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过春节中国人都喜欢回家?
优质回答:
春节,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每逢过春节,在外的游子们无论历经千难万险,都要回家与亲人团聚。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怀。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对国人是极具诱惑力的。这点从每年的摩托大军回乡过年的方面能清楚的反映出来。现在的交通如此发达,有飞机.有高铁.有绿皮火车,但为何每年还有几十万人选择开摩托回家过年呢?
一.他们是想节省一点钱,给家乡的父母.孩子,买一点礼物;
二.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住在偏远的农村,甚至他们远离乡镇数十公里,交通工具无法到达。无可奈何他们选择驾摩托回乡;
三.他们通常行李较多,又重又大,上火车不方便拿行李,而有了摩托可以免除中途转车的不便。所以他们不辞辛苦的驾驶摩托返乡过年;
四.其它原因。
还记得八十年代,在外务工回家过年的情景,那时还没有高铁,上了火车,行李架上有人,座位底下也有人,厕所里也坐满了人。就连上火车都是从车窗爬进去的,车站管理人员大声斥骂,有的管理人员还挥舞棍子。但上车的人依然我行我素,无奈当时的车太少了,人又集中返乡,这是每年节前节后循环上演的春运大军所特有的风景。
为什么如此艰难,人们也还是选择回家过年呢?因为家中有妈妈的味道;家中日夜思念的妻儿老小;家中有万千牵挂。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问答
因为家是最温暖的牵挂、家是最温暖
的港湾!无论是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还
是身在远方的工人每到春节前期都不
会忘记与家人团聚!
现在离年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
在外打拼的工人、还是在外地学习的
大学生都急着起程与家人团聚!
家家户户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
的对联、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顿温暖的
年夜饭丶开心的看着春晚、听着欢快
的歌曲丶全家欢声笑语、只有此时此
刻是感到最幸福的时刻!
所以每到春节、在外工作打拼的人都
不会忘记回家过春节过家人团聚!
其他网友回答
春节,古时称过年延续至今,在外的人无论有多远都要赶回家中过团圆年,因为一年到头都在外打拼,一年最后一个节日,每个人都向往回家团圆,家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中间还有娇妻,。所以在外之人都要赶回来过团圆年。
其他网友回答
家是莺燕歇翅的摇篮,
是远航归轮的港湾。
是游子往返的终点,
是继续拼搏的加油站。
那里有父母的倚门期盼,
有妻儿可爱的笑脸。
有亲友们的掂念。
有窗外辣椒红串,
有房内苹果香艳……
春节过年,
回家团圆,
是中国的传统习惯。
是人们欢乐温暖的心願,
大家都喜欢!
其他网友回答
“我最恨春节,每年赶回家过年就跟逃难似的。火车上那么挤,我都得憋着尿,要不我就不喝水。”——在电影《后来的我们》的中,北漂女孩方小晓在经历了人挤人逃难式的返乡后,如是说道。
这简直就是我第一次春运的写实!那是在我的第一个大学寒假。由于春节来得比较早,正好赶上寒假,我不得不被迫成为春运大军的一员,第一次切身体会什么叫做“动弹不得”——即便是在卧铺车厢,也挤满了只有站票的乘客。车厢里是浓重的烟酒味和来自四面八方嘈杂声,加上一人出行无人照看行李,18个小时的旅途里,我也各种憋着尿,只盼望着快些到站。
当时的我,很是不能明白,为什么大家非得在这几天回家?错峰出行不好吗?
直到我参加工作。那时,我在昆明做记者,回家做火车需要26个小时。又是一年春运时,有了大学那段“18小时不上厕所”的经历,我实在不愿再消受一次。于是,决定坐飞机回家。然而,机票价格是令人崩溃的,最便宜也要2000多元。工作方知赚钱难,于是,我打算晚几天回,一来可以少请假,二来错峰出行机票也便宜。
在电话里,我告知了妈妈我的决定,迎接了一顿轰炸式地不满:“你嫌贵,我来买机票啊!一年就这么一次,还不回家!”年少的我不懂妈妈的期盼,反怪妈妈不理解我的精打细算,一番据理力争后,不欢而散。
春节渐近,“采访春运”是每年必做动作,这年也不例外。于是,不回家的我,来到人流涌动的车站,采访回家的人。热闹的欢笑,焦虑的步履,某一瞬间,在这个熟悉的城市里,我感到自己格格不入。尤其当听到一位从河南来云南务工的老汉说起自己迫不及待想回家和孩子团聚的心情,我眼前浮现的是日前和母亲的争执。
我知道,我错了。春节,对年轻人来讲,也许只是众多节假日中的一个,但在父辈们心中,这个节日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年三十,全家老小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是他们那一辈人的仪式感。我为了省这几百块钱,竟将母亲这么重要的心理需求也忽视了!不知不觉,耳边响起龙应台在《目送》中的那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眼前浮现母亲忧伤却又欲言又止地看着我远离背影时的样子,我胸口一紧,想要回家。
然而,火车卧铺已经售罄。我只好采取曲线回家策略,先从昆明飞往上海,再从上海坐火车回家。飞机上,正播放电影《人在囧途》。这部电影我是看过的,由于在飞机上别无它事,便重温了一遍。徐峥主演的主人公老板李成功在返乡过年的旅途中,比我更惨,除了飞机、火车、大巴齐上,甚至还有轮渡,搭货车,拖拉机……这倒霉的机遇让他和挤奶工牛耿不断不期而遇。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看似是春运喜剧片,却充满着各种智慧的隐喻。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城里人并不比乡下人高明到哪里去,大家只是知识结构不同——有钱的老板李成功会冷笑挤奶工牛耿坐飞机要开窗户,但到了乡下,牛耿却能搞定老板用钱搞不定的事。在某种程度上,春运的返乡,接近于现代人的“寻根”;而在这个寻根的过程中,老板和挤奶工这两个在城市中几近对立的阶级求得了和解并相互欣赏。
飞机在颠簸,我的心也在颠簸。春运于我而言何尝不也是这样一个“和解之旅”?老板与挤奶工又何尝不是我们和父母的比喻?我们的知识日益见长,我们迁徙到他方,看到更远更大的世界,乃至于听不进父母的絮叨,甚至以为他们的思想保守落伍,哪怕见面有时也只是尬聊或争吵。或许春节的意义就在于,在我们快要被眼前的事业名利催促着难以停下时,将我们带回最初出发的地方,洗涤那些偏见与傲慢,找回本真的珍贵。
春节,这个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节日,通过“回到出发的地方”,让我们漂泊了一年的心重新出发。是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