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飞将军”李广为何至死不得封侯?
优质回答:
飞将军李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式的悲剧人物,他自“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一生戎马倥偬,名扬汉匈两国,却至死不得封侯。后人为之不平,为之惋惜,为之叹咏,“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更是写出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千古名句,进一步把飞将军的悲剧形象定格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在任陇西太守时杀过已经投降的800名羌人。此论源于李广请教的一位相面先生王朔之言,明显带有因果报应的宿命论色彩,虽在日本史学界相当流行,但属于不攻自破的谬说。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胸怀不够大度,公报私仇,找借口杀了曾经轻侮过他的灞陵尉。此说似以小节论大端,难以令人信服,古往今来重大节而失小节的人中成功者多矣!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治军不严,非也。李广带兵作战时虽然不讲军阵,表册文书大多省略,但他对关系士兵生死、百姓安危的征战大事还是非常严肃谨慎的。南宋大学者叶适曾对此作出辩驳:“李广自用兵,人所不及,世或以常律论之,固非矣。”就是说,李广用兵有自己高明而独到的一套方法,不能以常理看待。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是“常败将军”,此论尤其荒谬。试想,匈奴兵将畏之丧胆,誉之为“飞将军”的李广怎么可能是个“常败将军”呢?如果真的如其所言,王昌龄就不会高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卢纶也不会写出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塞下曲》。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不是军事全才。此论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汉武帝时期并非军事全才而得以封侯者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在疆场血战上远远逊色于李广。 李广不得封侯实在是因为他只有一只眼。
如果李广只有一只向上看的眼,他也很可能得以封侯,从古至今,靠阿谀奉承、吮疮舔痔而封侯者可谓数不胜数。但我们的飞将军李广却只有一只向下看的眼,他和兵士亲如兄弟,“得赏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他对百姓关爱有加,以至于他自刎而死时,全国的百姓为之痛苦流泪。 如果李广像卫青一样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或者像李广利一样是汉武帝的大舅子,那么,即使他缺少一只向上看的眼,也照样能封侯,可惜他没有一个好姐姐或好妹妹。
李广不仅不肯溜须拍马,讨好上司,而且不会察言观色,顺承上意,甚至还有些不羁与自负。既然你对皇帝不感冒,那皇帝对你不感冒就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了,再勇敢的将军在皇帝面前也是弱者啊,除非你像麦克白一样敢把皇帝拉下马。
李广的悲剧告诉我们:在丝毫没有民主的封建社会中,要想官运亨通,仕途顺利,出将入相,进爵封侯,一定要有一只向上看的眼,因为在封建官场,向下看无足轻重,向上看举足轻重。
其他网友回答
古往今来,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其夙愿:或封侯拜将青史留名,或马革裹尸战死沙场。飞将军李广虽未封侯拜将也未马革裹尸,但其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职业军人。
先说封侯的决定者汉武帝。
汉武帝即位8年,24岁时,在首次反击匈奴的马邑伏击战时,便出去30万大军,虽未出得预期战果,但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血气方刚的汉武帝试图彻底消灭匈奴的勃勃雄心和战略宏图。所以他在选人用人时只看其能力,提拔和任用时只注重战果。 所以李广在这方面就吃了大亏,名气大,但并没有特别出色的战果。汉文帝曾慨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刘邦)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景帝时,李广为陇西都尉,不久就升为骑郎将,后任上郡、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太守。但汉武帝根本不看这些,只要结果。
说说李广封侯。 封侯机会一:马邑伏击战。
御史大夫韩安国带队,骁骑将军李广辅之。单于中计亲率10万骑兵南进,后发现中计急撤。汉30万大军无功而返。如二把手李广在单于匆忙撤退时,私自领兵追击,就算无战功,以大帝的血性都敢给李广封侯,以鼓励其勇气。
封侯机会二:关市战役。
车骑将军卫青带队,公孙敖、公孙贺、李广辅之,四人基本平级,各领兵1万,负责一个方向,战果一胜一平两负。卫青部以万兵斩敌700小胜即封侯;公孙贺部无战果;公孙敖部万兵被歼7000;李广部基本被全歼,主将李广被俘后逃回,虽得匈奴“汉之飞将军”称号,但得不偿失,被革职为民。遭遇匈奴主力,实属点背。
封侯机会三:漠南会战。
