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孔子思想影响后世千年,却为何一生颠沛流离没有一位国君肯用?
优质回答:
與虎謀皮,虎焉肯?
恰恰說明孔子為民與君王為己的根本對立。
其他网友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比较活跃,产生了很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成了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起始点。孔子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他的主要内容就是行王道,克己复礼,恢复西周时期的统治秩序,具体表现也就是要社会做到“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白了也就是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做臣的要有做臣的本分,父亲要履行父亲责任,儿子要履行儿子义务,做到五常,达到忠孝仁慈。儒家提倡行王道,实行仁政,为政以德,天下归心,再废除暴政,改朝换代,正像周文王侍奉殷商那样,在天下宗周的基础上,来个武王伐纣,除暴去残,建立周朝。这种思想是美好的,但在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却是很不实用的。
早在周幽王、周历王统治时期,周天子残暴荒淫,已做不到君君之责了,以上率下,各诸侯国也开始各自为政,不听周王室那一套了。于是礼崩乐坏,周王室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争权夺地,相互攻伐,相互兼并,周天子也得不到众诸侯的支持,没了一点约束力。强凌弱,大并小,西周礼制已荡然无存。要想立足称雄称霸,只有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用拳头说话。你想行王道,施仁政,不侵不夺,恐怕你早上刚宣布仁政,晚上就灭了国。由于诸侯与诸侯之间各自为政,相互没有了约束力,为了各自利益,发生争执,什么西周礼法,你不遵守,我还遵守,那不等于伸着脖子让对方宰割吗?傻呀!因此诉诸武力解决成了最好方法。孔子所主张的,如果施用于一个诸侯国内部,修法治,推内政,也许还是可以的,但国小资源少,很快增强国力是很难的。你对别人仁义,别人不对你仁义,挨宰吃亏甚至灭国是肯定的。孔子的行王道漫阔无垠,听起来有道理,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怎样才能迅速增强国力,在与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争霸中立于不败不灭之地,成了众诸侯国最想达到的,显然儒家思想很难满足诸侯国的短期强国梦想。因此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虽受到一些诸侯的肯定,但王道漫阔,很不实用,也只能一笑打发了。但法家、兵家、纵横家等通过严刑苛法、奖励耕织、奖励军功、诡诈征伐、纵横辩说等一些短期行为,能迅速达到诸侯的目的,就很受欢迎,因此法家、纵横家、兵家等都很受尊重欢迎。但到了后世,每逢一个大一统王朝,为了稳定王朝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国民思想,安定社会秩序,统治者发现,孔子的思想却是很实用的,非常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成了后世大一统王朝的首选。正是由于历代王朝的尊崇推动,孔子的思想历久弥新,千年不衰,成了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就是在今天,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还深深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确实孔子的思想对后世贡献是巨大的,他的“为政以德”、“天下大同”思想时时影响着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至今也在影响着我们,但他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思想却严重禁固了人们的思想开放,严重箍制了人的思想自由,不利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认识学习孔子思想,依然要有批判有选择地进行。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但是说在孔子时代不被君王接受是不恰当的。孔子尽管不为君王所用,却为君王所礼敬。孔子的众多学生中也不乏有当官的。在孔子之前的时代,贵族必须是有涵养,受教育的,为了保持他们的统治位置,他们最少要学学一加一等于几、骑马、射箭等等根本的待人接物的技能。这一类教育的特权被牢牢地把握在贵族阶层手中,同时又用周公礼法维系中心的威望。这样才能为他们出将入相的人生岗位作预备。可是到了平王东迁之后,周室衰弱,许多常识从统治阶层流入民间,也就是这个时候除周室之外的地方诸侯开始接受周礼之外的学说,包括孔子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还真的只是一种社会思想而已。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思学较为开放,学者先贤们也大多比较敢说。对于政治,孔子相对温和,而孟子则相当大胆的批判。“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由此可以看出,那时的儒家,要求的”仁爱“、”正名“,是双向的,君王和臣子都应当做到的。到了秦朝统一六国,一切就都变了。邦国变成了郡县,封建变成了集权,王权变成了皇权。孔子所极力倡导的周礼,以及背后的周王室,此时已彻底消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儒家思想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到了汉朝,经历了几十年的道家休养生息之后,儒家思想被抬上桌面,成为国家大力扶持和宣传的思想机器。
其他网友回答
天时地利人和。时势造英雄。这个是由当时的社会时势决定的。
简要分析如下: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正是诸侯争霸的时候。“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政治上各诸侯国,争来斗去,穷兵黩武,人民生活不得安宁。政治上的不可调和,导致了思想上也是百家争鸣。这正是春秋末期诸子百家产生的来由之一。每一家思想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谁都没法彻底说服谁战胜谁。每一家思想都会派自己的弟子去周游列国推销自己门派的理念,希望得到其他诸侯国国君的认可和重用。正如现在的推销员去全国各地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一样。
酒香也怕巷子深。儒家也不免其俗,所以孔子亲力亲为,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推销思想。而所谓的孔子一生颠沛流离的说法正是在他周游列国时给历史留下的印迹。但是由于百家思想林立,各家的思想都处在一种刚刚发芽成长壮大的阶段,谁也不敢保证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儒家思想,当时并非出类拔萃鹤立鸡群,所以最终没有诸侯国国君敢第一个吃螃蟹,来全盘接受孔子的儒家思想,只好敬而远之。与之相反,因为是乱世,乱世当用重典,似乎当时使用法家道家思想的诸侯国更多一些。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在法家的刀枪剑戟矛之前,几无还手之力,一片惨淡景象。终其一生孔子也没有自己亲手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
万幸的是儒家思想这颗种子从此生根发芽了。虽然微小弱不禁风,但是儒家子弟们仍然虔诚笃心地不断浇水施肥。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历史的车轮转到了孔子离世350年后的汉武帝时期。此时大中华疆域辽阔,国泰民安,但在治国理政思想上仍然是道儒相争,不得和谐。因此儒家弟子董仲舒审时度势,说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了思想上的大统一。有了国家意志的加持,完善改良之后的儒家思想从此站上了万世师表的思想高度,影响后世几千年,直到今天。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正是孔子一生的颠沛流离,不断完善自己的儒家思想,栽下的种子,才造就了儒家思想后来的破茧化蝶、发扬光大乃至万世师表。
个人拙见,谢谢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时代对思想的压制
孔子在的时期是战国时期,那个时期礼乐崩坏,诸侯争霸,国君们虽然都认可孔子的思想,但在那样的环境下,哪个国家都不敢用孔子的思想来治国。
你的国家里讲仁;讲礼;讲义,可别的国家不会管你这一套,你这里退避三舍,人家可不管一这一套,照样怎么阴险怎么来。
在大环境这样的情况下,诸侯们知道孔子的思想,但现实决定了,他们绝不会用这种思想。
孔子是当过官的(鲁国的大司寇),你知道孔子当官的第一件事做的是什么吗?“隳三都”他要把当时把控者鲁国的三家的城墙给毁了,三家肯定不愿意啊!
所以他有了后来的祭肉不至,孔子辞官开始了周游列国。
最终才造就了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