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夏日绝句这首诗写了什么

网友提问:

《夏日绝句》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

优质回答:

公元1127年,由于奸相蔡京挡道,蛊惑皇上重用宦官,弄得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没落的北宋王朝更加弱不禁风。金国趁火打劫,组织部队南下打击羸弱不堪的北宋。雪上加霜的大宋王朝已毫无还手能力,结果徽钦二帝及众多嫔妃被掳掠而去。这就是岳飞说的“靖康耻”。

靖康之耻后患无穷,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与举国南迁。李清照也跟随丈夫赵明诚一同逃向南方避难。此时,赵明诚出任建康(南京)知府。李清照随即迁到建康定居。其时,建康城内发生了一起叛乱事变。身为建康知府的丈夫赵明诚不仅没组织官兵进行地平叛,反而率先脱逃了。

李清照心潮澎湃。亡国的无尽耻辱,南迁的诸多无奈,丈夫的行为留下的羞愧一起涌上心头。 路过乌江时,李清照怀着忧愤的心情写下了五言绝句《夏日绝句》,以直抒胸臆的风格、平淡无奇的语言、难以言喻的愤懑成为了惊世骇俗的千古绝唱。身为女子,她以当年自刎乌江的项羽来讽刺当时苟延残喘的统治者和苟且偷生的丈夫。 收到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过优良的教育和强烈的爱国思想熏陶。目睹靖康之耻,经历丈夫临阵脱逃,内心产生了无尽的悲伤。这首诗里作者对丈夫的鞭策与警醒,对南宋统治阶级的揶揄与讽刺,对自己身为弱女子,不能如项羽一样带领子弟兵纵横驰骋于沙场,为国家收复旧山河的哀叹。体现了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评价李清照是不能脱离她生活的年代的。她是热爱生活的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纵是学富五车的才女,可现实中的身份是人之妻子。封建社会,倡导“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论多么优秀的女人也要夫唱妇随。但自己的丈夫却是一个胆小懦弱、贪生怕死的人!

所以,李清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自己的人生境遇作了回顾,用这首短诗表达了以上思想情感。让我们在祖国蒸蒸日上的今天再次品味这首能促使鬼哭狼嚎的小诗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其他网友回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的知名度很高,作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的主人公是项羽,诗的内容记述的是项羽兵败,乌江自刎的故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项羽的钦佩之情,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唐朝诗人杜牧也写过一首项羽的诗,《题乌江亭》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也写过一首《题乌江项王庙诗》,诗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后人认为杜牧的诗那首最有兵家常识,王安石那首最能说明民心所向,而唯有李清照这一首是最具有气节!

李清照在这首诗上突出表达了项羽的气节,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相关。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回答此题,分别从作者、创作背景和解析。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朝历城人(今山东济南人)。据古文字研究专家黄盛璋先生,在《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中载,她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以后,大约活了六七十岁。

她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前半生经历了表面的繁华,北宋末年的危机四伏,后半生则陷入南宋的偏安一隅和动荡不安。南渡前后的生活反差,从丰裕走向苦难的现实生活,酿就了她一颗千回百转的词心。

她的作品,依照她人生的经历,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在中原北宋时期,后期是在江南南宋时期,也就是南渡前和南渡后。南渡前的诗作较词题材宽广,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及情趣,词风活泼明快、清新自然。南渡后的词,由于受到政治局势的影响,她的词体现了家国情怀,政治性比较强,情调低沉。

根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李清照集》,辑词七十八首(其中存疑三十五首)、诗十五首、文三篇,另有《打马图经》暨赋、序若干篇。当然这些远不是李清照所作的全部著作,但足以说明她是一们多才多艺、诗词成就极高的女作家。

在封建社会之下,在二程理学盛行的时代,李清照能冲破层层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诗词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实属不易。她的词,不仅在宋代女词人中首屈一指,就是在同时代的男性词人中,也毫不逊色。清代文学家王士禛,从宋词的流派评价她,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他指出李清照属于婉约一派,这一结论,基本上获得后世的公认。

《夏日绝句》创作背景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发生了历史上史称的“靖康之变”。同年,青州被金兵攻陷,赵明诚家的几屋藏书毁于战火。为了逃难,李清照南下寻夫,赵明诚当时正做江宁知府。

