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楷书是钟繇写的什么 钟繇是楷书的鼻祖

网友提问:

楷书鼻祖钟繇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作品?如何赏析?

优质回答:

钟繇是三国时期曹操阵营最为著名的书法家。其主要贡献表现在楷书方面,被誉为“楷书之祖”。对后世影响极大,包括王羲之、虞世南、王宠、黄道周等等。

钟繇主要代表作品有《宣示表》、《立命表》《贺捷表》、《荐季直表》、《还示表》、《墓田丙舍帖》等等。这些代表作多为刻本,但应该是保留了钟繇书法的本来面目。

关于如何欣赏钟繇书法作品?

一、钟繇时期,楷书尚未成熟,即使通过钟繇发展楷书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但上处于萌芽状态。

所以,我们欣赏钟繇作品切忌以唐楷的欣赏标准。否则非但看不出钟繇楷书有任何高明之处,而且会适得其反。

二、欣赏钟繇作品需要上溯起源头,钟繇楷书字形成方扁、用笔朴实厚重,隶意较多,所以钟繇楷书脱胎于隶书。

那么,我们欣赏钟繇楷书,应该多去欣赏他的高古之美,质朴之美以及她的趣味性,从这个角度去欣赏,钟繇楷书则会愈发耐看。

欣赏钟繇楷书的具体细节则从用笔的高古质朴,结字的方扁隶意及趣味性等方面去欣赏。

其他网友回答

荐季直表

看罢钟繇的荐季直表,第一感觉就是极好,再就是如有补一般,心满意足。

有点猜测后来行草书兴起的一个原因:很多大家,大志者,不能与之比肩,不能超尔。遂改道耳。

此作品一入之,便是一方沃土,土地肥沃,水汽充沛,木藏于林,生机满而不溢,金沉于土,沉坠后劲绵绵,感觉暖意烘烘其间,火意亦未缺匮也。

笔画搭配安排,如土石林壑,粗则温温,微则补盈。合如众意聚之,散则一心多顾。十里田桑,五行分化,皆侍良主。熙熙而又祥和,错综而又唯一。如入温浴,泡之不宜久,过则亏矣。

猜其之作,以土田为媒,金劲之力以行之,锋锐之气含蓄柔柔而为水,水丰润将满则补木以生,木葱茏未显即烧火以温,火醇醇兮寂而化土。土者,唯能久也。

其他网友回答

钟繇楷书代表作有《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等。高古纯朴是其楷书艺术的魅力所在。

钟繇的楷书改变了篆、隶的习惯架式,字体表现为左低右高的斜侧之势。它已不是那种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一种多样流动的自由美。

钟繇在把握字体点、画基本形态的同时,更注意行笔的“疾”与“涩”,两者相参相和,或缓或急,或轻或重,使得笔意生动,具有变化之妙和音乐般鲜明的节奏感。

钟繇楷书字势行势上的变化,代表着书法乃至于其他艺术由简单、对称、整齐向着复杂、多变和非对称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地表达了人对世界的解释和看法。而对世界的较正确的解释,不是用具有严格对称和规则的图式去统一它,而是通过各种力量之间的复杂作用,体现出其中的复杂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锺繇的书法,南朝宋羊欣说有三体:铭石书,章程书,行狎书。铭石书就是指篆隶体书,行狎书通常指行书。而章程书就是正书或真书,即早期的楷书。这种书体字体较小,笔画工整,锺繇用来写奏表以示敬意比较合适,由于他的推广和实践,便成了“正书之祖”。其代表作有《宣示表》、《力命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均为小楷。《宣示表》字体平正整肃,不见隶意。《力命表》字体扁方,略有隶味。《荐季直表》,字体横扁,结构松散,饶有隶书笔意。《贺捷表》,字态欹侧,隶味很浓。总之,锺繇书体呈现出一种高古天然的气象。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大师兄的邀请~

南北朝时期,刘宋朝的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将钟繇的书法概括为三种书体:

1、铭石之书,最妙者也

什么是“铭石之书”呢?

汉魏之际的铭石之书,是指书写碑板的书体,包括篆书和隶书,一般是用篆书来写碑额,用隶书来写碑文,是汉隶一种程式化的体态,也就是卫恒在《四体书势 隶书序》里说到的“八分”。

关于钟繇的铭石书作品,一直众说纷纭,相传《上尊号奏》、《受禅表》都是钟繇书写的。

羊欣本人也是无缘见到钟繇铭石书真迹的,这样的说法只是南朝、唐朝人共识而已。

2、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

什么又是“章程书”呢?

“章程书”就是正书,由汉隶演化而来,也就是早期的楷书,传世的钟繇书迹,如《贺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等,都是朝廷奏章。

《宣示表》是钟繇最负盛名的作品,笔体平正整肃,隶意殆尽,与传世的王羲之小楷十分相似。

这时,正书已开始流行,被广泛使用,成为正规合法的书体。钟繇擅长书写正书,而闻名于世,后人将他奉为“正书之祖”也称“楷书鼻祖”。

《荐季直表》整体的字形横扁,充满隶书古意,结体虽然松散,但带有行书的笔法,这在钟繇其它传世的楷书作品中是没有见到的。

另外,《荐季直表》相比其它作品,笔画略显肥厚,纵向的笔画尤其明显,后人多有质疑。清朝帖学家王澍说:“书虽古雅,然比于唐模《贺捷》真迹,韵味深浅,倍万悬绝。”又说:“观其笔法,信是李公麟所作。”

《贺捷表》,无论从笔体还是书迹,都与古楼兰遗址出土的魏晋文书残片上的正书字迹非常相像,横、撇、捺等笔画都过长伸展,与楷书形成初期的隶书写法类似。

所以说,《贺捷表》是现存钟繇作品中最能体现钟繇书写风格的。

《贺捷表》纵向的笔画,写得非常短促,横向笔画伸展,字内没有长的横向长笔画,字形横阔,势巧形密,笔力劲健。

梁武帝说:“字细画短,多是钟法”,唐朝张怀瓘说钟繇的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这些都是钟繇楷书的特征,也刷新了我们对现今楷书演变的认识。

3、行狎书,相闻者也

行狎书,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行书,就用途而言,“相闻者也”,是专门用于书信往来的,这种书体不如隶书、楷书那样正规、严整,也不会像草书那样简单、率直和放任。

是介于草书和正体字之间的流畅书体,便于书写和识读。

钟繇的行书,取法与东汉时期的刘德昇,目前也只能追溯到这里,所以刘德昇又是跟谁学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钟繇和胡昭,是刘德昇最为得意的两名高徒,行书也由此流行于中原士大夫阶层。

4、钟繇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钟繇不仅是新体书法的立法者,而且是魏晋风韵的奠基人。

钟繇对当世和后世的书法家都非常有影响力,汉魏之际,钟繇与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别开法门,钟繇的影响骤减。

宋元时期的复魏晋之古,仿效钟书,但终究难以写出钟书的样式和气质,对于更多的人而言,钟繇的书法,更像是一个符号,一个纪念。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