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学古文!临小小古文“读故事 学古文”系列活动:每天一个小故事,学习一篇小古文。
“读故事 学古文”第五季——“《战国策》系列故事”
《战国策》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读故事】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开始质疑。”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走后,果然有不少人到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魏王开始不信,继而怀疑,最后还是相信了。后来太子结束了做人质,期满回国后,魏王就没有再召见庞葱了。
【学古文】
庞葱与太子质①于邯郸②,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③有虎,王信之④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⑤市之无虎明⑥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⑦大梁⑧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⑨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⑩,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
注释:
①质:这里用作动词,指作人质,指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②邯郸:赵国的都城。
③市:集市。后世延伸为城市。
④之: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⑤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⑥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
⑦去:距离。
⑧大梁:魏国国都。
⑨察:明察,明辨是非。
⑩罢质:就是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罢,停止。
阅读导航:
1.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申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与成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相似。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2.庞葱:战国时期魏国很有才能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