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派马谡守街亭(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是否真的能守住街亭)

网友提问:

派马谡守街亭,到底是诸葛亮挖的坑还是失误?

优质回答:

方圆论坛观点!

诸葛亮是一个人才,但他不是神。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比较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但是真实的诸葛亮绝对不是现在被“神话”的诸葛亮。现在的诸葛亮人们一提起来首先想到的就是多智近妖。但实际上诸葛亮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并不是全能的,也犯过不少错误。甚至于说他也有过识人不明的时候。

从马谡失街亭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首先诸葛亮犯了识人不明的过错。荆州马氏五兄弟多有才名。乡邻盛传“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也就是说马氏五兄弟都很有才能,但其中白眉马良最厉害。马良追随刘备之后其弟马谡也跟随诸葛亮身边学习。诸葛亮见马谡虽然年纪不大但才思敏捷也十分喜欢马谡。经常和马谡探讨军阵,有的时候甚至熬夜讨论。由此诸葛亮也认定马谡很有才能。但诸葛亮貌似忘了前车之鉴。战国时期纸上谈兵的赵括也是理论无敌,但实战基本上就是战五渣。而由于诸葛亮的关系马谡被破格提用镇守重地街亭,之后由于马谡的错误导致整个战役失败。

而且诸葛亮貌似对自己的眼光十分自信,他认定马谡是个人才就听不进去别人的忠告。刘备在白帝城临终之际曾劝告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用必出错。但诸葛亮对于刘备的劝告并没往心里去。基本上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事实也证明了刘备的眼光确实要比诸葛亮准。在马谡领命镇守街亭的时候,肆意妄为不尊军令导致被张郃断了水源最后大败。由此可见诸葛亮也有一些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刘备的临终遗言。

所以说街亭的失守主要还是由于诸葛亮错用了马谡才导致的街亭失守。也引发了整个战役的失败。这并非诸葛亮故意挖坑。首先诸葛亮十分喜欢马谡不会害他,其次诸葛亮比谁都希望北伐成功更不可能把街亭这个要害地点当成儿戏。诸葛亮唯一的错误就是看错了马谡,错用了马谡。而马谡不尊军令导致街亭失守这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是一个晴天霹雳。本身按照诸葛亮的命令据守街亭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但马谡这个纸上谈兵的家伙连最基本的保证大军水源进可攻退可守都不懂。贸然的把守军安排在山上自己作死。失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其他网友回答

派马谡驻守街亭,应该是诸葛亮用人失误,不是故意挖坑;

至于诸葛亮失误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着急——诸葛亮着急培养新兴人才,心腹之才,所以才忽略了魏延、吴懿等一干老将的存在,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用马谡来守卫街亭,导致了街亭兵败;第一次北伐全盘崩溃,诸葛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至于马谡,他本人是否愿意守卫街亭,我们并不清楚;根据“三国志”以及“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街亭之战,诸葛亮并没有临阵问将,马谡也没有主动请命;马谡的先锋大将,是诸葛亮直接委派的,这点与“演义”大不相同;

而当时讨论先锋大将的时候,呼声最高的,应该是魏延、吴懿这两员老将;魏延是先帝刘备的信宠,独自镇守汉中数年,未曾有失;军事能力强悍,战略眼光独到;吴懿是先帝刘备的大舅哥,刘备入川后投降,之后跟随刘备南征北战,也是一员身经百战的大将;而马谡呢?他是先帝指名道姓告诉诸葛亮“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人;而且马谡,只是一个谋士,大多时候都在处理丞相府事务,很少时间行军打仗,完全没有独自统军的经验;诸葛亮选择马谡,忽略魏延等人,在用人方面肯定是失误的,这点毋庸置疑;

街亭隘口的实际控制权,对于第一次北伐的意义至关重要,诸葛亮比谁都清楚;街亭一旦有失,关系到整个北伐战局,蜀军将会面临全盘崩溃的局面,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诸葛亮挖这么一个坑,只会让自己得不偿失,所以挖坑的可能性不大;他启用马谡的原因,应该是培养心腹势力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诸葛亮的用人不当,识人不明的表现;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一直认为马谡很有才华,非常有才智之人,两人的关系也很密切,常在一起谈论大事,还把马谡提拔为参军,认为其可以大用。所以在选谁坚守街亭的人选中,诸葛亮选了马谡,也是想让马谡在此发挥其才华,立功报国的表现。加之马谡立下生死之状表其决心,就把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马谡。岂不知马谡没有按诸葛亮的吩咐去执行,而是自作主张,无视部下劝告,一意孤行,造成了街亭的失守,酿成了北伐之失败,应验了刘备临终时讲的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之言。诸葛亮早知如此,是决对不让马谡去守街亭的,诸葛亮不会拿蜀国的命运去弄儿戏的。决对不可能是诸葛亮挖下的坑或是玩圈套,是其想不到的一个失误。

其他网友回答

以马谡能力使出这样的昏招着实不该,究其原因还是想标新立异,其他真不知道这样布置对守卫街亭有什么作用。

其他网友回答

马谡对张颌,一个三段棋手对付九段高手。其实最主要原因还是诸葛亮实在抽不出人了。还有一个原因马谡和王平缺乏配合,马谡有畏敌,临战经验不足缺点,如果张颌用常规攻山战法其实也打不过马谡,但是人家挖了一圈坑一围,就去打王平去了,然后直插后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