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 宽仁(元朝失之于宽)

网友提问:

元朝真是以宽仁失天下的吗?

优质回答: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与其说是元朝宽仁,还不如说蒙古人没有统治艺术!

朱元璋说元朝以“宽仁”失天下,那么元朝的“宽仁”体现在何处呢?

1、对待特权阶级“宽仁”

蒙古人,游牧民族,却又拒绝接受汉族文化,所以缺乏有效的统治手段,入主中原之后,为了管理天下,元朝设立了很多特权阶级,包括蒙古贵族,甚至僧侣、道士等等,这些人都非“科班”出身,哪有管理地方的经验,在他们眼中,巧取豪夺为自己谋取利益才是首要的,所以出现了以杨琏真伽等为代表的为祸地方。

2、在法律上“宽仁”

与后面的大明王朝朱元璋规定的贪污超过30两就要问罪,动不动抄家灭族的环境相比,元朝真的是非常“宽仁”了,首先元朝几乎没有死刑,对于重罪的大多数都是终生监禁。这一点从忽必烈就开始了,他曾经和大臣们说过,如果自己在暴怒情况下说要杀谁,你们一定不能执行,以免让我错杀无辜,另外他还规定,行刑要宽松一点,比如说要求杖责40,打37下就可以了,剩余的3下是替长生天原谅他了。

3、在思想上“宽仁”

作为一名合格的封建帝王,统一思想是基本要求,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做得最成功的的就是统一文字,收集民间百家之言,让上下统一思想,汉武帝也是推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来者清朝也是外族入主中原,他们便大行其道地实施“文字狱”以统一思想,但是元朝没有相关举措,曾有文章记载有人通过元朝东征日本失败大肆诋毁朝廷,被逮捕后又被无罪释放。明教、白莲教等民间组织也是大行其道。

真不明白,蒙古人的天性是杀戮,铁木真屠城的事情没少干,为什么到了元朝就冒出这种莫名其妙的“宽仁”。

这些所谓的“宽仁”让元朝失去了对民众的掌控,当朱元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凝聚出一支军队时,元朝毫无还手之力。

元朝的统治是失败的统治,依靠强大的武力短暂存在了100年,反观明清都是300年。

元朝也许早出生了700年,他的一些列“宽仁”如果在现在的社会恰如其分,但是封建社会面对的是一批愚民,如何能领略到“宽仁”的真正含义?

其他网友回答

元朝确实宽仁,这还不是现代人说的,而是推翻元朝的朱元璋都承认的。但是,宽仁和失天下,并没有必然联系。

忽必烈的政策,造成的宽仁表现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上层统治者,就有把中原变成蒙古人牧场的想法,至于这些未来牧场上的人,也没什么用,不如就杀掉算了。幸亏耶律楚材等精通儒家文化的大臣据理力争,才保住了汉族和汉文化。

之后的忽必烈,是因为他能坐上大汗之位,背后有当时北方汉人地主军事集团的支持。所以,蒙古人对于汉地,没有像中亚那样,动不动就屠城。而是任命了很多的达鲁花赤,作为收税官,去各个地区收税。但是因为蒙古人没有那么发达的官僚系统,所以,这些外派出去的达鲁花赤虽然是地方官,除了收税,却不会管理地方事务。这种小政府的现象是导致宽仁的一个表现。

元朝的税收,依靠八成的盐铁专卖和两成的商业贸易。至于农业税,既然也没多少,就懒得去收,地方上的达鲁花赤收一点,够用就得了。汉人也不用被征调到边关去戍守。这样一来,广大的农民的赋税减轻了,又不用服兵役,于是空前繁荣。

失天下的原因:

瘟疫

1348年,欧洲出现黑死病,人口大幅度减少。在四年之后,中国也爆发大规模瘟疫。这极有可能是欧洲蔓延过来的。当时的朱元璋全家,大部分死于这场瘟疫。

1368年,明朝建立。使得元朝灭亡的,最大的一个推手是瘟疫。

政策方面

蒙元初年的贤臣耶律楚材极大的保护了汉文化和汉人,而元朝后期的丞相伯颜则废除了科举制,使得汉族士人没有了晋升通道。读书没了用处。一下子给了汉族读书人打开了另一扇窗。反正也做不了官。那就跟着反吧。

伯颜为了防范农民起义,还下令对刀具进行管制。做饭的时候,几户人家轮流用一把菜刀。据说,由此催生出了刀削面。但管的越严,激起的反抗也会越大。

元朝皇帝更换频繁,也导致政权不稳定。而贵族或将军掌权之后,也都割据一方。战乱频仍。

文化方面

元朝皇帝大多数也不会说汉语,不愿意学习汉文化,导致统治阶级与底层民众在文化上的割裂。话都说不到一起去,早晚也得乱。

临门一脚

而正是看到了以上种种乱象,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登基了。元顺帝很特别,不仅会说汉语,而且汉文化修养甚至比朱元璋高出许多。还有一个宰相脱脱,凑成了一对锐意改革的君臣。于是,货币改革、治理黄河等政策相继出台。但结果却是催生了元朝末年最大的农民起义。

因为元朝的官僚系统不发达,早期只负责收税的达鲁花赤,很多都是世袭的,也没有监管体系,贪腐现象越来越严重。

货币改革是好事,但下面执行起来变成了印假钞。治理黄河是好事,但下面执行起来给民众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于是,“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元末农民起义的帷幕拉开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