会战前渔阳战役中御史大夫兼丞相韩安国失败自尽,汉武帝重新启用李广,任太守。漠南会战时,李广随卫青出征,此时的卫青已拜大将军。此次会战汉军虽大胜,但汉武帝以军功不多为由,只封霍去病、张骞、赦贤三人为侯,李广为后军无战果。
封侯机会四:第二次河西会战。
霍去病带队,张骞、李广领兵1万,负责次要方向作战。李广领兵4000为先头部队,遭遇匈奴主力,勇战斩敌4000。后张骞、公孙熬革职为民,李广功过相抵无封赏,也实属点背。
封侯机会五:漠北会战。
李广最后的封侯机会,但由于汉武帝的忌讳和卫青的私心,把老将李广调离主要作战方向,老将李广极其恼怒,匆忙行军,军亡导而失道。司马大人表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李广一生勇猛刚烈,忠信正直,不失为一代名将,但其对战场的敏锐感知不足、对作战时机的灵活把握不够,加之时运不济,使多次其错失封侯良机。
以王昌龄《出塞》作为结束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言兵者不止不兵家,论兵者不止兵书,历史中的军事战争、历史中的风云战将,我们一起来还原,欢迎关注蜗牛篆圈。
其他网友回答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道出了无尽的悲凉,飞将军李广一门忠烈,就算是他的孙子李陵投降匈奴,也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李广有“飞将军”之称,至今仍然能够清晰的记得小时候背诵的诗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一直没有被封侯,对此司马迁也感到十分惋惜,加上被霍去病射杀的李敢,被迫投降匈奴的李陵和因此被满门诛杀的李氏一门,不禁让人扼腕叹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功劳和是否能够封侯并不能画等号。李广能否封侯的决定权在汉武帝的手里,说的直白一点,李广不能封侯是因为没有得到汉武帝刘彻的认同。
在我看来,李广不能被封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墙头草、随风倒
李广作战勇猛是事实,在配合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时也立下了大功。这本来是李广封侯的第一个契机,但是李广接受了梁王刘武的印绶和赏赐,他知道梁王是皇族,但是忘了臣子的赏罚之权必来源于天子,梁王不是皇帝,这和士兵必须听命于将军是一个道理。因此,在平定七王之乱后,很多人都被封侯的情况下,李广也没有被封侯。从汉景帝的角度来看,李广的政治立场不坚定,这个问题可是会要命的。因此汉景帝认为李广难堪大用,难以委以重任。
亲兵无律、有恩无法
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原文中记载:李广每次获得胜利之后,总是将缴获的财物和皇帝赏赐的东西分给士兵,同时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士兵吃什么他也吃什么,和当时的冠军侯霍去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霍去病宁可让皇帝赏赐的酒肉臭掉,也不会分给手下的人共食,好像李广确实是一位非常仁厚的将军。但缴获的财务应该先上交国家,而不是分发给军士,将军尽管有统军之权,但却没有擅自分配战利品的权力。士兵们感激的不是朝廷,而是李广这个人,同样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最后也会只能让士兵认为李广这个人够意思,而不是大汉朝廷对他们有多好。李广治理部队靠的是拉关系,而不是真正的军纪和军规,他滥用朝廷给予他的权力,积累的是他个人的人脉,这样的人当然不能重用。
争功无国、谋胜无公
汉武帝时期,在军事上倚重的是大将军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李广虽然资历老,但是其作用是服从大将军卫青的指挥,策应霍去病的军事行动。但是李广作为一位老将,却没有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他不明白成就他人才能成全自己的道理。在延误了军期即将被问责的时候,李广选择了愤然自尽,他不能接受比自己官职小的小吏的质问,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而冲动的选择了一死了之。李广之死导致大汉王朝失去了一位将才,此为不忠;李氏家族失去了支柱,此为不孝;置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于不顾,此为不仁;不能忍一时之气而放弃自己有用之身,此为不义。
因此在我看来,李广不能封候是必然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其他网友回答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在分析李广难封的原因时,我们不能从单个事或单个人的角度去分析,而应该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多角度分析,这样才会比较全面和正确。我认为应该至少从以下三点去分析:
一、首先应该分析大的时代背景。
首先,李广将军年轻的时代是文景之治,整个时代崇尚黄老之道,强调与民休养生息,集聚民力。对外,基本上都是实行“和亲”策略。尤其汉文帝,一生勤俭节俭,爱民如子,基本没打什么仗。而作为年轻军官的武将们,那自然没有多少仗打,没有多少军功去立了,所以李广平时没事只能陪陪皇上打打猎,但李广勇猛异常,并经常射杀猛兽,其勇猛连文帝不得不慨叹道:“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而到了汉武帝时代时,是对匈奴全面进攻的时代,这时的李广将军却已经老了,比起年轻时的自己,自然就差远了。
