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孔子周游列国目的何在?
优质回答:
志在广告天下,——吸纳信徒。受释、道两家的启迪。
其他网友回答
应聘求职!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有诸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政治理想受阻。
“堕三都”的计划搁浅之后,孔子意识到,自己在鲁国的政治生涯或许即将终结。季孙斯没有了公山不狃的威胁,重新成为鲁国事实上的掌权者。他不再信任孔子,不再给孔子机会,孔子便失去了恢复公室权威的机会。
但孔子没有立即放弃,他还想再等一等,期待事情出现转机。
公元前497年初的某一天,齐国给鲁国送来了八十位美女和一百多匹毛色漂亮的骏马。齐国此举,名义上是表达友好,实际上是一项政治阴谋。孔子治理国政初现成果,又力主“堕三都”,齐人担心鲁国由此大治,不利于齐国,所以齐景公姜杵臼采纳大夫犁弥的计谋,给鲁国送去美女骏马,以扰乱鲁国君臣。当然,是否能达到目的,姜杵臼并没有把握。
季孙斯派人把这群美女暂时安置在曲阜南高门外,自己则身着便服,一次又一次地跑去观看她们跳舞唱歌。后来,他干脆找个借口,连续三天不上朝,只顾欣赏美女们的曼妙歌舞去了。
子路对失望的孔子说:老师,我们该离开了。
子路心中,有比孔子更多的失望和清醒,他知道事已不可为,等下去毫无意义。因为季孙斯一门心思享乐,对于“堕三都”之事,提也不提了。
其实,季孙斯作为鲁国三桓之首,封邑无数,锦衣玉食,什么场面没见过?怎会被齐国的这些美女迷得神魂颠倒?事实上,季孙斯是借题发挥,以耽于女乐之姿态,暗示孔子,“堕三都”到此为止,他也不会再继续重用孔子。
季孙斯的目的当然是排挤孔子,但对于这样一位享有盛名的学者,他不能蛮横地将其罢免或者赶走,那样做,有失贵族身份。
孔子还是不甘心,他告诉子路:再等等看吧,郊祭之日就要到了,祭礼之后,如果季氏没有送来祭肉,就的确是该走了。
春祭过去了,没有祭肉送来。
这已经不再是暗示,而是明白无误的告知:你已经没有用处了。
公元前497年,孔子辞去做了三年的大司寇之职,离开父母之邦,踏上周游列国的漫漫长途。他可以不走,但一定要走,只为心中那一丝理想——礼是天下之礼,鲁国是天子的鲁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鲁国不能恢复礼乐的梦想,到别的国家去实现,也无不可。此时的孔子虽然万分失望,但心中并无挂碍,父母早逝,儿女业已长大成人,是时候到广阔世界寻找机会了。
孔子带着几位弟子,子路、颜回、冉求等人,出曲阜,向西而去。
其他网友回答
(原创)
孔子周游列国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他的政治主张,希望各国诸侯接受他的仁政思想。以实现大周王朝的“社会大同,天下为公”。当然也还有其他的目的。
孔子的时代,周王朝的势力日益衰败。各诸侯国征战天下,社会礼崩乐坏。孔子向往西周时期周公的仁政思想,以道德感化万民,而实现天下归心。西周的社会稳定,和平盛世,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令孔子为之向往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孔子所在的鲁国,本是西周时期的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周礼在鲁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鲁国也有过一代又一代的国强民富。当历史进入东周时期,鲁国开始衰弱,并经常受到周边国家侵犯。孔子致力于克己复礼,也就是希望鲁国以恢复周礼而改变当时混乱的局势。尽管孔子官至大司寇,只因他一人的势单力薄,他那远大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弟子离开故里而周游列国,寄希望于各诸侯国接受他的政治主张,以实现各国的和平共处,社会稳定。
孔子已过天命之年,没有在家安度晚年,却带着弟子劳累奔波在各诸侯国之间,也是为着自己想得到他国的重用,而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只是他的思想过于超前,与当时动乱的社会局面格格不入,所以既没有一家接受他的政治思想,也没有得到他人的重用。
历史没有成全孔子成为一个政治家,却让孔子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开山鼻祖。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对于孔子来说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为着自己的政治理想,生前的九死一生,丧魂落魄,无人理解,却在汉武帝之后,他那思想的光辉,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体文化,也算是告慰了他的在天之灵。
孔子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也是为着更好地开坛讲学,培养人才,后继有人。让那些学业有成,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更好地传承他的儒家思想。三千弟子,贤能七十二,孔门十哲,其中许多成功的人士,不仅全面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而且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让儒家思想与时俱进。
孔子这一目的,如他所愿。人才济济,桃李满天下。后来的儒学大者,层出不穷,让儒家思想生生不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孔子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历经磨难,百折不挠,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长征,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尽管他的主要目的在他生前没有实现,但是在他身后的两千多年,儒家思想如同指路明灯,光照日月,彪炳千秋。
其他网友回答
恢复奴隶制,推行周礼。他主张“中庸之道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