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的意思(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网友提问:

农村老俗话说“上元无雨多春旱,清明无雨少黄梅”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上元无雨多春旱,清明无雨少黄梅;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这是气象谚语,以某个节气冷热有雨无雨来预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特征,以备做好农业安排,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特别在科学不发达的旧时代,其作用就更大。天气气候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依经验规律来判断是有灵验的,所以这俗话谚语是有参考价值的,现在科学发达了,有较为准确的天气预报,有人便认为这可以不要了,那是不妥的,好的要传承发扬才是。

上元有历法上的说法,历法上有分上中下三元的说法,这里说的上元应是指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指七月十五,下元是十月十五。旧时人重阴历,阴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制定的,反映了月亮的朔望圆缺盈亏,每月初一为朔,月圆十五为望。上元无雨多春旱,是指正月十五不落雨雪就会显得整个春季干旱少雨。旧时人常以月初一十五来看之后天气,这一句是十五论天气。清明无雨少黄梅,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春季三月的节,排于节气第五位,清明时节不下雨,梅雨季就不明显,也是指有旱情。黄梅是梅雨季节。梅雨季节是我国夏初江淮流域特有的一个天气现家,会出现连续空气潮湿、阴霾多雨或雷阵雨天气,成为“霉雨”期,因这时正是梅子成熟期,所以又叫梅雨期,有入梅出梅之说,前后约一月,梅也分多少,干湿等,少黄梅,就是指梅雨季多干早。

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排于第十位,夏至至长,冬至至短,夏至冬至是热冷两极节点,很有特点的两个中气,即太阳处于南北回归的极点上。夏至无云,是说无雨,三伏热,三伏热也是一个天气现象。夏热三伏,冬冷三九。夏热冬冷是其特点。伏是最炎热之时,一般在夏末秋初,时长三十到四十日,夏至后三庚数伏,为入伏,十天后为中伏,中伏有十天也有二十天的,秋后头庚数末伏。夏至无云三伏热,意是说夏至时无雨,到了三伏天就会变得更热,也是暗指干热无雨。九九为重阳,九为单阳最大,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无雨,就预示着整个冬季会少雨多晴。这几句气象俗谚都是说少雨多晴的,目的在于告诉警示人要注意,重视气象对农耕的影响,作好必要准备。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其他网友回答

“上元无雨多春旱,清明无雨少黄梅;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这句话出至明代农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关于农业技术和农政思想的书籍。

这句农谚有别于一般的农谚,可以理解为当时农业专家说的话,用来指导农民判断天气的。

这一段时间总是在网上看到关于“暴雪”、“冷到哭”、“连下几天”等一些关于天气的文章。我个人认为这时候下雪、下雨对春耕还是有好处的,必定可以缓解春季旱情。老话不是有“瑞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的说法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马上就要到元宵节了,古代这一天是非常热闹的,不仅要吃元宵,还要“去百病”,舞狮子、送孩儿灯等等。判断正月十五这天天气情况的农谚也很多,比如“中秋云遮月,雪打上元灯”,“大年初十雨雪连,元宵佳节天地寒”,“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等等,都是通过之前的天气情况来判断元宵节这天的天气情况。

至于准不准我们今年就可以验证一下老祖宗总结的农谚还有没有道理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中秋节那天的天气情况,如果不记得了也可以回想一下正月初十那天的天气情况,来验证这些农谚还准不准了。

那么 “上元无雨多春旱,清明无雨少黄梅”,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一下,作为参考!

上元就是“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也可以理解为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清明指的是“清明”节气,“黄梅”代表了地域和气候现象,也就是说这句农谚是出至有黄梅的地区,拿到别的地方可能就不准了。古代把梅子成熟这段时间下雨称为“梅雨”或“黄梅雨”。这段时间有一个特点,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小、缺乏光照,器物比较容易发霉,所以,古代又把这段时间下雨称为“霉雨”。

先来看一下“上元无雨多春旱”

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思是说,如果正月十五这天不下雨,那么春天土壤就会比较干旱。土壤干旱对作物返青和早春种植都是有影响的,现在我们可以浇水灌溉,在古代可有没有这条件,基本上是靠老天赏饭吃的,干旱就意味着收成不好。

另外,春季干旱也不利于我们打除草剂,因为土壤干燥,杂草为了自我保护,维持生长,就会关闭一些气孔来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在气孔关闭这段时间打除草剂,你说效果能好吗?所以,我们在给年后小麦打除草剂时,最好是在浇完返青水4-5天后再打除草剂,这时候杂草从土壤中露头了,除草效果最好,最彻底。