二、机遇军功问题。
时代造就了机遇。文景帝时代,无军功可立。汉武帝时代,有军功立,但年级太大了。在加上这个时代有两位不世出的天才级别的年轻将领,卫青和霍去病。这个搁到那位帝王手里都会用即年轻热血有干劲又天赋极高的将领了。所以整个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中,李广都不是主力部队,只是作为偏师协助卫青作战。第一次,李广以偏师遭遇匈奴主力,全军覆没,李广狼狈地逃了回来,结果被贬为平民。第二次,匈奴如果听说是飞将军李广的部队,都绕开他的营地,不和他开打,自然也就没有战功可言。第三次,李广终于雄起了一次,以四千兵力击退匈奴四万人马。可是这次霍去病的功劳太耀眼了,竟然率军北进两千多里,直接与匈奴左贤王部交战,歼敌7万余人,并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狼居胥山。这种光芒下,李广的战绩那是小巫见大巫,肯定就被忽略了。第四次,李广的最后一战,老将军求功心切,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贸然进军,结果迷失在沙漠里,致使匈奴单于逃走,这是延误军机的大罪,且无寸功,李广羞愧难当,于是自杀了。
而当时大汉封侯有以下几个标准的:捕斩敌军王、相、将军、阏氏等;斩敌千级以上;在战斗中为夺取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等。而李广在文景两朝的对匈战争中主要任务为防守工作,而武帝其间的几次主动出击战中基本没建什么功劳,加上最后自尽了,所以七十余战却从未达到封侯的标准。
三、个人品性问题。
从三件事上可以看出李广将军个人的品性。
1、不会处理和领导的关系。景帝继位的时候爆发了七王之乱,平叛之后李广开始崭露头角,顺利夺得叛军帅旗而得以扬名,所以梁王有意拉拢李广。可惜李广政治上不成熟,竟然私自接受与汉景帝矛盾重重的梁王将军印,结果自然遭到汉景帝的冷落。所以汉景帝在临终之前告诫刘彻,李广不能重用。
2、不会处理和同事的关系。李广一直就对卫青很不服气,认为他是靠着卫子夫的裙带关系才当上了将军,所以李广跟卫青非常不对付,卫青打了胜仗,他要么说人家运气好,要么说卫青走后门,靠关系上位。而我们都知道卫青的才能,他的功劳是凭自己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再有就是有一次李广打猎很晚才回来,县尉(也就是守城门的)根据大汉律令不让他通行,于是李广就怀恨在心,他在汉武帝命令他出征的时候,竟然要求带着这个县尉,等这个县尉一入军营就杀了他。如此气量狭小之人,在汉武帝眼里自然就没什么好印象了。
3、不能处理和敌人的关系。杀俘虏在古代是很不道义的事情,而李广一次就斩杀了800多已经器械投降的敌兵。杀心太重,缺少了一点仁慈之心。
从以上几点分析,李广难封,其实有其必然的因素在里面。
其他网友回答
一提飞将军李广,人们广为熟知的便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何沙场百战却未能封侯?首先,这是因为汉朝的功爵位制决定的。汉随秦制,按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每升一级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汉文帝时,匈奴大举入侵萧关。青年李广开始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就是按军被任为汉中郎的。但是之后,一直没有仗可打,连汉文帝都说他,如果生在乱世,凭借他的才能,应该是万户侯。
汉文帝死,汉景帝即位,随即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这时,李广的机会来了,他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他一马当先,率先冲入昌邑城,夺取了敌方的军旗,立了大功,从此一战成名。这一次,按军功本来是可以封侯的,但他却傻呼呼地接受梁王授下授给他的将军印。梁王本来就与汉景帝在暗地里争夺天子之位,太后还亲口说将来要把皇位传给梁王的。这样一来,把汉景帝气了个半死,所以到手的封赏也就这么没有了,反而被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但自此之后,就无大的战绩了。
到了汉武帝时,在马邑之战中,因单于生疑退兵,李广无功而返。四年后,李广以卫尉作为将军,从雁门出击匈奴。这一战更是他的耻辱,不仅被打败,还被匈奴人活捉了。匈奴的骑兵活捉了李广,把他放置在两匹马的中间的网上,李广躺在网上。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偷偷看到旁边有一个匈奴骑兵骑着是匹好马,李广突然跳上匈奴骑兵的马,驱策着马向南跑了数十里,与汉军相会。数百名匈奴骑兵追击李广,李广用夺来的匈奴骑兵的弓箭射杀追兵,终于逃脱了。李广回到汉朝,朝廷将李广贬为庶人。
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带一路郡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李广几次请求随行,汉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请求,同意他出任前将军。卫青捉到匈奴兵,知道了单于驻地,就亲自带精兵追逐单于,并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
结果李广又迷路了,让单于逃跑了。卫青没能活捉单于只好收兵,并派人询问迷路的情况,并打算报告给汉武帝。李广在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时就拔刀自刎了。一代英雄从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