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致橡树》是如何成为“国民”爱情诗的?
优质回答:
一、《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二、《致橡树》原文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
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3.27
三、《致橡树》特点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全诗采用抒情主体“木棉”对“橡树”做诚挚的表白,把二者人格化、心灵化,使这两个中心意象从外到内都闪射出思想和审美的光芒。木棉可以理解为是充满青春气息的柔中带刚的现代女性美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那是炽热、丰富的感情及独有一份深沉的个性。橡树则显示了种阳刚的气质,那是伟岸、刚强的性格象征。此诗有了这种独特、精美的意象作为象征核心,就自然地脱离了具体的有限的形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可以看作是男女之间平等真诚的爱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诗人巧借“木棉”的表白,派生并组合了一系列蕴含丰富的具体意象。这些意象要么是暗示木棉对传统人生观中不和谐不平衡,甚至向一方倾斜的人际关系的看法,要么是大胆肯定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互相依存,显示了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新型的爱情观、人生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全诗章法及句法的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在上高二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学到一首现代诗叫《祖国呀,我亲爱的祖国》,作者便是舒婷,那首诗早已经从我的脑海中飘去了,连最模糊的印象都没有了,但舒婷的大名我还是听过的,偶尔会联想到上高中的那首诗,隐约记得那首诗的作者便是舒婷。
一般来讲,人们提到现代朦胧诗会认为有三个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是北岛,舒婷和顾城,当年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坛上他们甚嚣尘上,是人们瞩目的文化明星,在人们眼中戴着圣洁的光环。我相信很多文学爱好者都对他们充满了期待,希望他们能变戏法式地惊骇自己的眼珠子,十年的文化禁锢,人们太渴望沐浴在诗一样的文学中了,人们渴望得到精神的愉悦和享受,然而大多数时候,人们不过是空虚寂寞地去追捧没有深度的次品,因为没有什么其他的可以观注了,最一流的文学家建国后就绝种了,人们看不到那种光彩照人的形象,读不到令人热血沸腾,泪如泉涌的作品,只好去炒作次品!
现代朦胧诗就像是虚妄的数字经济,当泡沫破灭的时候,留给人们的只不过是一些美丽的幻想。那些曾经被媒体文化圈极度吹捧的朦胧诗,时过境迁,早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还得国内那些文化类节目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替人们重温,作诗作到这一步,实在是有点太寒碜了,还是早点收拾摊子走人吧!
北岛和顾城的诗能被人们记住的,能让人怦然心动的就那么一两句,这就是他们行走江湖的名片,有些诗人写了一辈子诗,没有一句值得人咀嚼的,就混了个脸熟!而舒婷的诗就比较惨了,我一句都不喜欢,一句都没记住,如果非要我拿《致橡树》像一个女孩子表白,那她一定闻到的只有我的口臭。舒婷的诗平庸,俗套,没有一点灵气,让人一遍都不想读完!不像海子的诗,望一眼心就热切地跳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