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读后感500字(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伴着金桂飘香,我们结束了暑假,迈进了新学期的九月。暑假是没了,作业还是要交的,毕竟在它们的陪伴下,我们度过了“充实”的一个半月。在这些作业中,有的是同学们认真完成的精品,闪烁着大家独特的想法。在这篇推文中,就来看看同学们百花齐放的历史读书报告吧!

01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后感
——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黑暗懦弱与抗击的交叠
金来仪
    十九世纪,对于中国是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之前,一些文明程度不高的少数民族也试图夺取政权,比如蒙古族。但因为汉化不够彻底或种种原因,最终回到草原。但是,十九世纪,中华面对的不再是匈奴、鲜卑等,而是英国、美国等西方欧美发达国家。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接受改革而是退让,具体来说就是不断签订合约,割让土地。是什么让一个拥有悠长发展史的国家摇摇欲坠,动荡不堪?第一,科学。中国的科举考试重文轻理。比如,明朝科举用八股文,所以考试方向就偏于文学,科学自然不会有很多人研究,也发展不起来。第二,工业落后。第三,对自己实力的认知偏差,所以不会去改革。反之闭国自守,武器实力的不对等,直接使清朝落入被动的境地。第四,统治者的昏庸与社会的腐败。以下具体阐述。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从时间来看是从1840到1949年,也就是说从“鸦片战争”开始。当时政府并不知道到外交,只知道“围剿或抚夷”。当各国都在想着如何增大金银进口与货物出口时,在中国的外商,发现了鸦片。于是英国在印度奖励种植。统治者希望管控,但官吏的腐败和查禁的困难,鸦片数量也在持续增加。道光皇帝对禁烟最为重视,经过讨论,道光决定吸食和贩卖都严加禁止,并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英方自然是不同意,于是就有了“鸦片战争”,英国人称之为“通商战争”。

之后,英军很快攻入南京,清知道没办法,只能签订《南京条约》。

总结:战争失败的本质是我们落伍,但更重要的是失败之后不求改革。“鸦片战争”是将中国推入半殖民半封建的开端,而朝廷的不作为则是使中国彻底陷入。所以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能以史为鉴,知道失败后革新。像清政府这样的作为只会将国家推入深渊。

自强

除了被侵略和殖民,有一部分的人也意识到了与英法联军或是别国之间的差距。比如像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他们发现了中国社会的弊端和发展方向。比如,李鸿章认定十九世纪中国唯有学西洋的科学机械才能生存,并想改革培养人才的手段,改变前清的科举制度。

列举一些他们的改革手段:

咸丰十一年(1861)  恭亲王及文祥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新军于天津。

同治四年(1864)曾国藩和李鸿章设立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十一年(1871)曾国藩和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留学

光绪十四年(1888)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但是他们的改革并不彻底,所以也没有达到最终目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他们不论怎么说都是一直受清朝的教育,也生活在旧社会,能有想改革的思想已经很不容易了。第二点就是当时的社会和群众不允许他们彻底改革。

可以说民众的迷信是推进技术革新,接受西洋文化最大阻力之一。

总结:中国近代史不是没有明白中国发展方向的人,只是群众的接受程度和对外界的认知决定了。而且其实民众还是处于被动境地。最主要的是士大夫,且主要领导统治权掌握在士大夫手里。但极少数除外,完全不了解外面的形势。说明成功的改革不只是需要有准确的方向,还要大众对新事物的接受。

02
《苍穹之昴》读后感
颜馨瑶
    这个暑假我读了老师推荐的一本历史小说,它的名字叫《苍穹之昴》,作者是日本的浅田次郎。它讲述了清末时的一段故事,有数条故事线,它们被作者通过巧妙的手法关联在一起,编织成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小说。它还塑造了数位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如主要人物之一的李春云,“酒鬼举人”梁文秀,饱受良心折磨的慈禧太后……作者借这些角色跌宕起伏的经历抒发了他对清末政治格局与宫中故事别样的思考与解析。

我认为《苍穹之昴》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对一些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比如慈禧,通常中国人认知中的慈禧是一个骄奢淫逸、权力欲望极强、对清末中国产生不好影响的人,但在《苍穹之昴》中她被描绘成牺牲自己成就乾隆的魂灵给她的使命,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与孩子,饱受良心折磨的、真正的“老佛爷”。作者窥探到了她内心不为人知的孤独、善良与慈爱的一面。有一句话说得好,“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作者浅田次郎把“女魔头”慈禧太后可怜的一面展现给了我们。还有光绪帝,通常人们认为光绪帝就是慈禧太后的一个傀儡,但《苍穹之昴》描绘了他有个性的一面:有志向、重亲情,无比孝敬“亲爸爸”慈禧太后等,也刻画出了他令人扼腕叹息的一面:他受康有为煽动,盲目的追随过于理想化的思想。光绪帝最终的结局也令人唏嘘。

