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有什么收获?
优质回答:
我最近翻出了一本有点像百科类的书。巜话说中国人之三教九流》,当时买的时候就是冲着这个书名去的,我们常说三教九流,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三教九流,这本书能完美解释。有时可拿它当词典,我们常碰到的名词,在这书里都有详细解释,引经据典,厘清原委。有时它是故事会,神仙道家佛门禅宗,风花雪月,市井小民,英雄好汉,流氓娼妓,亦志亦怪,包罗万象。更多的时候,它是教科书或者类似科教频道的经录片,内容涉及士农工商。而我则把它当成茶语饭后的可口甜心,浏览几则又撇一边去,想起什么又捧来仔细搜寻,它不怕你断断续续,因为它的内容各自独立成章,你也不觉得累,想看想丢,不用牵记,不像大部头文学,早看夜看,挑灯钻被窝都得看,不然书中的主人公抓住你的灵魂不得安宁。总之,怎么说呢,它简直就是佐餐的酱菜,什么材料都有,什么味都称得上可口,有空你也来读一读。
其他网友回答
林语堂《生活的艺木》。
林语堂是我喜爱的作家之一。 作为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学贯中西,著述颇丰。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他从哲学和艺术的高度俯视生活,以平常之心体悟生活。他说:“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这是否要我们放弃理想和追求呢?不是,我们需要放弃的是那些浮名浮利,苏东坡认为“浮名浮利,虚苦劳神”。所谓虚名浮利是指超出人生活必须之外的表面之物。在林先生看来,快乐生活应该是一种悠闲的生活,过度地追求名利,只会为名利所累。他说:“有钱的人不一定能真正领略悠闲生活的乐趣,那些轻视钱财的人才真正懂得此中的乐趣。”依林先生的观点:人类的一切快乐大多属于感觉的快乐。这种感觉源自于我们能否尽可能地少些理智多些情感,即率性而为,真情流露。不难想象,如果这世界没有情和爱,即便我们拥有财富,即便我们享受着自由和阳光,悠闲的生活着,我们也不可能感受到快乐,只会是一个毫无生气的,死寂的世界。因此,林先生说:情是生命的灵魂,星辰的光辉,音乐和诗歌的韵律,花草的欢欣,女人的艳色……,这些东西给我们以内心的温暖。我们只有将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感自然而然地,毫无阻碍地尽情释放出来,去拥抱世界,去感受大自然,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去读喜欢读的一本书,去品味爱吃的美食……,毫无疑问,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是一本指引我们走向健康人生,引导我们快乐生活不可多得的科教书。阅读此书能使我们被尘世的尘沙所遮蔽的心灵走向澄明,能使我们曾经自曝自弃的灵魂走向高贵,能使我们脱离庸俗走向优雅。
其他网友回答
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是《风格练习》,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收获:
《风格练习》简介
《风格练习》是法国作家雷蒙?格诺的作品,是经典写作课系列书籍之一。本书以一个故事为原型,变换99种方式来重新叙述这个故事。
作者雷蒙?格诺是法国20世纪前半叶的文学家,在物质蔓延的时代背景下,他把文学语言当作研究方向,并为此作出种种努力。他发现新的,突破性的文学语言运用,并进行解构分析,最终写下了本书。
读书收获
1.叙述的风格范围很广,比书中例举的99种更多
语言的本真来自口语,口语的表达千变万化,因而叙述的风格也可以千变万化。作者在书中列举的99种风格没有特定的意义,它只是代表多种变化的可能性。
2.最简单的故事对于文学来说可能是发挥空间最大的
文无定法。每一个作者都有其习惯与擅长的叙述风格,每一个时代都能赋予一个故事独特的社会背景,每一种角度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每一段经历都会有不一样的启发。简单的故事由不同的人演绎,由不同的时代作背景,由不同视角切入,故事将会大不一样,所以没有限定条件的简单故事才是文学上发挥空间最大的。
3.语言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全球化的今天,语言的差异仍然存在,但是有一些规则性的东西是不变的。比如,人们讲话和写作叙述的习惯。很多人都在用反话正说,倒叙,说明。
4.不同叙述风格对今后语言文字运用的启发
举例说明:
笔记体:简单纪实,以描写居多,角度客观,适用于旁白或者人物的理性性格细节描写。
隐喻:不直白地说出本体,以喻体示人,使阅读更有趣味性。适用于语言冲突中的讽刺,作品主题的隐晦揭露。
逻辑接力:把随意抓取的词,合情合理地放进文章。文章多了变化。
综上,这是一本语言剖析,锻炼文字敏感度的好书,值得一看!