但是赵明诚的江宁知府并没有做多久,原因是作为一城之主,当听说城内有叛乱时,居然第一时间选择了逃跑,弃城而去。叛乱被平定后,赵明诚的乌纱帽也丢了。之后,夫妻二人准备择居安家。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李清照 和丈夫赵明诚离开金陵古城,从江宁乘舟抵安徽芜湖时,途经和州乌江县,唐朝在此建了西楚霸王祠,在《金石录》中也有记载。夫妻二人熟读《史记》,对项羽熟悉且敬佩,因此前往凭吊西楚把霸王祠,李清照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解读《夏日绝句》

这是一首咏史诗,其主要特点就是简洁凝练,直抒胸意。诗中的“人杰”和“鬼雄”为典故,君有出处。“人杰”是刘邦称赞张良、萧何和韩信的话,“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出自《史记·项羽本记》。“鬼雄”出自《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诗的前两句是说,人活着就应该做一个像张良、何萧、韩信那样的人,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谓是豪杰。死后则应该成为像屈原所歌颂的为国捐躯的那些战士,他们是鬼魂中的枭雄。

后两句用项羽的故事来加强“人杰”和“鬼雄”的形象,项羽在生死关头不肯过江东,不求苟安,不失为盖世英雄。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最后从垓下突围至乌江。乌江亭长劝其过江之后,可以从长计议,然而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遂自刎而死。”

项羽作为一个末路英雄,却倍受李清照钦佩,李清照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独到之见在当时实为罕见。但此诗的意义不在于歌颂项羽,而是意在讥讽不图恢复的南宋朝廷和宋高宗的逃跑主义。

李清照所提倡的生作人杰,死为鬼雄的人生信仰,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这句话出自伟人毛泽东。这种“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以小见大,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民族,无精神不立,无精神不强,正是这首诗的现实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南宋朝庭面对金兵大举入侵,放弃抵抗,偏安一隅,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哀鸿遍野、饿殍满地,其情其景、惨不忍睹。

李清照义愤填膺,痛恨朝庭无能、叹民生之多艰,恨不能亲上前线、手刃凶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一腔悲愤之情。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青柠檬,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诗是人创作的,而诗又是诗人思想情感、人生境遇、时代背景的再现。所以,《夏日绝句》当然是根据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境遇、思想情感所创作的!

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公元1127年,北宋王朝迎来了它最耻辱的一年。由于皇帝听信奸相蔡京,重用宦官,搞得名不聊生,各地暴发大规模起义,日益腐朽的北宋政权变得弱不禁风。就在这一年,金国看到了羸弱不堪的北宋,决定南下击之。此时的宋朝几乎没有抵抗之力,最终徽钦二帝、连带众多嫔妃被掳走,史称“靖康之耻”。

此次事变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举国南迁。《夏日绝句》的作者李清照原是山东章丘人,北宋灭亡后不得已跟随丈夫赵明诚一同南迁。此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出任建康(南京旧称)知府。

夏日绝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古今第一才女:李清照,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面对山河破碎,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无能为力。谁让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直抒胸臆,做人要做人中龙凤,死后也要做鬼里面的老大。

诗人的人生境遇

李清照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父亲有很多的藏书,从小耳渲目染,在文学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早年生活惬意,无忧无虑。“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还常常记起到溪亭游玩的那天傍晚,由于太过沉醉于周围的美景,竟然忘记了回家的路;由于时间太晚,不小心闯入的荷花深处。多么惬意的一幅画。这是李清照早年生活的写照。

然而,好景不长,金兵南下后,举家南迁。迁到健康定居后,建康城里发生了一起叛乱,身为建康知府的丈夫却临阵脱逃。此时此刻的李清照,不仅为国家感到耻辱,更为丈夫感到耻辱。

路过乌江时,李清照作下这首五言绝句《夏日绝句》,以当年自刎乌江的项羽来讽刺当今的皇帝和自己的丈夫。

诗人的思想情感

出生书香门第的李清照,从小受强烈的爱国思想熏陶。看到靖康之耻,看到自己的丈夫临阵脱逃,这是多么的悲伤。作者写下这首绝句,一是对丈夫的鞭策,而是深深表达了李清照的爱国之情。

就算李清照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女,可毕竟也是一个普通人。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再强势的女人也需要有一个依靠,可自己依靠的人却是一个胆小怕事、畏畏缩缩的人,这怎么能让李清照接受呢!写下这首绝句就不足为奇了。

结言

了解了李清照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境遇、思想情感后,对于《夏日绝句》这首词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就很好理解了。作者创作这首诗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一是表达对丈夫临阵脱逃的不满,二是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第三点也可以说是诗人借诗发泄自己的情绪罢了。可以说是具有作者这种情感的人就能想到的创作,当然,怎么创作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他网友回答

????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译文如下:

?????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