这部小说中一些作者的原创人物也很有意思。比如本书主角级别的人物李春云,他本是乡下一个穷苦的拾粪小子,但占卜师白太太一个善意的谎言为他之后的奋斗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他要“把中国的宝物尽收入囊中”。他坚强而善良,并且最可贵的是他在成为太监后的升迁途中一直没有失去这份善良,没有变得像其他利欲熏心的大总管一样贪污无度,而是把所得的钱都拿去帮其他太监赎回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宝”。

总之,这部小说了、向我们展示了对晚清历史的一种不一样的解读,同时也是一部剧情一波三折、人物形象生动的小说。虽然其中有少许儿童不宜内容,但终究是瑕不掩瑜。《苍穹之昴》给了我许多思考与启示,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值得一看。

03
历史读后感
齐轩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无能、最落后的朝代——至少很多人这么认为。但是,对于我来说,清朝是一个很伟大的,繁荣的,也是我很向往的一个朝代。一个君主专制王朝的权力中心是皇帝。可以这么说,皇帝的作为决定了这个王朝的繁荣与凋敝。满清十二帝,入关后有10个。就单看这10个,除了同治皇帝和年纪过小的宣统,哪个不是一副好皇帝的做派——勤于政事,重视农业、手工业、商业;加强经济,裁剪贪官冗员……个个都是好学生,个个都是别国皇帝老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啊。

那为什么清朝仍然落后于别的国家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天时”的问题了。皇帝虽好,但生的时机不对啊。要是他们在明朝,那个个都是明君。但是好巧不巧,明朝中后期昏君多,在那时候中国就依然落后西方啦。那时候的经济可是成指数增长啊,落后一天,人家就超过你几条街了,更何况落后了一个半世纪啊。

另一方面,中国人(古代)在儒家经典和一些封建迷信的影响下普遍比较保守,不喜欢接受新事物,而改革就需要打破常规,追求新事物,而这并不在中国人(包括帝王将相)的舒适圈内。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既然这样,皇帝们又能干什么呢?能缓一天是一天吧,大不了把国门锁起来,不让他们进来就是了。

上次的推文,讲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也就是皇帝,与清朝衰败之间的联系,讲完了皇帝,再往下一层,这次讲清朝的政治,也就是统治机构、朝廷。讲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也就是皇帝,与清朝衰败之间的联系,讲完了皇帝,再往下一层,这次讲清朝的政治,也就是统治机构,朝廷。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到,“(明清两朝)至少对于政治制度来说,是大大退步了。”这怎么说?很明显,明清两朝的皇权(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明显加强了。这并不是一个坏事,因为这样,皇权加强,不受各个方面的掣肘无论是办事效率,还是决策速度,都提升了不止一点。但是,“高回报高风险”(这是理财的话)这么做,风险也提高了——对皇帝的要求高了,所以一旦出现昏君,或者能力不足的君主,国家就会很快垮下来。

虽然,我上次分析了,清朝并没有昏君,但是不可否认,清朝后期的几个君主能力也不算很高,都没有办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然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家在进步,你只能原地踏步,那自然一天天落后于人家咯。

并且,清朝的朝廷必然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为什么?——皇帝老儿太忙了啊,管这管那,尤其是皇权加强后,什么都管——康熙皇帝,就是被累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乾隆皇帝,何等的雄才大略,还是没有罩住和坤。连他都做不到,清朝后期的一些皇帝,道光咸丰,还能做得到?

04
近代中国改革
赵子昂
    近几日,我拜读了蒋廷黻先生所著的《中国近代史》。如题目所述,这本书从鸦片战争前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讲起。书中写道“十九世纪前,中西本没有邦交。”作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中西之间路途遥远,贸易并不方便,而且我国完全自给自足,并不需要西方的出品。第二,我认为也是主要的原因,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平等。所以把外国人当成琉球、高丽等“蛮夷”。当时中国不知道有外交,只有“剿夷”和“抚夷”。因为第二个原因,英国关于通商和平交涉了两次都失败了。后来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那时无论中外,一方面都认为金银的流出是不利于国家的,另一方面又想尽办法提高金银的流入。外国商人经过多年发现鸦片在中国是种上等的商品,于是尽可能贩卖鸦片。士大夫们都认为禁烟十分重要,也十分困难。但他们总是迎合上级,唱高调,犯了我国士大夫阶级的通病。

