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为什么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网友提问:

孔子何有“是可忍,孰不可忍”之谈的?如今又该如何对待儒家之学?

优质回答: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他网友回答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原意是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形容事情败坏到了不可容忍的极点。

这句话来源于孔子对季氏的背礼之道。

周礼时期,宫廷乐舞制,分为八佾、六佾、四佾。八人一行为一佾,八佾则是六十四人,六佾是四十八人,四佾是三十二人,二佾是十六人。

按照周礼制定的礼法要求,应该是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季氏,即季孙氏,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三桓之首。鲁昭公应用六佾,可是却故意用了八佾,打破了规矩,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在提倡周礼治国的孔子看来,礼无疑近似于法,触犯了礼法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大逆不道行为。当时的人把礼节看得很重要,也许是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的,这就是为何周礼能让周存续八百年的原因。因为礼在,国泰民安寄托予礼。

孔子看到有人乱了礼数,当然很生气,因为这意味着礼崩乐坏,社会秩序被扰乱,不良风气随之而来,国家将岌岌可危,这是不能容忍的。

其他网友回答

对儒家思想也要以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态度来对待。

其他网友回答

批判中学习。

其他网友回答

论语中载,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舞于庭,这在春秋之前,是周王室的礼乐。但到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竟然在诸侯王也出现了所谓「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这是对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故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后演变为一句成语:忍无可忍。

至于今人如何看待儒家之学,完全取决于对儒学的认识和理解,取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