再看一下“清明无雨少黄梅”

清明节气已经是阳历4月份了,国内部分地区,有时春雨绵绵,有时春光明媚。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这段时间下不下雨不仅对作物生长有影响,也对后期的天气情况产生影响。

在国内湖北和江苏一带的农村,有“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的说法,在江西农村也有“清明宜晴,谷雨宜雨”的说法。每年的3月份部分地区的麦农和蒜农开始浇返青水和追返青肥,有些地区的稻农也开始给水稻育秧。但是,到了4月份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总下雨了,需要的是阳光,阳光充足秧苗才能长势好。如果,这时候还阴雨绵绵或者出现“倒春寒”天气,就会导致早稻烂秧和死苗,小麦冻害减产。所以,古代人是非常重视这段时间天气变化的。

每年的初夏这段时间,从我国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一带时常会出现一段时间阴雨天气。而这段时间也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时期,所以,我们也管这段时间下雨称为“梅雨”。我们从古书上也能看到这方面文字记载,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

所以,古人把每年6、7月份梅子成熟这段时间出现的持续阴雨气候现象,称作梅雨季节。

因为这段时间,由于连续下雨,阳光奇缺,空气湿度比较大,大棚作物也容易得“灰霉病”等一些低糖类病害,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所以,人们也把“梅雨”叫作”霉雨”。在明代谢在杭写的《五杂炬·天部一》古书中也有相关记载:”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看来梅雨季节到来对作物生长和百姓生活影响还是很大的,在江南民间也有“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的说法。

梅雨有正常梅雨、早梅雨、迟梅雨、特长梅雨、短梅、空梅、倒黄梅等划分。当然了,这些划分只有正常梅雨是有利的,一般6月中开始到7月中旬就结束了,不会带来影响。出现特长梅雨,意味着灾害,像1954年中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就是由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短悔”和”空梅”表现的气候现象和特长梅雨相反,出现的几率也是不多的,一般平均10年会出现1-2次,出现这种气候往往会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

“梅雨”气候现象对农业生产是能够产生直接影响的。正常梅雨到来时正好是春耕夏播农作物需水的重要时段。如果,来得晚和持续时间长就会出现田间积水的情况,会导致作物出现沤根烂根,影响根系呼吸作用,出现黄苗、死苗和一些病害。特别是对油菜、大麦、小麦、元麦影响较大,因为,田间湿度大又密不透风,容易导致赤霉病高发。但是,过晚和过少也不行,容易发生干旱,也不利于庄稼生长。

所以,正常梅雨6月上中旬到来,能够有利于水稻插秧。但是,对有些地区可能不好,因为6、7月份也是小麦、大麦、元麦的收割季节,对收割、晾晒和早稻烤田不利。

总之,梅雨期过长容易发生涝灾,比如,1954年梅雨季节异常持久,长达两个多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涝年;梅雨期过短也不好,会出现旱灾,比如,1958年梅雨期只有2-3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我用了这么长的文字才把“梅雨”气候现象表达出来,老祖宗的农谚只有几个字,但我们不要小看这几个字,是老祖宗长期劳作结合天气总结出来了。不是一年两年能够总结的,可能是几代人共同产生的,老辈人的智慧是让人佩服。

农谚有地域性,加上现在气候条件也和古时候不一样了,会有一些偏差,但是,还是能够被借鉴的。您认为呢?对古代留下来的农谚您怎么看?还值得被流传下去吗?期待您的评论!

全文完,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

其他网友回答

春季干旱不利于我们喷洒除草剂。土壤干燥,杂草为防止自己水分蒸发过快,有意关闭自己部分散气的气孔。此时,再喷洒除草剂,对土壤很不利。

其他网友回答

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如果正月十五这天晴朗无雨,则表示,整个春天,将会是少雨多晴,引发春旱,春雨贵如油啊!

清明无雨少黄梅,是说清明节无雨,三伏天里,会格外炎热,南方的黄梅雨季会缩短时间。导致水田水缺。而北方有农谚说:清明晒干柳,窝头砸给狗。意思是,北方人过去在清明节的早晨会折柳枝插在屋檐下晒柳,如果清明节前后是睛天将柳枝晒干了,说明这年的夏粮会大丰收。人们收了好多小麦后,会将杂粮做的窝头喂狗,而人们则会吃上白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