后来,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去缴烟。于是就有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英国怎么愿意,国内派援军占了定海,琦善被派去与英军谈判。他发现英军的武器比我方的强大太多了。之前林则徐采用的是“剿夷”的方法,现在琦善决定采用“抚夷”。琦善成功让英军退回了广州,道光帝觉得林则徐的方法军饷花费太多,谴责了他。但在广州琦善又没和英军谈妥,所以又开战了,清朝当然打不过英国,只好签订了《南京条约》。

战后,不力图改革,直到英法联军开进北京后,才有人向西洋学习。这使中国白白浪费了20年。如果鸦片战争后马上进行改革,中国将比现在早20年现代化。

原来我们听到的林则徐总是正面的,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在鸦片战争后他是认识到中国需要改革的,但是“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了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我认为书中的这句话十分正确。我们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了,但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果那时马上改革,我国就能早20年发展,也会比今天更加强大。如果当时再拖几年发展,说不定还会被其他国家灭国。

时至今日,改革仍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使祖国更加强大!

05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
邓博予
    明末的战乱、动荡对人民生活、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清朝前期统治者认识到发展农业、恢复经济的重要性。清朝前期政府大力推行垦荒,于是农业发展、经济恢复、人口也有了很大增长。渐渐的人地矛盾突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加上官吏冗杂,政治腐败,人民更是苦不堪言。于是,农民起义爆发了。本次起义是以洪秀全的“上帝教”为基础和精神寄托。他提出了“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赢得不少有同样愿景的老百姓加入了进来。除了宗教革命,他这次起义也包括了一定成分的种族革命,他骂满人为妖人,说他们改变中国衣冠(他在这儿没说宗教习俗了,因为他自己就骂孔孟、儒教是妖术),于是,他这次起义最大的目的便是推翻清朝,建立他“均田”的美好的太平天国。他1850年从广西起兵,一直到1853年在南京定都都十分顺利。为什么他们这么顺利?我想,并不是他们本身装备有多好,战斗力有多强,而是清朝的抵抗太差了。当清朝军队将领贪污,士兵松散,根本毫无战斗力。还有就是民心都向着太平军。因为士兵从将领那领不到多少工资、粮食,所以只能去抢老百姓的。太平军是反对腐朽的清政府的,人民自然就向着他们。

但是,建都南京后,洪秀全不是改革弊政,建立新的制度。而是选择当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且他这个皇帝当的不怎么样,极度迷信,甚至当他快要被打败的时候,他说上帝会保佑他的。

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入他的都城天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亡了。

本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予以了清朝沉重的打击,且拥有非凡的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农民起义——坚持了十四年,这次起义的内涵是深刻的,体现了千百年来农民的一致愿望,如汉末黄巾起义、唐朝的黄巢起义,“闯王”李自成,他们的目的都很相似,特别是李自成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提出了“均田”,除此之外,本次起义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迫使清政府“自强”,这也就推进了洋务运动等自强运动。所以,太平天国带给中国十分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想说一下,这次起义的问题,也是他们失败的原因。是洪秀全太过狭隘,只想着建立新朝代,没有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新时代。这也是以往农民起义的通病,二是领导阶级有些腐朽,一有些阶段性成果便大肆挥霍。三是起义太依赖宗教,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且不说领导人,因为迷信的谜之自信而失败,就算他推翻清朝,他也会因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而建立一个腐朽的国家,必将被西方列强所灭。

总的来说,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因为不可取的方法和价值观,它必定失败。

06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王梓源
    清王朝在我以前的看法中,是一个自甘堕落的王朝,然而事实上,它却有过自强的挣扎。七下历史中,我们有提到过它“闭关锁国”“一口通商”,说这是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形成国人脑中“天朝无所不有”这种错觉带来的产物。的确,清王朝是太自负了。被打之后我们才失掉了自信。此时只有民族的复兴才是通往强国之路。

我们去学习西方先进的军器,派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去西洋,在国内所建造的有工业化痕迹的制造厂商,建立多所“外国语学校”……其中最大的动机无外乎是国防,我们总不能一直被欺负啊!于是军事建设也占比最多。自强运动的领袖们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但他们近代化得不彻底(非常关键)。全国上下先进的东西是变多了,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国人陈旧的心智和国家陈旧的政治。这就像下了极大的决心,却一直在为“表面功夫”而努力。领袖们虽为“领袖”,进行过与外国的交涉,也出过国,但他们所了解的只停留在表面,也只允许他们停留在表面:学军备。然而真正需根除的是旧制度、旧社会。

