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字和名字有什么意义上的联系 古人名与字的区别和联系

网友提问:

古人的“字”与其“名”有何关联?

优质回答:

古人的名与字之间,总是存在着内在必然的关系。其中有多少怜爱,多少期许,多少温情,令后人肃然起敬——这也是他们刻意追求的。关于二者的关联,请听茂森一一分解。

一、名与字有先后关系,成年后要“敬名称字”。

古人通常的做法是,小孩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给起名。这是一件十分庄严神圣的事儿,寄托了父母家族殷切的期望。虽然名要伴随孩子一生,可当他长大成人后,人们就不便于直呼其名了,否则就可能有失敬之嫌了。此时的名,可以用于自称,表谦卑;也用在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称呼时。在这种情况下,“字”应运而生。男孩到了20岁,家长要举办冠礼,男孩在束发后加冠,场面隆重。在仪式上由嘉宾(后来由父祖师长)根据男孩的名来给他起一个字——字,也称“表字”。起字,不仅意味着男孩已经成人,也是为了代替名以表尊敬,还表明男孩已经具备了进入社会特定圈子的资格。有了表字以后,名就被限制使用了;字则大行其道。称呼对方的字,既是对他的尊敬,也是对其社会地位的肯定——这就是所谓的“敬名称字”。

二、表字是对名的补充完善,名与字的关系多种多样。

因为表字是根据名来起的,所以二者的关系是显性直接的。不过,要正确理解当初起名起字的用心,还真想要了解相关知识,把握词语间的意义关系。名与字的用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联系,若做细分,可达一二十种。茂森为方便起见,简化为三大类关联。

其一,名与字是同义词,互相解释,相辅相成。先讲一个小笑话:《论语》中说,有件事气得孔子大骂“朽木不可雕也”,那就是“宰予昼寝”。有个先生个性发挥,将其解读为“杀了我,也要午睡”,引来学童哄堂大笑。其实,孔子的这个学生姓宰,名予,字子我。名字间属于这种同义相训关系的古代名人还有:颜回,字子渊(渊意为回水涡);曹操(操表操守品德之意),表字孟德;《汉书》的作者班固,他的字是孟坚,坚与固同义;东汉科学家张衡,字平子,平即衡也,今人用“平衡”一词。

其二,名与字是反义词,字从相反方面来解说名,二者相反相成。曾描绘出弦歌盛世画面而受孔子赞叹的曾皙,其名为点。而点之意为小黑点,晳则是肤色洁白之意。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叔祖王绩,他的字是无功,可能是功成名就后,他就不再求功名利禄了,那真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南宋大儒朱熹,他的表字为元晦。熹者,光明也;晦者,昏暗也。

其三,可称为相关相成的关系,字是对名的某种有所关联的解说或补充。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孔老夫子,他的名为丘,字为仲尼。当年,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征在为了求得贵子,曾在尼山祈祷过。盛唐山水田园诗大家王维出身于一个笃信佛教的世家,被起名为维,起字为摩诘,因为有一部佛教经典叫《维摩诘经》。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字介甫,令人费解。其实,他的名与字均取自《易经》的一句话:“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表独立坚定之意,正是安稳巨石的本性——这也是王安石人格的写照。

三、起字时,可能加上一些在名中并不多见的特殊字眼,如前缀和后缀。

我们从上述示例中发现,在孔子班固杜甫王安石等人的字中表示实质意义的词语前面或后面,有一些“仲”“孟”“子”“甫”一类的字眼,并不起着解说名的作用,但是又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前后缀的作用。

第一、表字中有一些表示兄弟排行的前缀(少数情况下做后缀),通常有下述两种情形。一是用“伯仲叔季”四个字表示兄弟四人的先后排序;二是用表示每季三月的“孟仲季”代替前者。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中的“伯”用在嫡长子上,后者中的“孟”用于庶长子。我们看看下面两对兄弟的名与字,体会一下:东吴缔造者孙策,字伯符,他的弟弟、东吴大帝孙权,字仲谋;班固,字孟坚,他的那位投笔从戎、建功西域的弟弟名超,字仲升。另外,还有春秋时两位齐相的名与字有点特别:管仲,名夷吾,字敬仲;晏子,他名婴,字平仲。只不过他们字中的“敬”和“平”是谥号。用“叔”字的例子有: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他名纥,字叔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字永叔……

第二、表字中有时加上了用以表示男子美称的前缀或后缀,如前缀“子”(也可做后缀),后缀“甫”(父)。很多名人的表字中用到: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姓子,名嘉,字孔父——孔子的姓氏即由此而来;孔子大弟子子路,姓名为仲由,字子路;上面提到的张衡,字平子;三国名将常山赵云,字子龙;杜甫的字子美;王安石的字介甫……

其他网友回答

一般的情况下字是对名的解释!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有姓、名、字的叫法,例如三国时代姓刘名备字玄德。又如姓赵名雲字子龍。这种传统称呼一直延续着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后在新文化的“五四运动“的冲击下将”字”淘汰了。现只有姓名之称,“字“被时代的进化给淹没了。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

1、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2、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3、“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4、“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5、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6、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7、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

另外在古文中,名与字连称时,习惯上先称字后称名。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的字与名的关联其实非常紧密,因为设置名和字的初衷是为了建立礼仪和区别尊卑等级,让不同辈分之间的人互相称呼方便。

名与字的关系

一般来说,最早的名只有单字,字为双字,有阴阳相配的关系。名为阳,字为阴。名,也就是一个人官方的代号,也叫学名,官名,字为阴,也就是私名,所以字和名应用的场合有所不同。

名与字一般情况下意义有关联。字是名的引申义,或者就是相同意思。

比如李白,字太白,只是加了一个修饰的字。杜甫,字子美,美和甫同义,加了一个常用的子字。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同义,孔和太一样,是修饰义。

又比如关羽,字云长,则是羽毛与云之间的引申义。张飞,字翼德,则是同样的引申义。欧阳询,字信本,询即有确信的意思,仍然是有意义关联的。

名与字的应用场合不同

名是古代户籍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官名,就好比现在身份证上的名字,有权威性,是官方认证的。所以凡是正式的场合和文件之中,比如科考,画押,地契,合同,都要签官名。一般仅有一个,且不更改。

字则比较随意,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好几个。字是为了同辈之间方便称呼,比如同学之间,以字称呼,是一种规矩,也就是成年之后,名为讳,长辈可以称呼,晚辈与同辈不宜直呼其名。同辈之间直呼其名,则不尊重,所以称字。所以字是非正式场合应用的,比如同学之间的信件往还,都以字称。

名一般都是长辈所取,后来增加为两位的时候,多半按照家族族谱中的字排列,取一个同辈同族的字,再加一个自己的名字。实际还是相当于单名,只是多了一个家族的标记。

名字以外还有号

除过名与字外,还有号,则更加随意,一般都是自己取的号。以表明自己的意趣,志向,精神追求,一般比较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才会取号,有时号会取代其名而流传于社会之上。

还有一种情况,是名字和当朝皇帝的字相撞,为避帝讳,就只能以字代名行于世。比如清朝的大书法家邓石如,本名邓琰,与嘉庆皇帝的名颙琰有同字,所以一生都不用其名,只以字行于世。

名字的应用是从礼仪而制定的,而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一传统也随之而消亡了。再也没有所谓的避讳之说,乃至父子叔侄,家中长幼之间有时都有同字,也是文化缺失的一种表现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