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的诗句 雪是洁白的,当它飞舞天空时,是白茫茫的一片;等到降落下来,又把大地装饰成为一望无垠的白色世界。古人咏雪,多取比喻,几乎把所有白色的东西,都用来作为比喻的材料了。你看:
鲍照的“白珪诚自白,不如雪光妍”,
丘迟的“悠忽银台构,俄顷玉树生”,
王衡的“璧台如始构,瑶树似新栽”,
张说的“山如银作瓮,宫见璧成台”,
苏颋的“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
这些都是把雪比之于白玉,喻之于白银。
何逊的“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
李峤的“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李白的“海树成阳春,江沙皓明月”。
这些都是用月光来比喻雪光的。
任昉的“散葩似浮玉,飞英若总素”,
裴子野的“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
宋之问的“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李白的“飘摇四荒外,想像千花发”,
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李商隐的“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这些诗句用花发、絮飞等来形容雪景的美,特别给人以活动的、立体的感觉,比起前面所说到的一些静止的、平面的比喻来,显然是更进了一步。
谈到雪诗,人们都忘不了张元的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是个“狂子”,这两句也确是“怪诗”,
它的妙处就在于不落前人所说积雪像什么、飘雪又像什么的陈套,
大胆地把雪的飞舞天空想像为玉龙的败鳞残甲,显出了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它之所以成为受人喜爱的名句,应该说不是偶然的。
韩愈的雪诗有
“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一联,
是他的得意之作。
平原积雪,车轮行经其间,
碾出一条一条的痕迹,像白色的带子一样,
所以说“随车翻缟带”。
马蹄踏过之处,踩下一个一个的窟窿,
像白色的杯子一样,所以说“逐马散银杯”。
这种描写十分细致工巧,又真实地表现出了雪景的特色,是其所长。
不过前人也指出了它在用字上的缺点。
王若虚曾在《滹南诗话》中批评道:
“予谓雪者其先所有,缟带银杯因车马而见耳,随逐二字甚不安。”
意思是说雪是先有的,“缟带”、“银杯”是后见的,
用上“随”、“逐”二字,
就好像“缟带”、“银杯”的出现,
并不是由于车马在雪地上经过,
而是车马本身所带来的一样,
这样把先后次序颠倒了,
在事理上也就讲不大通了。
宋人赵令畤的《侯鲭录》有一条记载,
说是苏轼作了一首雪诗,其中有一联是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炫生花”,
很多人都不晓得这里面用了典故,后来王安石看到了,
便指出道家称人的两肩为“玉楼”,称两眼为“银海”,
苏轼听了,十分佩服王安石的渊博。
就诗论诗,这一联用典太僻,当然不足取法,
但是在写作技巧上也有一些成功之处:
第一,它把大雪给人的寒冷和炫耀的感觉,
形象而雅致地表现了出来,
看似写景而实在是写赏景的人,
写赏景的人同时又写了景。
第二,它用了典故,却使人不大容易感觉得到,
因为“玉”、“银”两字本来是咏雪诗句中经常用到的,
即使你望文生义地把“玉楼”、“银海”当作是对雪景的描绘,也可以讲得通。
说到这里,
还可以提一提黄庭坚的
“卧听疏疏还密密,起看整整复斜斜”,
其中的“疏疏”、“斜斜”指天空飘雪,
“密密”、“整整”指地面积雪。
这一联虽极受人称道,
其实除了巧用叠字之外,并无别的好处可言。
与此相似的,还有
“积得重重那许重,飞时片片又何轻”,
就不知道是谁人所作的了。
读完本文,做点收藏,以后再遇见动人的雪景时就不会发出
一场大雪美如画,本想吟诗赠天下。奈何自己没文化,一句妈呀雪好大!
的感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