这就要求领袖们去深入了解外国的政治思想、理念,学到“内核”。这一点,也是孙中山先生与这些领袖的大不同之处。

当然,也不可否认他们把中国的自强向前推进了一步。

发生在清末的那若干不平等条约,不过是不得已。不得已因军备落后而签,不得已因内部起义(内乱)干扰而无法专心外交而签。唯一对中国有利可寻的条约,是琦善所签。他也正因超时人的外交观念而认作是“汉奸”“卖国贼”。

所以,清王朝的挣扎的不彻底,使致了一个受强者凌弱的形象。我们不是不愿自强,而是不懂自强。

07
中华文明何以在四大古文明中独存至今
陈哲宇
    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在历史长河中显露过夺目的光彩,可仅其一留存,另三已淹没在浪中。但为什么是中国?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讨论这个问题。首先看中国的几个特点:

1、   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考试利于政府选拔有才的人,无论寒门或贵族,只要科举中取得不错的功名,就必然对自己,对家族的声望有极大的提高,从而铺出一条华丽的康庄大道。因此,许多文人学士为了功利而穷尽一生于圣贤之书,成为了顺从者而非改革者与批判者,这种思想正是孔子提倡的“官师之学”,学而为仕,仕需勤学。于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行政制度便形成,另一方面却扼杀了文明的突破演进,数、理等科学的研究重要性被大大削弱。像写《梦溪笔谈》的沈括,若不是官场受挫,也不会去琢磨这些。

2、   顽强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十分奇特,它具有超强的生命力,举个例子,佛教。佛教最早是西汉末年由丝绸之路传入的,但它很快带上了浓浓的中国色彩,能够成为统治阶级有力的工具。比如烧香拜佛、寺庙礼佛等仪式,在中国完全变了味道。中国文化还能利用佛,开辟理学的天地。再如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他们必须接纳汉文化,获得汉文人的认可才能立住脚。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康熙任用汉人都体现了这一点。

3、   相对独立的空间与小农经济。早期发展过程中,中国与外界交流并不算多,甚至是隔绝,所有矛盾都是内因,逐步出现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在清朝闭关锁国中可见一斑。

4、   崇德尚道。封建礼教的影响十分根深蒂固,几乎所有人都有一定束缚自己的“礼”。当然这是存在深远的负面影响的。

5、   改朝换代。自禹开创了“家天下”后,总有人想着翻身做皇帝。中国朝代更迭没有外国插手,有勇气的枭雄总是能打下天下。

 

这五个特点能够非常有效地阻止九州在真正意义上分裂或断掉传承。

 

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长寿是有负面影响的,公元三至六世纪,四大古国(有的已经没了)在技术上的推进都几近停滞。还可以看到,等到了明朝,中国就没有什么创新的发明出现了。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自然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是因为文明的过度长寿,有一些东西僵化了。而在欧洲地区,日耳曼人等蛮族的入侵打破了固有格局,在废墟中孕育了新的产物。

08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黄宸宇
    今天,我静静的看完了《红星照耀中国》,与本书作者斯诺一同走完了这一条伟大的红色之路,一起感受红色中国的美丽、强大与坚持,钦佩于红色中国人民精神的不朽与伟大.在这本记录了中国成立的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红军十万八千里长征,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毛泽东及其领导的红军。

从1930年起国民党开始对红色根据地进行围,1933年5月,蒋介石又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采取了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而此时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人采取了错误路线以及军事战略,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世人为之惊叹的万里长征。

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过草地、爬雪山、生死决斗。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甚至吃皮带、扒树皮。与此同时,伟大的红军克服不利因素,用血肉之躯突破了国民党无数的封锁,取得了飞夺卢定桥、四度赤水河的光辉战绩!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他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军队。《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中国共产党:“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这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拥有极强的攻击敌人的作战能力。

在书中,我看到红军军官们习惯说:弟兄们,跟我来!而国民党军官说的是:兄弟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很大。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位置,与士兵心连心。而另一种却是把士兵们不仅做了等级上的区分,更是生与死的差别。

红军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乐观的精神世界和非凡的心理素质,虽然这些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我们也可以说,红军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但它在所有人们心中却是不可磨灭的精神作用!它的成功也让红星照耀到了中国更为广阔的地方,加快了中国红色革命的传播,为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新的方向!

