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生活费该有多少(大学生活费每个月多少合适)

网友提问:

在大学期间,每月有多少生活费才合适?

优质回答:

最近有个新闻,大学生索要4000元生活费被拒,吐槽妈妈的。

在我看来孩子刚上大一每个月的消费就能达到4000多元,确实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生活费方面的压力也确实非常大,但我认为家长还是应该就这个问题跟孩子好好的交流一下,找出消费过高的主要原因,毕竟在大学当中,最主要的消费主要还是用餐和购买服装,学习用品等。

一方面孩子的这种消费确实是有孩子自身的问题,但在我看来,作为家长也应该其实的反省一下自己,在给孩子生活费方面,是不是还有一些应该改进的地方?

通过描述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家长是一个对孩子有求必应的家长,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家长应该很受到孩子的喜爱,但实际上这样的家长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超出经济范围的情况下,过度溺爱孩子不仅不会让孩子懂得感恩,反而会还让孩子学会了盲目攀比。在孩子的心目中,他始终认为,我要多少钱家里就应该给我多少钱,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鉴于目前的这种情况,建议你从网络上或者是联系一下当地的亲朋好友询问一下当地的物价结合网络资料,综合分析一下,每月应该给孩子的合理的生活费标准。定期给孩子钱。

比如每月固定给孩子2500元生活费,如果花不了,就让孩子自己留着,如果花超了提前告诉孩子,每月就这些钱自己做好规划,花超了家长也不会再给,只有让孩子明确你的底线,让孩子知道如何去规划属于自己的钱,他才能够管理好属于自己的钱,否则就像现在这样,他要多少你给多少,当有一天你无法满足他的需求时,最终会影响你们的亲子关系。

欢迎各位大学生随手关注财富精算师,了解更多专业靠谱的理财知识。

其他网友回答

孩子读大学就要选择住校,天南海北的同学聚在一起,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大学校园是步入社会的开始。每个人的家庭条件不一样,那么大学的生活费自然也会不一样,但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生活费是最佳选择,这样也能用“无形的手”管控住孩子的日常生活,做到心中有数,任他飞翔心不慌。

大学生去外地读书,本身离开了父母,没有了依赖性,个人本身的自主性也较弱,最初还是应该按月或者最多2个月给一次生活费。然后要看是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还是全国十大城市中的二线城市,还是偏远的三四线城市,不过骑牛看熊可以肯定的是全国十大院校还没有“跑出”二类城市以外的。大城市自然物价也高,可以多给予10%到20%的生活费,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大学学校不得不承认的消费问题:“学费越高,食堂越贵!”如果不相信可以翻看2019年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表,这些统计数据让你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家长也要注意,不要以为学费给的多,学校什么都“管”!实际上可能恰恰相反。

大学期间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给予额外的补助,这样能帮助孩子合理的日常开销。有些大学生喜欢交朋友,特别是去了学校社团难免参加这样和那样的活动,家长要在背后支持,这不仅是拓展人脉,更是接触各种各样人的最好机会,能够在交际这一关上尽快“通关”。对于女孩子开始喜欢打扮了,化妆品、穿着打扮等会更加接近社会,这些钱可以和孩子约定好后,按照2个月或者3个月进行一次支付,最好是父母手机代付,以免女孩把钱“养”小白脸了。一些大一就开始准备考证和考研的大学生,买学习资料和辅导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父母应该是支持的,即使最终没有如愿以偿,知识是能提升自己最好的“利器”,博学一点总是不会错的。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没上过大学,不好妄加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有个起码的标准,比如除去吃喝,零花,应该能算出来,我2008年去苏州求学的时候,一个月总钱数400元,那时候一个鸡腿3元,一勺素菜0.5元,我坚持3年了,每个月我能剩二百多,因为我刚去就在学校食堂找的小活,管吃没钱,刚开始早上5点就要起来扛菜,不管天气怎么样都是要起来,后来我在后厨洗菜,再后来办个健康证,周末的时候有空我就去炒个菜,烧个汤,全院人都吃过我炒的菜,想想那时候很充实,回归正题,钱的多少不是问题,问题是孩子有没有自食其力的想法。

其他网友回答

四川1200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