第三个都市区就是大湾区下的大广州,广佛同城已经达到了人口数量2500万以上。可还不够!在大湾区内的广佛和深莞四座城市的面积仅为1.6万平方公里,辐射半径也就是60公里。要是这座城市进一步融合,那么一座人口数量达到6000万以上的超级城市~~广深城市将会形成。
未来最看好的三大都市区就是北京都市区安、上海苏州都市区和广深都市区等三大都市区。
其他网友回答
说实话啊,我觉得中国除了香港、澳门之外,内地目前恐怕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
所谓“国际化”大都市,其实跟经济没有绝对的关系,因为并不是经济越好、GDP越高,“国际化”程度也就越高。
我认为,在我去过的所有亚洲城市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恐怕还要属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
因为吉隆坡有三大种族,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再加上大量的外来劳工,当你走在吉隆坡的路上,你会看见各种肤色、各种体型、各种装扮的人,而且大家也都操持着各种不同的语言,并且,马来西亚人也至少需要学会马来语、英语、中文等三种语言才能应付日常生活。
而这样的情况,目前在中国的内地城市基本上还不存在。不管你去北京、上海、深圳,放眼望去,所看到的几乎全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偶尔会看到一些外国人,丢在人群中也几乎就不存在了。
另外,你在中国生活,也通常用不到好几种语言,使用中文就完全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了,就算是外国人来了中国,也要学习基本的中文才行。
而特定种族的社区在中国的大城市里就更难见到了,通常一些“老外街”也不过就是商业项目,吃喝玩乐的地方而已,搞点噱头,并不是真正的外国人社区。
如果非要选出我们国家三个最“国际化”的大都市,那我认为,香港、澳门无疑可以入选,而内地的城市,应该也就最“洋气”的上海能排得上名了。
至于其他城市,你们就别跟着闹了,好吗?谢谢。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