其他网友回答
嗨,我是用一页纸画出思考力的洛思思,我来回答这道题。
最近我一直在读《金刚经说什么》。
这本书是国学大师南环瑾在用自己的智慧为众人解说佛教中的重要经文之一《金刚经》。
为什么想起来读这本书呢?
源于我自己在去年买了一本手抄《金刚经》的小册子,但是抄写的时候,完全不懂其含义,很是困扰。
于是,打算把《金刚经》的含义全部读懂之后,再来每日抄经。就这样,购入了南怀瑾大师的《金刚经说什么》。
南怀瑾大师对于《金刚经》的解读可谓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深入浅出。对于一个完全没有佛教背景的人来说,这本书让我更加透彻地理解了《金刚经》的真正含义,也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中最大的收获有两点:
第一:信仰佛教不是迷信,而是寻求内心的安宁。
《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个字是善护念。善护念的意思是,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好好照应好自己的思想。
在我以往的认知中,学佛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有那么点迷信的成分。
善护念三个字,足以打破我的认知,它告诉我,佛其实就像是一个老师,这个老师会教会我们,如何才能在思想上得到安宁。
每个人都有内心烦乱,迷茫,不安焦虑的时候,如何才能把这种负面的情绪照顾好,管理好呢?
答案就是自己觉悟,自己觉醒,只有自己觉悟与觉醒才是正确的选择,而不是求神拜佛保佑自己。佛这个老师,会教会你方法,就像老师只在课堂中教给你方法,而不会替你考试,是一个道理。
第二:平常与平凡的人生才是正道。
《金刚经》开篇第一品,讲的是佛陀和众弟子去舍卫国化缘,吃饭。
如此平常的事情放在了经文的开篇,意在告诉我们,佛陀也是平凡的,并不是腾云驾雾,泛着金光,佛陀就是普通人。
而我们却无法做到在平常与平凡中认真对待生活,随遇而安。难道我们与佛陀相比,会不普通吗?
并非如此,安于平凡的人生,是一生需要修炼的事情。
“师曰平凡,即非平凡。是名平凡”这是一本值得在平凡的人生中,细细研读的一本好书,推荐给爱读书的你。
感谢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最近刚读完《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不是教你怎么赚钱,而是传递一种思维方式——财商。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发现人们的思想确实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活”。作者罗伯特·清崎认为,比起如何赚钱,拥有富人的思维方式才是脱贫根本。值得一提的是,20年前书中的理念并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发行前遭到每一个出版商的拒绝,罗伯特·清崎只能自己出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本书的先见之明,发现这是一本学习未来的书,来自财商思维的“真香警告”,让《穷爸爸富爸爸》成为历史上最畅销的个人理财书籍,发行近4000万册。可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在我看来,这本书谈的不仅是理财,更是人生。这里简单分享两点。一、重塑失败观“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耳熟能详,过去的我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安慰自己的话。但是富爸爸的解释,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如果你看看人类学习的过程,就会明白我们其实就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学到知识的。我们从跌倒中学会了走路,如果我们从不跌倒,也就永远学不会走路。”“致富也是同样的道理,但不幸的是,大部分人贫穷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太担心失去。胜利者不害怕失败,但失败者害怕。失败是成功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避开失败,也就不会成功。”失败不要紧,要紧的是从失败中能学到什么。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总是给我们最真实的反馈,勇敢尝试,小步试错,在不断犯错纠错过程中积累经验,我们关注得越多,学到的越多,就可能获得越多的回报。二、自知的力量富爸爸认为,大多数人陷入财务困境是因为盲从,我们害怕冒尖,害怕批评,害怕与别人不一样,追求“稳定”,从而不去质疑像“房子就是资产”这类广泛存在的观点。事实上,盲从不仅发生在理财上,疫情之初,各国出现的“超市抢购潮”,“抵抗新冠病毒的偏方”不也是因为盲从吗?恐惧本是天性,但无知会让我们从恐惧演变成恐慌,恐慌则让我们盲从。唯有学习,才能摆脱无知,唯有自知,才会不盲从。为了避免无知,罗伯特·清崎总是和聪明人的学习,经常看书,听审计师、律师、银行家和爸爸的讨论公司的事情。富爸爸说,镜子在日本文化中象征着自知的力量,日本人把镜子看得比剑和宝石更重要,因为人们只有照镜子时,才能看见自己,只有相信内心的智慧,才能发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