09
美国的国家利益至上是否行得通?
—读《全球通史》有感
陈熠非
    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难以“行万里路”,但只要不读死书,好书亦可开阔我们的视野,更能启发我们的思考。不同往年的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今年暑假我将视野横向展开至全球,纵向延伸数万年,站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肩膀上,进行了一场思想的出游。本以为这部长达一百万多字的通史会是一段相当枯燥的旅程,且充满了尴尬的翻译,没想到开卷伊始这本书就给我上了一课——凡事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有偏见。这本书与我的预想大相径庭,翻译绝不生涩,生动的文字瞬间吸引了我,实在忍不住为它打call。

讲了这么多我的感受还没切入正题,毕竟历史不只是故事的延续,我们更需要以史为鉴,将其作为辅助自己审视事物的工具。

首先从作者著书的初衷来看,他认为传统的以西方为中心的历史是具有误导性的,作者尽力以整个世界的角度,表达全球不同地域间的相互影响,且目前史学史对此观点一致认可。这证明了从全球角度看世界才是当今趋势,不可能以某个独立的区域为重心。回望历史,我们从近代说起,清朝自认天朝,鄙夷其他国家,最终下场就是固步自封,使这个千年来领先的国家落伍于世界发展的进程。杠精这时可能会说了:“现在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国发展得如何谁还不知道呢?”那二战时的轴心国呢,退一步还有欧洲的传统列强呢?德国曾雄踞大半个欧洲,日本占领了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意大利风头也不可一世。曾自居轴心国的他们可曾想到:德国一路猛攻苏联竟止于斯大林格勒,又被一路反攻;偷袭珍珠港的日本,野心被两颗原子弹彻底摧毁;意大利由于轻敌竟在希腊就已吃瘪。二战过后十年内,亚洲殖民地纷纷独立,二十年内非洲殖民地也获得了解放,那些所谓的“高等民族”早已失去当时四处扩张领土的“辉煌”。这些国家即使曾列世界的前沿,但从不代表是世界的霸主。

让我们将视线拉回到当今,美国所谓的美国至上纯粹与上述例子大同小异,没有哪个国家能成为世界的轴心。美国所强调的国家利益是有悖于历史发展大趋势的。无数事实证明:只有能吸取他国的长处,才能保持在世界前列。欧洲若没得到造纸术和印刷术,文化就无法很好传播;若没有指南针,就不存在地理大发现以及大规模殖民,更不知道现在能否有美国的存在;若没有火药,美国也不可能拥有如今的军事地位,可能都还在冷兵器时代呢。

我尚不懂史学更不通政治,只在此表达一点拙见。然而这点拙见却是我表达对学习历史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的媒介。其实,读史学史重要的就是有自己的一点思考和一点感悟,不求精深不求完确,作为一名学生更不需成为一部活史书,但凭兴趣和热爱尽情涉猎罢了。读完《全球通史》,我感觉脑袋里并未塞满艰涩的知识,而思想却更加丰满,自以为大有所益,足矣!

10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宿子鑫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蒋廷黻先生写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这本书用简明的语言讲述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演变,文化冲撞,历史大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清朝中后期,英国为逆转中英贸易局势,不断向中国输入鸦片,直到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派远征军侵华,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内,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最后被曾国藩镇压。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高速发展,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胜利,后来与其他西方列强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迫使清廷开始实行变法和新政,但变法和维新并未成功。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组织同盟会,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随后国内军阀混战,直至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终于团结起来,进行全民抗日。

清朝后期的国人仍不知西方列强之强大,而且对国际局势没有清楚的认知,尚以“天朝上国”自居。在鸦片战争失利中,国人还是麻木不仁、妄自尊大、不肯做出改变,概因国人守旧性太重,而且士大夫阶级缺乏大无畏的精神,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纵使是有远见之士,也害怕清议的指摘。

中国在经历过数次签订不平等条约和改革失败后,爆发了辛亥革命瓦解清朝。但中国却不可能这么快进入民主时期,因为此时中国面临更多的障碍,如国民程度之低劣,国民经济之困难等。中国又因军阀混战无法统一,中国的近代化进一步推迟。

于是孙中山先生创立黄埔军校,加紧培养人才,让中国在近代史这条大路上迈进。中国,走上复兴之路。

在我看来,中国在19世纪未能进行根本上的变法和维新,与国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国人因循守旧,不肯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制度,思想被禁锢并更加腐朽。这时,只有像孙中山、毛泽东这样的伟大领袖才能带领中国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而他们麾下又出现一批像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人才,为中国的强盛做出巨大贡献。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的顽强、不屈和对国家富强的渴望推动中国在复兴之路上不断前进。作为中华少年,我们应顺着时代的浪潮,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谢谢!

版权声明